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17-05-08魏有云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研员教研组教学研究

魏有云

教研组是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的教学研究组织,是学校教学指挥系统的重要部分。它是教师集体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是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地;是全面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当前教研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管理功能弱。教研组长虽然肩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责任和义务,但他们基本上是依靠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专业能力和个人魅力对教师施加影响,而并非学校赋予他们的行政手段和能力。

二是活动过程被动。目前的教研组活动主要是上传下达,按领导、处室的计划、要求布置和完成任务,从而养成了教师对教研活动的依赖性,以完成活动任务为目的,缺乏主动性,缺乏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理性的思考。

三是活动形式简单、活动内容随意。加强教育理论和学科教学理论的学习是教研组活动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学校计划的宏观性,但在实施过程中教研组又往往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或明确的主题,教育法规政策、教育教学理论、文件计划等内容更多地是说教活动,且内容的选择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从而导致学习内容没有系统性,缺乏学科性,针对性不强,对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和业务能力的增强没有较强指导性;课堂教学研讨主题不明确,听课、评课活动形式单调、走过场。

四是活动主体单一。教研组活动的主体要么是教研组长主持学习、念文件,要么以上示范课、研讨课、公开课的教师主持,大部分教师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参与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

二、我校教研组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建立教研员制度

所谓“教研员”就是负责教育教学研究的人员。一个出色的教研员要有清晰前瞻的教育理念,有较高的教育研究教学设计水平,还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他在引领当地学科教学的方向、培养青年教师以及教学思想与风气的形成等方面应该起到重要作用。第一,每个教研组都配备一名教研员,把对教研组的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形成校长—副校长——教科室主任—教研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的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职责,责任到人,以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管理。第二,教研员参加教研组活动,并每周对教研组活动作出量化评价(每周活动一次)。定期开展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总结教研组建设中的经验和问题。第三,制定教研员的岗位职责和规定教研员的履职条件及待遇。

(二)优化教研组教研活动过程

一是充分发挥组织学习功能,增强教师课改意识。教研组确定的工作目标要客观合理,要本着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制定阶段性教研组工作计划。内容要具体、细化、量化,如课题研究、公开课展示、评课、备课、论文、竞赛等。二是组织听讲专题讲座。在学习课改文件的基础上,教研组创造条件,并特别邀请专家、进修教研员深入课堂指导契机,充分发挥组织学习的功能,让组内教师具体了解学科的课改的目标与要求,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了解课改发展方向与教法改革的内容,为把课改理念与教师教学实践相结合打下良好基础。三是组织教师相互学习。同伴互助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学校通过示范课、邀请课、教研组活动日等定期请同组教师讲课,交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方法,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师相互学习,使得教师的自身教学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四是建立视导员制度,加强对教研组建设的监督与管理。完善对教研组工作管理、监督、检查、评价制度,抓好教研组建设常规管理,建立视导员制度,确保教研工作有序、规范、科学、实效。

总之,校本教研任重道远,要做的事千头万绪,我校在教研组建设方面只做了一点点尝试和探索,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将使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猜你喜欢

教研员教研组教学研究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