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重构

2017-05-11刘雨平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商贸流通重构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已经难以满足行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商贸流通组织体系进行重构,加大对商贸流通供应链的整合力度。本文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对我国商贸流通组织体系重构进行研究,并分析商贸流通供应链逆向整合的基本过程。文章首先阐述了问题提出的基本背景,分析了商贸流通组织体系供应链的基本整合方式,然后对零售组织重构的类型进行分析,包括专业零售组织的反馈型结构重构、综合零售组织的效率型重构以及网络零售组织的定制性重构等;其次分析了从零售商到流通商的基本组织体系,包括商贸物流供应链商品自由聚集、交换中介的科学管理以及库存的合理调配等,最后得出相关结论,旨在为我国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重构提供更好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 商贸流通 组织体系 重构

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便利,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商贸流通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商家不断地通过“脱模”去获得基本的效能。在商品销售的过程中,逐步减少中间环节,有利于实现“点对点、端对端、直通直达”的商贸流通模式,同时使得传统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面临着较大的冲击与挑战。在传统的商品销售链下,商家主要是通过商贸流通组织体系来进行相关的集散型分销和营销活动,难以有效地突破时空的界限,将商品卖给更多的消费者。简单地说,商贸流通的运行模式就是通过“先买后卖”、“为卖而买”、“贱买贵卖”、“快买快卖”等一系列的买卖活动来进行商品之间的交换,商家通过中间差价来获取基本的利润。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商家与顾客之间货物的交换和销售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商品销售者可以通过网络媒介来与消费者进行商品信息的直接交流,并使商家吸纳较多的消费者。同时商品的销售和库存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例如很多商家可以通过先了解顾客的基本商品需求情况,再进行商品的生产,避免商品供过于求。有时商品库存量为零甚至是负的库存,但是此模式并不会影响商家的利润,反而会促进商家获取更多的利润。在新型商业模式的冲击下,未来商贸流通组织的发展方向如何,究竟哪种发展模式较好,如何科学地构建商贸流通组织体系,成为商家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商贸流通组织的科学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商品流通发展的过程中,是否需要进行商贸流通组织的重构。对于商品的生产者,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相关媒介来进行货物的销售与流通,商品交易过程基本属于零环节和零摩擦型,因此商品的销售市场也就可能会实现自动出清的基本功能,商品的供应需求就会自动地进行相关的调节,长期发展下去,流通组织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商贸流通组织中间环节的存在将没有意义。二是在物流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是否还有重构商贸流通组织的希望。对于传统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一贯坚持的是“专业化”的生存经济原则,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流开始跨越各个领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商家获得效益的竞争指标是否“跨界”不得而知,流通商贸组织还有没有重构的希望,能否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来推动商品中间化力量的发展,这也成为不确定因素之一。对于很多零售组织,他们可以在直接消费的基本过程中对相关发展空间的谋求和发展新思路进行探索,而对于作为“中间环节”的批发组织该何去何从,成为现代商贸物流组织中最需考虑的问题之一。三是随着互联网发展的不断冲击,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必要进行实体商贸流通组织体系构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商品的销售优势逐步被取代,而很多实体商品的销售则逐步成为一些免费体验店,因此重构流通组织是否意味着商品的实体化,是否能够更好地实现商品的实体化成为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四是商贸流通组织是否需要进行自营式流通组织的基本重构。

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商贸流通组织体系重构问题进行研究,针对传统的商贸流通体系,选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流通模式,此种商贸流通体系已难以适应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需求,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采用逆向供应链的整合方式,也就是自下而上的商品流通和創造过程,将商贸物流低端的一些小型商家作为供应链的主导企业,而相应的上游商品的制造厂则作为相关的节点企业。通过采取创新模式可以有效地应对互联网时代流通环节减少或者消失对商贸流通组织的巨大影响,这也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存在的不足。因此笔者基于“互联网+”提出了逆向的商贸流通的基本模式,以期为互联网时代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的构建提供更好的理论参考。

商贸流通组织体系供应链的基本整合方式

传统的商贸流通模式,一般情况下是制造商首先制造产品,然后通过商贸流通模式将产品主动供给到零售商,再由零售商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有时为了减少中间环节,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归根结底也就是库存量的减少。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商贸流通,则避免了库存的影响,企业可以零库存甚至负库存,商贸流通组织可以通过对市场消费者商品的基本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并将消费者商品需求情况及时地反馈给产品制造商,使他们按照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情况来确定商品制造量,然后将生产的产品销售给消费者,通过逆向供应链的商品供应模式,将商品供应给消费者,新的供应链模式大大减少了库存对企业销售过程的基本影响。

在传统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下,掌握商品流通渠道的商家占少数,把握商品流通渠道的商家通过相关的商品贸易交流获得了很高利润,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不同种类的商贸流通方式开始出现,这些新型商贸流通方式大大突破了传统商贸流通的弊端,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与制造商开始进行更多方式的贸易交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商贸信息不对称或者交易时空差等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商品交易的效率和水平,对于传统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市场销售基本方式属于推式的市场营销方式,而“互联网+”时代市场销售模式则属于拉式的市场营销方式,这些有效地实现了商贸流通组织供应链的逆向整合,也有效地适应互联网时代商贸流通模式的新发展。

重构逆向整合的商贸流通新型供应链模式,有利于推动商贸流通组织的科学发展,也更加符合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基本要求,通过这些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商贸流通控制渠道的基本转移,也使商贸流通中间环节减少甚至取消,有利于商贸流通效率的逐步提高,对于制造商、供货商等一系列子环节也会产生促进作用。

零售组织基本重构

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零售组织的基本重构环节是其重要的一部分,零售组织的基本重构过程,包括专业零售组织的反馈性结构重构、综合零售组织的效率型重构以及网络零售组织的定制性重构等几部分。不同种类的零售组织的基本重构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本文对这几种基本的零售组织进行相关的重构模式探讨。

(一)专业零售组织的反馈型结构

零售组织的第一部分是专业零售组织,它所构建的模型是反馈型的基本结构。零售组织最初是自由服装品牌的专业零售商,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零售商所在的领域也越来越多。这些零售商的出发点是顾客的商品需求,他们深入市场去分析消费者的爱好、需求、消费欲望等多种因素,然后根据市场调研的基本情况来确定商品的制造量,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对产品进行创新研究,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创新型产品。通过对上下游供应链商品的流通、生产以及销售等资源状况进行整合与调整,制定科学合理的商品营销策略和商品生产策略,以满足市场的商品需求。商品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各个时刻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量都是不同的,因此零售商必须实时地对市场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商品未来的销售情况进行预测、制造商品原材料的销售与购买以及商品的生产制造及销售过程必须跟得上市场发展的基本潮流,从而能有效地提高专业零售组织的基本地位,实现其自身价值。如果市场没有合理的反馈机制,就难以实现对市场商品发展的基本预测,因此建立良好的市场反馈机制就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我国专业零售商能够更加方便地掌握市场商品需求变化趋势,通过市场调研,商家可以及时地将相关信息反馈给专业零售组织,使消费者更愿意去选购产品,从而使自身获得更多利润。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前提下,专业零售商应建立反馈型的模型结构,该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一部分完全自由品牌专业零售商的销售模式,通过反馈型结构的构建,使得商品制造的大型企业和小型的零售组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相对比较专业化的商品生产零售组织。这些专业商品生产零售组织可以根据市场商品发展的基本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商品生产计划,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销售的基本需求,更加精准地进行商品的生产与销售,另一方面可以进行自行销售或者外包生产,从中获取一些利润。因此,专业零售组织的反馈型结构的构建应该以市场商品销售或者生产的信息作为中心,进行信息的获取,对专业零售组织结构进行重新构建。

(二)综合零售组织的效率型重构

综合零售组织所构建的模型是效率型的重组模型。综合性的零售组织一般指的是国际上一些大型的连锁型的零售超市大卖场等一系列的零售商。对于这些综合性的零售商组织,他们通常占有较多的商贸流通渠道,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竞争力。这些综合性零售组织的品牌较好,很多优秀品牌具备与一些卖场和超市资源进行价值交换的基本需求,这也为它们创造了重构机会。它们能否取得较大的成功,关键因素在于是否能够利用流通渠道的基本优势,其中也包括成本优势,只有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才能提高工作的基本效率和水平。因此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采购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发展。相对于零售组织,它们的重构方式是不同的,更加注重的是商品生产效率,属于效率型的逆向整合组织,而专业零售组织则属于反馈型的结构组织。通过相关模式的重构,可以有效地使综合型的零售组织由零售组织向零售生产组织不断转型与发展,这也将大大地提高综合性零售组织生产的基本效率。

(三)网络零售组织的定制性重构

网络零售组织所构建的模型是定制性的重组模型。网络零售组织是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产物,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网络零售组织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体现较为明显的是现代电子商务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学者们对网络零售组织的不断研究与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重构模型,也就是定制性的重构模型,对于现如今的网络零售组织,已经逐步发展为一种逆向型的整合供应链模式,它们也开始根据创意的不断发展来制定相关的模块,深入市场进行数据调研分析,根据市场来制定基本的商品生产与销售计划。

近年来,网络零售组织开始更加注重商品的模块化生产,通过商品之间的差异来进行商品的销售生产,而消费者则根据不同形式的模块来进行相关产品设计创意的选择,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商品。然后网络零售组织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来进行相关的订单业务,根据消费者订单的需求情况来进行模块的分解与选择,然后开始定制并生产相关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这也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网络零售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定会朝着定制性模式发展,也将进一步加大对互联网交易平台的不断融合,加大与消费者市场的衔接程度,然后根据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情况进行商品的生产和定制工作。

零售商到流通商的基本组织体系重构

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零售商到流通商的基本组织体系重构也是重要环节。零售商到流通商基本組织体系的重构是特定情况下的产物,模型也属于逆向型的整合模式。在“互联网+”时代里,商贸流通基本组织体系的零售流通商,它们需要将上游流通商的组织优势进行相关的集中,在中间化策略的配合下,完成供应链的逆向整合。对于零售商到流通商的基本组织体系重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商品的自由化聚集、交换中介的基本管理以及库存的合理调剂。

(一)商品的自由化聚集

商品的自由化聚集就是不断对商品资源进行整合的基本过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商贸流通组织体系被重构,商贸流通供应链模式也由推式的系统逐步演变为拉式的系统,因此零售组织为了进一步加大对供应链上游组织的基本控制力度,就必须加大对零售商品资源的整合力度,只有提高商品的自由化聚集程度,才能实现商品的整体化发展。为了更好地进行商品零散资源的整合与控制,我国中小型零售组织就应该从商品订单、商品产能、物流贸易等方面对供应链进行整合与管理。

首先由中小型的零售组织到市场进行商品需求的调查分析,然后将市场分析的基本情况反馈给商品制造商,商品制造商再按照市场需求的基本情况和货物订单的基本订购情况来制定商品的生产计划。然而,在零售商的规模相对较小、供应商的产品供应不足时,很多中小型企业难以有效地进行相关信息的整合,供货商也就难以获得较多的反馈信息,由此证明中小型零售商的逆向整合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对于商品订单的基本整合,商品产能的整合是基础,只有产能基础相对较为稳定时,商品的供应链才会发挥其巨大的优势,只有将商品订单的整合和商品产能的整合结合在一起时,才能促进商贸物流供应链的科学发展。对于物流贸易的基本整合则是商品集聚最主要的环节之一。通过物流资源的基本整合,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简化商贸流通的中间环节,提高商贸流通过程的基本效率和水平。

(二)交换中介的基本管理

交换中介的基本管理指的是对商品交易环节的基本控制和管理。从零售商到流通商的逆向整合的基本过程中,零售商可以通过对媒介的相关管理来实现商品的基本交易,通过商贸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来进行相关的贸易活动。对于传统的商贸物流组织体系,一般零售商是通过购销的基本模式来实现商品的销售与流通,而对于现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商品的销售市场不会局限于国内,而是全球、全世界,全球的商品贸易都联系在一起,可以从全球的任何地方去订购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因此如何在市场储备资源相对充足的前提下,实施新商品交易的新思路,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才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零售商就应该高度重视交换中介的基本管理问题。对于零售商而言,他们应该不断地总结经验,充分发挥中介管理的巨大作用,通过科学的商品交换管理来实现商品的基本流通。

(三)库存的合理调剂

库存的合理调剂就是对商品的库存进行基本的调控与管理。对于将零售组织作为主导的逆向供应链,零售生产商应加大供应链和网络的基本整合力度,并和供应商进行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对于供应商,在拥有多方面整合资源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加大与其它供应商的合作交流,对自身的商品库存进行合理调配,从而使自身避免遭受成本及交易费用风险影响。在“互联网+”时代,商贸流通行业能够方便快捷地去了解各方面的商品信息,从而有效地保证商贸物流行业的科学发展,保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调发展。综上,在“互联网+”时代里,加大对库存的调剂力度,加强实体经济相关匹配关系的建立,对促进商贸流通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供货商也应注意自己的实际库存量,有机地将商品的实际库存量和网络技术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实现商品的销售,带动商贸物流供应链快速发展。

结论

本文研究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构建的基本模式,即逆向整合的供应链模式,在此模式的建立下,能够带动商贸流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不同的零售组织,可以根据自己的规模来选取不同的销售模式。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零售组织基本重构模式,包括专业零售组织的反馈型结构重构、综合零售组织的效率型重构、网络零售组织的定制性重构,并对零售商到流通商的基本组织体系重构进行重点分析,包括商贸物流供应链商品的自由化聚集、交换中介的科学管理以及库存的合理调配等,以期这些商贸流通组织体系的重构将对商贸流通的科学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贺建朝,蒋诚成.“互联网+”时代下基于逆向整合的商贸流通组织重构研究[J].特区经济,2016(2)

2.谢莉娟.互联网时代的流通组织重构—供应链逆向整合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4)

3.罗文.互联网产业创新系统及其效率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4.邵天宇.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5.李冰.互联网思维下我国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5

6.杜嘉敏.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用户需求与新产品开发流程研究[D].天津大学,2014

7.上創利.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

8.王虎.基于流通产业视角的我国制造业升级方式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

9.张兴.大型零售商服务导向型渠道关系治理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

10.孙汝攀.零售商买方势力、零供关系质量与零售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5

11.董妍.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以P2P网贷平台为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5(3)

作者简介:刘雨平(1982-),女,河南许昌人,郑州财经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商贸流通重构互联网+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