APP下载

美英零售业的经验分析及借鉴

2017-05-11张琼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零售业零售销售

张琼

基金项目: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虚拟商业环境下高职经管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GFy 16-31)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F719.3 文献标识码:A

美英零售业先后经历了百货商店、连锁店和超级市场三次大的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融合,零售业迎来了又一次的深刻巨变,主要表现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趋势上。其中,全球化体现在越来越多的零售公司通过收购兼并方式进行全球扩张,信息化则表现在“电子购物”、“网络商店”和“无形一体化”等方面。

同时,美英等国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我国零售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本土企业水平较低、零售业态单一等原因,发展缓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我国零售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GDP增长速度为6.9%,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同比上涨10.7%,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2558亿元,增长7.8%。在此背景下,应借鉴美英国家零售业发展经验,分析我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

美、英零售业经验分析

(一)美国零售业的发展经验

第一,美国零售业信息技术先进。美国零售商凭借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了以EDP、Ml、DSS为核心的零售业全程信息自动化。从而改变了传统人工化零售业运作模式,进而在营销手段、分析销售资料、运行补货系统、搜集顾客资料等方面都实现了现代化电子技术管理。如美国最大零售商沃尔玛,最早建立了商用卫星信息系统,利用该卫星系统总部与销售门店之间,实现了计算机远程协作运行,并将系统所反馈的信息,每天按时提供给供应商,时时提醒补货。据联商网显示,2015年沃尔玛全球销售门店中,连接信息系统的门店销售额明显比没有建立信息化销售的门店提升23%。同时,通过信息化建立了消费者档案,详细地掌握了顾客消费倾向,提升进货精准度,减少商品库存,进而降低零售商的运营成本,加速资本周转。据产业信息网显示,美国沃尔玛通过卫星信息系统,对每位消费者购买信息进行分类归档,建立名为“DIFRE”的系统。2015年沃尔玛通过该系统对230万顾客购买信息进行分析,掌握顾客消费倾向,针对性进货、回访,提升销售27.8%,降低企业库存浪费率34.6%。目前,该信息系统已连接到沃尔玛全球大部分店铺,通过pos付款系统消费,可以记录售出的每笔交易。当商品库存减少到指定数量时,零售店铺会收到系统发来的提示信息,店铺通过信息内容可及时有效向中心提出配货申请。因此采用先进高效的信息技术,可及时掌握零售业市场需求动态,降低运营成本,加速资本周转。

第二,美国零售业的经营模式以专业化、高档化为主。如美国著名的百货公司Macys、T.JMax和H&M等,均以专业化、高档化经营模式提升销售额。H&M在店面装修和氛围方面提升专业品质,根据不同消费人群,营造符合顾客消费审美的专业化购物体验。同时根据专业化理念,模块化购物区域,将产品文化融入到销售中,起到促进消费的作用。据外经贸网显示,2015年H&M通过专业化、高档化模式同比提升销售额15.7%。另外,Macys针对高端消费群体,选择高档商业区和独立店面销售珠宝、高端服饰和化妆品等商品,为顾客提供限量、特供、专业定制等个性化服务。建立顾客消费需求档案,提供全方位、不间断优质售后服务,进而打造少、精、高的营销理念。Macys将销售模式从之前的大众化调整为面向高档消费群体,进而提升了销售额的连续增长。据财经网显示,Macys通过销售高档化商品,2015年销售额比2014年增长37.5%,市场影响力提升5个百分点。所以,专业化、高档化的经营模式对提升美国零售业的销售额具有明显作用。

第三,美国自有品牌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自有品牌由于价格优势,品质稳定可靠,宣传和促销力度大,不断推出新品等有利条件,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据零售信息网显示,美国沃尔玛自有品牌有GreatValue、Wegmans、Target等,其2013、2014年分别占总销售收入的41.2%和48.7%,2015年占总销售收入的50%以上,提升销售额19.1%。目前,美国消费者购买自有品牌产品明显增多,2015年全国自有品牌销售额增长12%,全年销售达到800亿美元,市场占有额达到22%。由此可见,美国零售业自有品牌比重不断上升,通过增加自有品牌产品进一步提升了销售业绩。

(二)英国零售业的发展经验

第一,英国零售业态发展多元化。英国零售业发展以多元化为主,根据消费群体的多样性设立了百货商店、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专卖店、中小型超市和杂货店等。其中,英国著名的百货商店Marks&Spencer百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改进营销策略,不断创新产品品质,提升市场定位。同时,实施品质监督管理,采取无理由退款、退货,提升消费者产品的信赖度。又如T.J.Hughes百货店,以经营家居用品、鞋帽、箱包、手表和服装为主。而JohnLewis和NEXT百货店,则面向高收入顾客,设立专业定制、送货服务、个性化消费。此外,英国连锁超市巨头TESCO以配送中心为基础,开设连锁经营,统一采购,降低渠道消耗,给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门类齐全的连锁经营。另外,英国的专卖店多数设在百货店、繁华商业区或購物中心内,主营专业性较强的商品。专卖店对商品的包装、陈列和摆设都非常讲究,店内服务人员通过专业性培训,具备丰富的商品专业知识,服务态度热情,销售理念先进。在英国经营保健品的专卖店有superdrug和Boots,经营电器的有Dixons专营店,经营服装的专卖店有GEORGE、ZARA等。此外,国外零售业还设立了无店铺经营,中小型超市、便民店、杂货店等,种类丰富,灵活多样,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用户的需求。

第二,英国零售业网点布局合理化。英国的零售网点布局注重结构、效益最大化,根据服务对象来选择店铺位置。如英国Lidi店,主要面向中低收入消费者、工薪阶层和无固定收入居民及退休老年人。因而,为适应这些人的需求,Lidi零售店铺通常设在各大城市居民区,方便消费群体购物。Lidi店针对大学生的需求,在英国各大学附近设有Lidi分店,针对群体特性销售方便食品、休闲服装、图书日用品等。此外,英国零售业注重网点有效构成与合理配比,提升店铺效率布局,优化综合商店与专业商店之间分布。如bodyshop、Marks&Spencer、TESCO、boots等发挥零售的集聚效应,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带,提升销售。其中,为方便约翰墨尔本大学生消费群体购买生活日用品,英国TESCO在其附近设立了小型连锁超市分店。零售业网点布局的合理化,方便了居民购买商品,提升了消费水平,促进了零散消费的升级。

第三,英国零售业经营模式连锁化、全球化。在英国,连锁化经营是零售业销售的重要手段。如superdrug、boots、TESCO、bodyshop等零售企业,其连锁经营在市场份额中占比均超过三分之一。目前为止,英国TESCO通过收购乐购超市进入中国市场,借助其原有销售网络,已在中国开设了将近100多家大型连锁卖场。并迅速完成了对华东、华北、东北市场的连锁布局,实现了在全球连锁经营的策略。另外,TESCO在英国之外的13个国家开展了零售业务,包括爱尔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土耳其等,实现英国零售业的全球化。TESCO零售业的全球扩张战略,有效降低了销售成本,提升了规模效益,为迅速占领欧洲及亚洲市场提供了保障,进而实现市场最大化占有率,提升企业价值,实现成本最低化。

我国零售业发展与美英存在的差异

(一)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存在差异

零售业发展对一个国家提升经济水平、繁荣市场运行和拓展销售渠道都有着积极作用。美英等国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很高,也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部门,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从事零售服务业。据零售产业网显示,2015年美国零售业共有86.4万家,占美国所有公司总数的47.6%,零售从业人数占美国总从业人数的51.2%。英国零售业共有68.3万家,占英国所有公司总数的53.6%,零售从业人数占英国总从业人数的47.1%。而我国零售业与美英相比,对国民经济贡献程度还较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零售业资产总计5.86万亿元,占国民经济的23.3%。2015我国零售业从业人数8000多万人,占总从业人数的15.7%。目前来看,我国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低,重视程度还不高。

(二)零售业规模化及国际化程度存在差异

美英零售业规模庞大、资本实力雄厚,国际化程度较高。大型零售企业具有较强购买力,同供货商交易时处于有利地位。同时,美英大型零售企业通过广告宣传、产品开发、市场调研等活动,提高了国际竞争能力。据中商网显示,2015年美国年收入100亿美元零售企业占总零售企业的53%,零售业出口比例占全球总零售比例32.9%。英国零售业出口比例占全球总零售比例27.1%。然而,我国零售企业在规模化、国际化进程上呈现散、小、弱的局面,资产重组与流动之间存在隔阂,限制了规模化发展。我国零售业对各类连锁店政策和资源方面扶持不到位,零售企业收购兼并、资本运营、资产重组、强强联合和优化组合力度欠缺,进而导致我国零售业的规模化较差。另外,我国零售企业的实力差、规模小,跨省、市经营都很困难。国际化程度较低,使零售企业的经营发展受到障碍。此外,资金筹措、购销等在全球范围内获得的效益欠佳。政府鼓励力度不强,向国内零售企业下放涉外经营权有限,审批手段繁琐,国际贸易行业分工不清,国际化服务咨询机构较少等都是影响我国零售业国际化的原因。如表1所示,我国2015年零售业法人企业、内资零售业法人企业、国有零售业法人企业和集体零售业法人企业分别92317个、87225个、20831个和22358个;分别占全国商品零售总额的41.2%,38.5%、13.9%和17.1%,产业高度分散,无法实现规模化经营,我国零售业出口比例占全球总零售比例5.6%,严重低于发达国家零售业出口占比。可见,零售业的国际化是我国零售企业实现规模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商品购销、资金筹措的重要内容。

(三)零售业经营布局存在差异

美英零售业经营布局层次分明、灵活多样、综合管理性强,店铺经营讲究特色,分工精细,布局合理。如英国TESCO大型连锁百货商店,在店铺经营布局方面,根据不同人群消费水平,设立了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商店、专卖店、杂货店、便民店。在大型购物中心经营范围内分为低、中、高三个档次,为不同档次顾客安排符合需求的场所,进而实现全面销售、精准销售的目标。在美国,零售业店铺网点布局通常划分为社区、邻近和地区购物中心、商业集群和城市商业区等5个层次。根据顾客流量、消费能力、可实现的利润额和商品流转额等因素,设置各网点之间布局、配置、规模、数量和业态。据《财富》杂志统计,2015年上榜的零售企业共计40家,占500强企业的8%,其中有36家选择多业态经营模式,提升业绩35.7%。然而,我国与发达国家零售业相比,店铺布局固化,商品结构繁琐、经营业态混淆、形式单一等,进而导致资源闲置,无法做到精准营销,分层销售的目标。同时,我国大中型零售企业在中心城区集中度过高,总量过多,网点布局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扩建,新建的零售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导致商业网点凌乱,效率低下。据中国产业研究网显示,2015年美国中心城区零售店铺覆盖率为75.7%,乡村覆盖率为63.8%,有效利用率为89.3%,同期我国中心城区覆盖率只有32.1%,乡村覆盖率为29.4%,有效利用率为45.6%。相比国外,我国零售业目前存在经营布局过度集中、店铺设置合理性较差等问题。

(四)零售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及智能化存在差异

美英零售商运用卫星系统、结合网络运营,改进传统销售,形成自动化商業模式。新型销售模式下,零售商通过信息化网络系统搜集顾客资料,对资料进行精准分析、改进补货系统,提升现代化高科技电子应用与零售行业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据中国零售网显示,美国沃尔玛在零售领域最早建立了私人商用卫星系统,通过系统沃尔玛同全球11600家销售门店实现互联互通联网数据交换,零售商通过交换系统可以将信息传输到供应商运营平台。供应商通过运营平台反馈的信息,及时安排补货,制定销售策略。同时,商铺柜台付款激光扫描仪对每件商品进行扫描,详细记录顾客信息,自动录入电脑档案,以备售后回访顾客时使用。当商品库存减少到预定限额,系统将向供应商发出信息,提醒店铺即时点货、配货、发货。这种智能化、信息化管理,让公司随时掌握零售店铺销售情况、进货出货清单、市场变化趋势及顾客消费倾向。然而,我国大部分零售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信息设备,仍使用人力方式,进行较低效率的销售,导致我国零售业信息化、智能化效率普遍低下。同时,我国零售企业仓储、销售、采购和运输等方面还很落后,很多零售店铺没有建立起EOS、EDI设备。据企业信息网显示,2015年我国零售行业使用信息化、智能化设备占全零售业23.5%,同期国外零售业信息智能化比重占本国零售行业总体比重的69.3%。综上所述,我国零售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完善我国零售业发展的相应对策建议

(一)规模经营,加快零售业重组

我国零售业应组建一批规模大、竟争实力强的企业协会,通过协会间协作打造零售业知名企业,从而建立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加快企业协会发展。同时,应建立高效、顺畅的企业销售网络,融合现实环境提升供应链销售,进而保证企业获得广泛稳定的利润,降低商品仓储、配送、采购、销售方面成本,获得竞争优势,实现规模经营。另外,我国应改造零售产业形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将分散弱小的商店组合起来,利用兼并、控股和收购等方式,重组零售生产企业。同时,以连锁经营的形式,大力推进国内零售业横向一体化进程。

(二)优化供应链管理,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零售业竞争体现在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提高物流配送水平方面。通过供应链管理,将经销商、货运机构、生产厂、配送中心和消费者有机整合,建立规范化配送中心,提高物流配送率,实现规模经济,扩大销售利润。进而从单一的储运向信息流、商流、集物流配送中心转变。对仓储运输设施进行改进,并拓宽业务范围。另外,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这有利于突出核心业务,降低企业风险,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应建立高效物流配送系统,降低配送成本,以较低成本,获得较高利润,使我国零售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重视农村市场,消除区域差异

零售企业应根据农村市场消费结构、交通状况、收入水平等,销售符合坚固耐用、价钱便宜和售后良好的商品,来拓宽消费市场。根据农民的消费习惯和经济水平,建立副食品、生活用品及农用商品超市。对农业生产资料、家居建材、家用电器等方面的需求,采用大力发展专业商店销售模式。另外,需尊重市场规律,通过制定各项政策,减少盲目投资和无序竞争。鼓励零售企业在农村实现规模化发展,增加商品附加值,促进农村零售企业之间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政府应对农村同一区域内零售企业数量进行科学控制,避免数量太多发生过度竞争。还应积极鼓励零售企业大力开展农村连锁经营模式,缩小与城市零售业之间的差距。并且,只有提供质量过关、价格合理和诚实守信的商品,才能真正进入农村零售市场。

(四)提高市场集中度,建立现代零售业市场体系

为防御恶性竞争,应充分发挥行业优势,通过优胜劣汰机制淘汰落后企业,将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增强市场集中度。同时,应开展零售业结构创新销售模式,发展后勤、采购、信息、前台与终端之间协同合作,进而发挥连锁经营积极作用,提升我国零售业市场集中度。另外,应借鉴国际零售业结构合理、数量适度经验,建立我国零售业信用体系制度,改善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互通关系。通过政策引导实现跨产业转移,进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促进消费结构与城市规模的升级,建立集中有度、竞争有序的现代零售业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安妮·芬德利,利·斯帕克斯,周蕾.英国零售业规划政策评述[J].国际城市规划,2014(6)

2.金彦龙,徐士博,付铁山.后危机时代美国零售业发展方式的变革及启示[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3.周维,张芩.英国零售业空间规划管理政策及其演变[J].现代城市研究,2012(10)

4.朱瑞庭,尹卫华.全球价值鏈视阈下中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及政策支撑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9)

5.依绍华.美国零售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宏观经济研究,2011(9)

6.黄漫宇.中国农村零售业态变革分析—基于零售进化综合模型[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

7.吕玉明,吕庆华.中美网络零售业比较与我国网络零售业发展路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3(4)

8.郑志来.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基于“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影响视角[J].财经科学,2015(5)

9.陈奕男.中外零售业营销模式的差异化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4)

10.朱涛.中国零售业的产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9)

猜你喜欢

零售业零售销售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零售工作就得这么抓!
这四个字决定销售成败
万利超市的新零售探索之路
效率才是新零售业本质
新零售 演化已经开始
我国城市化对零售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销售数字
品牌销售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