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门市油菜一穴双株种植试验简报

2017-05-10许锦洲江苏省海门市四甲镇农业服务中心2261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菌核病海门市结果表明

姜 珏 许锦洲 (江苏省海门市四甲镇农业服务中心 226100)

海门市油菜一穴双株种植试验简报

姜 珏 许锦洲 (江苏省海门市四甲镇农业服务中心 226100)

为解决海门市油菜种植密度越来越小、油菜单产不能增长的问题,进行了油菜一穴双株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海门市油菜采用一穴双株种植方式,比一次单株种植的产量明显要高,但一穴双株的种植密度不宜太高,避免影响田间通风透光,导致菌核病发病率上升,继而影响产量。每667 m2种植密度以5338株较为适宜。

油菜;一穴双株;种植密度;产量

海门市常年油菜种植面积达2万hm2左右,但目前当地油菜种植农户大多是老年人,由于缺乏劳动力,油菜种植密度越来越小,造成了油菜单产不能增长;据调查,当地油菜种植密度最小的田块每667 m2不到3000株。为妥善解决此问题,笔者于2015-2016年进行了油菜一穴双株种植试验,以期在原先稀植的基础上加大种植密度,从而提高油菜群体数量、提高产量,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5-2016年设在海门市四甲镇四甲村一农户责任田内进行,前茬为大豆。供试油菜品种为“荣华油6号”,2015年9月20日育苗,9月23日出苗,10月24日按试验设计进行移栽,行距统一为83.3 cm,移栽时每667 m2施油菜专用肥(10∶8∶7)50 kg加硼肥1 kg,2016年1月25日每667 m2追施尿素15 kg,3月20日每667 m2用“三病清”3包喷雾防治病虫害,5月20日收获。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处理:(1)一穴双株、株距20 cm,每667 m2种植密度为8006株;(2)一穴双株、株距30 cm,每667 m2种植密度为5338株;(3)一穴单株、株距20 cm(CK),每667 m2种植密度为4003株。各处理不设重复。

1.3 考查项目

试验期间考查各处理油菜生育期、抗性、经济性状及产量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生育期一致。表明种植密度对油菜生育期的影响较小。

2.2 抗 性

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油菜均无倒伏现象发生,但各处理间菌核病发病率差异较大,处理(1)发病率为42.5%、发病指数为8.6,处理(2)发病率为22.5%、发病指数为4.7%,CK发病率为30.52%、发病指数为9.4。处理(1)发病率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种植密度过高,田间通风透光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菌核病发病率上升。

2.3 产 量

试验结果表明(见表1),油菜采用一穴双株种植比一次单株种植的产量明显要高,以处理(2)每667 m2产量最高,为279.2 kg,处理(1)每667 m2产量为257.3 kg,CK产量为229.9 kg。

表1 海门市油菜一穴双株种植试验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

3 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海门市油菜采用一穴双株种植比一穴单株种植的产量明显要高,但一穴双株的种植密度不宜太高,避免影响田间通风透光,导致菌核病发病率上升,继而影响产量。每667 m2种植密度以5338株较为适宜,既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又能节省了人工。

2016-10-27

猜你喜欢

菌核病海门市结果表明
我多想去看看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吃火锅的发现
不同播期、密度和肥效对陇葵杂4号菌核病发病规律的影响
海门市五港幼儿园专版
海门市对招投标规范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2012年津市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实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册亨县杂交水稻引种试验
南部县油菜菌核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