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5-08饶安国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路程题目解题

饶安国

所谓生活化教学策略即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需要教授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连接,使原本较为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易于学生理解及运用。因此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探究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更好应用。下面就结合笔者实践经验,浅谈几点做法。

一、理论知识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学生评价某某老师只会照本宣科地将概念、公式、定理等理论知识强制性地灌输给他们,只是单纯要求学生要将教师教授的重点知识点背下来,这些重点知识点都是以后考试中将会运用到的。这些教师们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仅靠死记硬背,真的可以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吗?就算同一个题目,换一种出法,如果学生没有真正吃透知识点,还是无法将题目做出来。再加上照本宣科式的理论知识学习,由于其枯燥性,更容易使学生从心里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无疑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向学生教授理论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并在考试中,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理论知识。

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速度、时间以及路程这三个名词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如果仅仅是简单地将三个名词的概念讲给学生,然后告诉学生: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路程;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这三个名词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甚至可能发生对三者关系混淆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来对这三个名词予以解释。例:某同学早上从家里出发,走路到学生,她的步行速度是每分钟60米,她一共走了15分钟,那么请问该同学家与学校之间的路程是多少米?如此,由于所举例题更加贴近學生实际生活,因此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学习效果将会好很多。

二、解题方法生活化

解题方法生活化即是指学生在解答问题的时候,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而快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比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这个单元知识的时候,其中有道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题目如下:50-3×15=?,在对该题进行解答的时候,一些学生很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直接从左至右开始计算。此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计算规则,教师可以举如下例子:某同学去超市买铅笔,铅笔三元钱一支,他一共买了15支,如果该同学给售货员50元,那么售货员应该给该同学找多少元?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只有先算出该同学花了多少钱,即3×15,才能算出应该找零多少元?如此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当再次面对类似题目的时候,学生一回想教师举的例子,就可以正确解答题目了。而这也有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灵活理解数学理论知识,掌握数学解题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当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能“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这样只会干扰学生正常的学习思路,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路程题目解题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走的路程短
公平的方案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追根求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谁少付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