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2017-05-10陈怡

商场现代化 2017年7期
关键词:人力资本相关性经济发展

摘 要:人力资本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借鉴前期学者的研究思路,采用累计成本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有的人力资本投资状况进行调查,使用SPSS软件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并对今后该经济区人力资本的进一步开发、积累提出建议,以确保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關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本;经济发展;相关性

一、研究意义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占广西全区比重不断提高,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也日益深化。但是,与东部沿海发达省区相比,北部湾经济区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还比较滞后。究其原因,人力资源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制约北部湾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廖明岚,2016)。人力资本作为一个新兴的生产要素,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承担了重要的作用(刘瑛、熊先承,2013)。阳向军和黄宗远(2016)对广西和广东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影响的研究发现,广西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依赖于物质资本投入的资源推动的经济发展模式。那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区内一个重要的经济区,其经济发展模式是否与广西区一致?其人力资本是否对经济发展发挥了主要的推动作用?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非常有必要澄清这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有的人力资本投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其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并对今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本的进一步开发、积累提出建议,以确保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学术界开始关注物质资本以外的影响经济的因素(徐国辉,2010)。在众多学者当中,最早提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是舒尔茨。Schultz(1961)认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越多,其经济增长能力就越强。国外研究教育支出及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成果已经很多,如早期的舒尔茨、加西亚、桑德斯等的研究结论认为教育投资及形成的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益(张辽,2012),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人力资本对促进各省市地区的经济发展(刘瑛等,2013;逯进、苏妍,2017;王雪萍、沈蕾,2015;严全治、杨征,2016;朱承亮、师萍、岳宏志、韩先锋,2011)、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李健、付军明、卫平,2016;张海峰,2016)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熊虎,2016)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综合国内外相关学者的观点,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对于人力资本存量的计量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三、人力资本的计量

人力资本不同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通过劳动者个体体现出来的知识、能力和健康,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人力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并不存在着收益递减的现象,可以通过持续性的投资,不断增加其资本含量,进一步带来持续性的收益递增。人力资本的形成必须依赖学校教育、卫生保健、在职培训及人口流动等方面的投资。通过劳动者个人及家庭、用人单位及国家政府的投资,可以形成一个地区及国家丰厚的人力资本。由于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个体劳动者的投资形成的,而这种投资是持续发生的,因此,只能通过计量某一时间点的人力资本存量来反映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在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计量估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许多可供借鉴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从产出角度度量的未来收益法、劳动者报酬法;二是从投入角度度量的累计成本法、受教育年限法和教育经费法(韦欣,2012),三是基于国民素质的教育指标法(马燕,2014)。上述方法都是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目的及数据收集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的,每种计量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学术界对于人力资本的计量仍未形成一个统一一致的方法体系。

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人力资本水平核算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主要有国家政府、用人单位及劳动者家庭,其中最大的投资者为国家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及劳动者家庭进行在职培训、学历教育等也属于人力资本投资,但这些投资行为极为分散,相关精确数据无法获取。因此,受制于相关数据的缺失及数据收集条件手段的局限,本文借鉴前期学者的研究思路,采用累计成本法,选取2008年-2015年政府一般预算支出项下的“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及“医疗卫生支出”作为人力资本支出的相关数据,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行核算。这种核算方法虽然不够严谨,但是鉴于现有文献对人力资本核算尚未形成一个达成共识的完整的体系,此种方法也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人力资本存量水平。

表1 南宁市人力资本水平统计表(单位:亿元)

表中数据由《广西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从表1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2008年1月16日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后,至2015年期间,南北防钦四市人力资本投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人力资本投资各个项目基本上每年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各市各项人力资本投资平均增长率基本都在20%以上。

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概况

GDP是衡量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经济运行活动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因此,本文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根据《广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出如下表格。

表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三次产业发展状况 (单位:亿元)

表中数据由《广西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表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三次产业占比状况

表中数据由《广西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起步较晚,经济总量的绝对数值较低,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趋势良好。在经济区开始建设之初,2008年-2011年间,四市的GDP增速迅猛,在20%左右,随后几年逐渐放缓。2008年-2015年间,南北防钦四市GDP的平均年增长率在14%~16%之间,超过了同时期国内其他区域的平均水平。同时,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其中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更为显著。

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本文采用SPSS18.0分别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GDP及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与其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了双变量相关性分析。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1)南宁市

表4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南宁市政府一般预算支出项下的“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及“医疗卫生支出”及这三项支出合计均与该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GDP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第一产业占比在0.0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同时,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与第二产业占比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其他三项指标均与第二产业占比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上述各项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0.8,表明都是强的相关性。但“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及“医疗卫生支出”及这三项支出合计四项变量与第三产业占比均不显著相关。

表4 南宁市各指标双变量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在0.01水平上显著(双尾)

*.相关性在在0.05水平上显著(双尾)

(2)北海市

表5 北海市各指标双变量相关性分析

表5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北海市政府一般预算支出项下的“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及“医疗卫生支出”及这三项支出合计均与该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GDP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各项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0.8,表明都是强的相关性;教育支出与第一产业占比在0.0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其他三项指标与第一产业占比在0.0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这四项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0.8,同样都是强的相关性;教育支出、三项支出合计与第二产业占比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4和0.799,属于中度相关;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与医疗卫生支出两项指标均与第二产业占比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0.8,都是强的相关性。同时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与第三产业占比在0.0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前者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8,为强的相关性,后者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79,属于中度相关;同时,教育支出和三项支出合计与第三产业占比不显著相关。

(3)防城港市

表6 防城港市各指标双变量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在0.01水平上显著(双尾)

*.相关性在在0.05水平上显著(双尾)

表6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防城港市政府一般预算支出项下的“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及“医疗卫生支出”及这三项支出合计均与该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GDP及第二产业占比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第一产业占比在0.0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且各项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0.8,均表现为强的相关性;同时,只有医疗卫生支出与与第三产业占比在0.0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787,属于中等相关;教育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及三项支出合计等三项指标与第三产业占比均不显著相关。

(4)钦州市

表7 钦州市各指标双变量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在0.01水平上显著(双尾)

*.相关性在在0.05水平上显著(双尾)

表7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钦州市政府一般预算支出项下的“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及“医疗卫生支出”及这三项支出合计均与该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GDP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第一产业占比在0.0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且各项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0.8,均表现为强的相关性;并且与第二产业占比均不显著相关;同时,只有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与第三产业占比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787,属于中等相关;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及三项支出合计等三项指标与第三产业占比均不显著相关。

(5)四市合计

表8 广西北部湾(四市合计)各指标双变量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在0.01水平上显著(双尾)

*.相关性在在0.05水平上显著(双尾)

表8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北部湾(四市合计)政府一般预算支出项下的“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及“卫生保健支出”及这三项支出合计均与广西北部湾(四市合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GDP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第一产业占比在0.0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且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0.8,为强的相关性;同时,广西北部湾(四市合计)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与第二产业占比(四市合计)在0.05水平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3,也为强相关;其他三项指标均与第二产业占比(四市合计)在0.01水平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8,为强的相关性;同时,四项指标与第三产业占比(四市合计)均不显著相关。

2.双变量相关性结果分析

(1)从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合计)的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2008年-2015年间,人力资本各项投入及人力资本投入总和与经济发展具有强的显著正线性相关关系,说明广西北部湾四市人力资本投资各项与其经济发展保持同样的变动。结合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认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人力资本投资各项的增加能够有效预测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2)2008年-2015年间,南宁、北海、防城港在GDP总量不断提升的同时,逐渐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这种结构上的变动符合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的规律。钦州市在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的同时,其第二产业的比重却基本维持不变,与经济良性发展的趋势不符,这些实际情况很好地解释了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四市人力资本各项投入及人力资本投入总和与第一产业占比呈强的显著负线性相关关系,同时解释了为什么南宁、北海、防城港人力资本各项投入及人力资本投入总和与第二产业占比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钦州市人力资本各项投入及人力资本投入总和与第二产业占比不显著相关的结果。

(3)2008年-2015年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人力资本各项投入及人力资本投入总和与第三产业占比主要呈现出不显著相关或者显著负相关关系,只有钦州市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与第三产业占比表现出在0.05水平上中等程度的显著正相关关系。表3的数据显示,2008-2015年间,南宁、北海、防城港在GDP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其第三产业比重不仅没有提高,还略有下滑;仅有钦州市的第三产业比重稍有提高。从绝对量上看,2008年廣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中,南宁市的第三产业产值最高,有656亿元;北海、防城港、钦州分别为107.3亿元、70.3亿元、119.0亿元,相差不多。发展到201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第三产业产值均有明显增加。与2008年相比,钦州市第三产业的增加率在四市中居于首位,达到200%,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也从31.54%增加到2015年的37.94%。因此结合产业发展理论,可以认为钦州市人力资本投入对该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七、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1.努力提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本存量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水平较低,实施经济区发展规划后,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始大幅度增加,但是由于基数低,所以虽然人力资本存量有了较大提升,但与国内其他经济区相比,在总量上存在明显不足。同时,如上文所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人力资本各项投资及四市合计数据与第三产业占比主要呈现出不显著相关或者显著负相关关系,至少说明第三产业占比与人力资本投资增长还未实现同步,第二产业占比也存在着与人力资本投资增长不同步的现象。前期的研究成果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王俊峰、李振伟,2010)及其在GDP中的占比(张桅,2017)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力资本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内生变量。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GDP有了显著增长,但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不高,而且人力资本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该继续大力投资人力资本,努力提高其存量水平,以实现其对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应与经济区产业布局相吻合

经济的高度发展是以产业结构优化为特征的,但是经济的高度发展需要足够的人力资本做支撑。赵光辉(2008)认为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结构优化是一种“推力-拉力”的关系,这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只有在两者“适配”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陈艳华,2016)。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在采取措施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时,应有意识地考虑自身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对人力资本的实际需求。根据产业布局及经济发展现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大力发展以物流、金融、旅游等服务性行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为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留用高水平的从业人员,引导高素质人才向第三产业流动。同时,对于重点确定的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海洋产业等等重点发展产业,也应关注其对人力资本的需求,适当增加对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可以借助地方高校的力量

教育及培训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有效方法,地方高校在教育和培训中的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地方高校是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储备库。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好地方高校的力量。四市政府以及企业应与高校建立起紧密联系,主动向高校提出人才需求水平、类型、数量、周期,使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同时各用人单位还应积极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有效建议,根据岗位要求对专业培养计划提出调整方案,保证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及岗位要求;同时企业在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时,也可以与地方高校建立起合作机制,借助地方高校的优秀师资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及管理手段的培训,也可以对基层员工进行操作技能、职业素质等多方面的培训,以实现工作一线人力资本的提升。

4.优化激励政策,提高人才公共服务水平,吸引保留优秀人才

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提高对外来优秀人才的吸纳力度是快速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有效方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时间短,薪酬水平相对较低,竞争力明显弱于其他经济区。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必须从整体上重新设计优秀人才的报酬支付体系,不仅要考虑基本的劳动报酬,同时也必须考虑相关的福利保障措施,要让人才感觉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应有的评价和承认。经济全球化时代,人力资本的配置也早已进入全球化时代(石峡,2009)。在吸引人才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也要放眼全球,大力引进所需的紧缺人才。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提高其人才公共服务水平,服务理念要更新,要站在人才角度考虑服务方案,努力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尽量简化外来人才的审批手续,并提供便利条件吸引外部人才居留。

参考文献:

[1]Schultz,T..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1,1:pp.1-17,1961.

[2]陈艳华,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优化互动发展模式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2),194-196.

[3]李健,付军明,卫平.FDI溢出、人力资本门槛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2016,180(1),10-18.

[4]刘瑛,熊先承.区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人力资源战略调整为例[J].企业经济,2013,389(1),143-145.

[5]廖明岚.基于熵值法的广西北部湾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6,4(52),56-67.

[6]逯進,苏妍.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于半参数可加模型的实证研究[J].人口学刊,2017,221(39),89-101.

[7]马燕.人力资本研究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4,254(36),194-195.

[8]石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专业化人力资本配置研究--基于需求与供给视角[J].创新,2009,9,39-41.

[9]王俊峰,李振伟.安徽省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J].科协论坛,2010,10,127-129.

[10]王雪萍,沈蕾.人力资本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经济数学,2015,32(4),70-74.

[11]韦欣.人力资本存量对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计量与评价研究[J].前沿,2012,306(4),104-106.

[12]熊虎.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匹配度及其经济效应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6.

[13]徐国辉.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综述及启示[J].科技信息,2010,9,194-195.

[14]严全治,杨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67(7),6-10.

[15]阳向军、黄宗远.珠江-西江流域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影响的省级比较--以广东广西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6,11(235),71-74,101.

[16]赵光辉.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一般规律研究[J].商业研究,2008,370(2),34-39.

[17]张海峰.人力资本集聚与区域创新绩效--基于浙江的实证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6,2,103-108.

[18]张桅.人力资本对安徽省第三产业贡献度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7,1,151-156.

[19]朱承亮,师萍,岳宏志,韩先锋.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J].中国软科学,2011,2,110-119.

作者简介:陈怡(1974.05- ),女,籍贯:黑龙江省宁安,工作单位: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职务:教师,职称:讲师,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及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人力资本相关性经济发展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