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2017-05-09赵功成

关键词:学生核心素养中职教学

赵功成

【摘要】文章聚焦于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与方法,结合中职《外贸业务协调》教学案例,认为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即:明确阶段核心素养内涵,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贴近实践教学,善于将知识点与生活结合;立足学科特点,专注于培养学生多层面的核心素养;借助已有条件和文化力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生核心素养 培养途径与方法 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248-02

自教育部发布有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指标,学界对此展开了热切讨论,诸多研究层出不穷。笔者结合自身长期教育教学实践,拟以中职《外贸业务协调》教学为例,尝试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进行简要浅析,以期为自身后续教学和研究提供总结,亦希冀为他人提供参考。

一、明确内涵,转变思想

明确中职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精准内涵,在此基础上积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具体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学生核心素养内涵,从一定角度来讲,就是思维品质。因此,在明确核心素养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中职阶段学生的思维特性,结合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要求,进行创造性融合,用最适合学情的方式、最具可操作性的方案,来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既要重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核心素养的维度和要求,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

本部分以《贸易术语和商品的价格》为例,进行简要说明。受限于现实条件,这一课时相对来讲理论性程度较高,较多的经济术语,学生理解难度亦相对较大,加之中职的身心发展特性,笔者意识到必须转变观念,方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在教学中,积极研读核心素养基本内涵,并结合中职阶段有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等子维度,制作教学课件,并还会借助flash等工具,对贸易术语词汇进行动态演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实践创新”的示范。课堂教学取得了理想效果。

二、贴近实践,生活教学

社会参与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值得重视。结合中职专业特点,教学需要贴近实践,同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善用生活案例开展教学,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保证。在中职教学中,单纯的学理论知识,学生理解难度相对较大,容易出现厌学等不良心理,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因此,教师一方面需要提炼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点,在依据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将核心知识点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与做”中感知生活事实,学会学以致用,懂得“社会参与”。

本部分以课时《装运条款的订立》为例,进行简要说明。笔者首先对教学目标进行了分析:本课时旨在让学生对装运时间、装运地点、装运方式有着较为清晰的了解和掌握,但实际上,仅仅掌握至此,并不能满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鉴于此,笔者选取了某运输公司的几份实际合同,将其中装运条款进行了摘取,用实例的方式对其航线、运费等元素进行讲解。这既满足了教学目标要求,又与实践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

三、借助场景,融通文化

借助学校提供的优质环境和互联网时代丰厚的网络资源,将学校文化、群体文化、学科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并积极革新课程互动方式、教学形式,以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举措。在具体教学中要注重两方面:一方面,中职学校为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诸多举措,教师在开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要率先考虑和利用这些“武器”,学会“借力”,善于“用力”。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积极将知识文化和实体文化融入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文化基础”的同时,利用分组教学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

本部分以为《交易磋商的程序》为例,进行简要说明。此课时相对注重环节教学,为更好地让学生懂得知识点,同时培养其“社会参与”、“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笔者采取了分组教学形式。首先笔者向学生申请了活动室,具备了场所条件。然后,笔者将学生分为两组,注重了小组之间学生知识储备差异和性格特征的不同。双方扮演买家、卖家这两个不同的代表方,遵循课本上的知识进行交易磋商,以此在实践中培养核心素养。此活动较为注重学校提供的优良条件,同时借助知识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培养,效果较好。

四、立足特质,育植素养

结合学科特点,开展教案设计、教学实施等相关教学活动,在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藉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尤其是学生的“文化基礎”。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学科知识代表着学科素养,不同学科有着迥异的要求,但又殊途同归于“科学素养”这一基本素养。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钻研学科特点,在明晰特质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特色化、个性化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与此同时,教师亦要注重简单的学科教学与核心素养的结合,即进一步细化和融合核心素养内涵,纳入语言素养、能力素养等维度,多层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本部分以《争议和索赔》为例,进行简要说明。该课时具有较强的学科特点,是经济贸易领域常用的知识之一,笔者在教学设计时,选取了活动教学这一形式。在课前,我提供了两个不同的活动给学生,一个为《货物的损坏,到底谁的错》,另一个为《海参丢了,找谁去索赔》。学生自由组队,成为两队,分别自行选取了两个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及时引导,此举意在防止活动偏离“学习知识”这一初衷。活动结束时,笔者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同时梳理了知识点。这种立足学科特点的活动教学,实际上是对学生“问题解决”、“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总而言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需要多个群体层面的共同努力。除了教师自身举措和学校支持外,社会及家长也应予以配合,如社会可借助企业力量为学校搭建学生核心素养探究平台,促进学生“社会参与”的发展,家长可保持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在潜移默化中向孩子输入核心素养理念。多方齐心,方见成效。

参考文献:

[1]潘建宏.浅谈中职生的核心素质的培养[J].教育界,2009(2).

[2]申起梅.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电子专业为例[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6(5):48-49.

猜你喜欢

学生核心素养中职教学
浅论苏式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研究
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优化的具体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