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贸易保护主义下外贸策略探讨

2017-05-10王群

商场现代化 2017年7期
关键词:保护主义贸易企业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尤其是自2002年加入WTO后,进出口额更是呈激增之势。如今,出口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2015年,我国出口14.14万亿元;进口10.45万亿元;贸易顺差3.69万亿元,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和出口额稳居世界第一。当下,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席卷全球,显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阻碍。

一、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缘由

1.宏观层面

(1)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缓慢

从2016年看,世界经济仍然低迷,风险交织,不稳定因素更是在不断增多,整体呈现出增长低、通胀低、就业低、贸易规模低、投资增速低、大宗产品价格低、负债高的“六低一高”局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1%,低于上年0.1个百分点,将是全球GDP增速连续低于长期均值3.7%(1990-2007)的第五年。

(2)国家意识形态的对立

欧美发达国家对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往往存在着强烈的戒备心理,尽管冷战早已成为了过去,然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心存敌意,并不希望见到我国顺利发展壮大,因此,贸易保护主义便成为了打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2.微观层面

从微观层面分析,世界各国对我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已经不是新闻,尤其是美国,不时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贸易调查,而这与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顺差有着直接的关系,许多美国工人也将其失业归罪于中国,称中国“偷走”他们的工作。而美国政党也需要实行贸易保护减轻其失业率以及保护工人利益以争取民意支持、巩固其统治。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具体表现形式

1.关税壁垒

传统的关税壁垒在我国于2002年加入WTO后,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减轻,然而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传统的提高进口关税仍然是其主要的贸易保护手段。如印度对进口大豆油加征20%的关税等。

许多发达国家则更多的通过WTO允许成员国使用的反倾销调查等形式对我国实行惩罚性关税,设置关税壁垒。我国一直深受反倾销调查之苦。从1995年到2008年,世界各国对我国实施的反倾销调查高达677起,远高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

2.非关税壁垒

20世纪80年代后,因WTO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上升,要求各国不断降低关税,许多国家开始采取新贸易保护主义,其主要表现形式便是绿色壁垒、技术壁垒、贸易限制等非关税壁垒。借此发达国家可以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限制。

(1)绿色壁垒

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的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社会责任标准“SA8000”,其规定了企业必须承担的对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它要求企业发展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到了人的发展,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进步。然而SA8000究其本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按照自身状况制定而成的,而发展中国家在社会文明与经济发展方面相对落后,一旦将SA8000强加于发展中国家身上,其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很可能因此而消失殆尽。

(2)区域性壁垒

除了技术、绿色壁垒等,区域性壁垒现在也成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关税和贸易总協定1994年第二十四条规定:允许缔约方在满足一定严格标准的情况下,可以在其领土之间建立以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形式的区域贸易集团。并且规定在区域贸易集团中的贸易自由化行动可以偏离最惠国待遇原则,对集团内成员间相互给予的贸易优惠可不给予集团外的国家。

三、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

1.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这也意味着我国会成为贸易保护主义针对的重点对象,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都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1)打击我国的产品出口

由于我国出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依赖较低廉的价格取胜,发达国家通过反倾销调查等方式对我国产品实行报复性高关税,就会令我国商品难以通过价格优势与其国内产品相竞争,导致我国商品价格竞争力出现拐点。

除了实行高关税外,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利益,还往往对该类商品设定较高的质量技术标准,因此我国“低廉”的商品常常被发达国家拒之门外。

(2)冲击到上下游行业

贸易保护政策不仅打击了出口商品的发展,它还会冲击到上下游产业,令整个产业链遭到打击。例如美国对我国发起的“轮胎特保案”,其导致我国近30家企业减产甚至停产,轮胎行业的上游橡胶行业也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导致我国有将近10万工人因为这一案件工作和生活受到了影响。

(3)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

从整个宏观经济发展层面来看,贸易保护甚至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选择以及前进的步伐。一般而言,贸易保护首先只会体现为微观的摩擦,然而一旦贸易赤字达到一个相对较大的程度,贸易摩擦很有可能会上升到宏观层面,演变为政治、外交甚至制度摩擦。如日本在美国的“逼迫”下,1985年签订广场协定,日元大幅度升值,随之而来的便是“失去的十年”。

2.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微观厂商生存经营的影响

微观层面上,贸易保护主义固然会对企业的出口产生打击,但是如果我国企业利用好外部压力带来的“倒逼机制”,强身健体,可以让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企业而言既是风险又是机遇,需要企业自己去把握。

(1)不利的一面

贸易保护主义会对我国外贸生厂商形成冲击,使我国企业出口下降,导致一些企业面临亏损甚至破产的局面。近年来我国企业本就面对着经济转型过程中带来的诸多问题,例如: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生产方式难以为继。而在许多大型的钢铁、煤炭企业中,生产能力过剩同样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自然难以自如的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冲击。

(2)有利的一面

发达国家通过技术标准的手段实行的贸易保护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促进企业更新技术、加強管理、增强自主研发等。比如钢铁企业在应对贸易保护的同时,不断削减自身过剩的产能,在压力下加速供给侧改革。

前文谈到的SA8000,便能让我国企业改善劳工状况,解决许多现存的问题。中国企业不应该逃避这个自身存在的问题,相反应该借此机会,充分认识到SA8000的客观存在和重要性,顺应时代潮流,及时改善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提高劳工待遇,积极认证SA8000。

四、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

1.企业层面

(1)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企业首先应当审视自身,严格把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商品核心竞争力,将产品的科技含量作为一种硬性指标来抓,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例如我国著名的企业格力集团便是通过科研创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以此打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屏障。格力集团迄今已拥有超过三百个专业实验室,拥有超过4000项专利,这也让其业务覆盖到全球100多个国家,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企业。

(2)拓展国内市场

近年来,随着年轻的“80”后甚至“90”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力,我国的消费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每年“双十一”不断刷新的销售额便是最好的例证。趁此时机,企业可以通过挖掘国内的消费潜力,努力拓展国内市场。

(3)实行“走出去”方针

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实行“走出去”的方针,以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而且还可以最快的感知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贸易和营销方式。

2.政府层面

(1)为企业“减负”

政府应适当为企业“减负”,例如通过减少税负的方式,帮助中小型企业顺利发展。例如最近实行的“营改增”政策,截至2015年底,“营改增”累计实现减税6412亿元,为我国企业卸下了一副重担。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我国应坚决落实供给侧改革,完成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发展形式的改变,改变现在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将经济发展的重心从“数量”转变到“质量”上,降低企业对外需和外资的过度依赖,让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性。

(3)加强国际协调,维护我国自身利益

我国应该积极参加到国际规则的制定中,积极运用WTO规则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维护我国自身的利益。引导企业之间增强合作,以协会的形式,成立反倾销机构,联合对抗不合理的贸易保护政策。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当为企业提供平台,组织企业集体积极应诉、维护合法权益,向世贸组织投诉反映情况。

(4)建立自贸区、签订贸易协议

在目前世界贸易大幅下滑的形势下,我国需要采取“保市场、保份额、稳出口”的方针。坚定实施“自贸区战略”,深化与自贸伙伴的经贸合作,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谷祖莎,梁俊伟.入世后非关税措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2]俞钱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商业经济,2010年第16期.

[3]居占杰.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4]马玉鑫.谈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作者简介:王群(1969.02- ),女,汉族,广东韶关人,大学本科,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企业财务管理与策划、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

猜你喜欢

保护主义贸易企业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美今日重开贸易磋商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