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体悟

2017-05-08钟琴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日记课文语言

钟琴

【摘 要】 在语文中考试卷中,作文独占50分,分值比例达30%,可以说,作文已成为拉开语文差距的“杀手锏”,已经引起了众多语文教师的重视,但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在为作文困惑不已。

【关 键 词】 作文教学;模仿;积累;激发

关于作文教学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从十几年的作文教学经历看,作文的教与学,重在落实俩词:一则“勤勉”,再则“方法”,“勤勉”是“方法”的基础,“方法”为“勤勉”的翅膀。在此谈谈自己的教学体悟。

一、引导学生积累生活,抒写真情实感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会观察、品味生活的人,才会认真去思考生活,发现生活之美,才能在生活的启迪下写出好文章来。作家如此,学生亦如此。

作为语文老师,应当是一个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悟生活的人。唯有如此,在作文教学中,才懂得如何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帮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投入生活、领悟生活,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现实素材。初中生活是比较丰富的,除了日常起居、晨鐘暮鼓、花开花落、天蓝水净、车水马龙外,还有约朋会友、校园喜乐、野外实践、遐想空间等,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活素材。写作文,是一件“水中养鱼”的事情,只要能让学生养成调养生活之“鱼”的习惯,作文就会变得“水到渠成”。

当学生对生活有了真实的感悟,老师就该引导学生把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想明白、理清楚,然后把自己的真实感受用笔展现出来。好作文是从心里掏出来的,一味地胡编乱造,说假话、空话、套话,不仅写不好作文,还会让学生失去生活和做人的本真。作文教学中,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叙说真人真事,抒写真情实感。为此,我经常做实践尝试,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写真事,抒真情。

比如两个学生的作业做错了,我就装作很生气的样子,“打骂”了两个孩子,然后请全班同学针对这件事情写一些感想。结果全部同学都夸老师“为了学生着想教育得好”“打骂得痛快”“两学生不知老师良苦用心,该遭打骂”……就连两个当事学生也在感想中深刻检讨自己。我一下愣了,就给学生讲了一则敢讲真话的小故事,并告诉他们文章要反映自己的真实内心,这样才能打动读者的心弦,并要求重写一次。第二天,全班同学交上来的“感想”大多数都是洋洋洒洒的几大篇。其中一个被“打骂”的学生在篇尾这样写道:老师,我也想学好,我也想当您的好学生,可是我上课就是容易走神,一不小心就会做错作业。对不起,老师,我让您难教了,惹您生气了。但是,您还是不应该打我们,您打我的手板生疼生疼的,我的心也在抽搐着……

这就是真情实感,读来有冲击力。后来,我当着全班同学给两个被“打骂”的学生道了歉,并鼓励大家在作文中敢说真话,敢写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

二、引导学生勤写日记,积累写作经验

勤写日记是练习写作文的有效途径,因为日记选材自由,篇幅一般较短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语言就会更丰富。同时,写日记也是“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的展现。我在作文教学中,要求每一位学生勤写片段,多写日记,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强调篇幅,小至遣词造句。甚至某天无事可写,还可以做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好句、精彩段落等。

从初一到初三,全班学生都这样坚持练笔,大多数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了很多,语言也更优美、更有哲理了。很多学生在某次语文检测后,经常会雀跃起来:今天的作文就是前几天日记中写到的那事,应该会得高分的。三年下来,好些学生都写了十多本日记,甚至有几位还写了一两部中篇小说了。在自己回读那些日记时,他们都不免感叹:“当初的作文写得太烂了”“真不敢直视原来的日记了”——这就是进步!

三、引导学生模仿写作,分享佳作佳篇

“多读不同风格作家的作品,揣摩和研究他们的语言特色,然后加以学习和模仿,是提高自己语言水平的好办法。”初中学生有很强的模仿性,在作文教学中,不妨善加引导。

讲再多的写作理论,不如一篇范文来得更加直观。现行的课文教学,很多时候是把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剥离开来,加之作家作品的“模板作用”与初中学生的特点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把学生同龄人的佳作和历年中考满分作文拿来作为范文,读给他们听,鼓励他们展开讨论评价,谈读(听)后感悟;然后与某篇课文对比,指出其在素材选择、谋篇布局、语言运用、写作技巧上的优缺点,让他们祛除对课文的畏惧感(学生是用仰慕的心态读作家作品的);最后,鼓励大家汲取范文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展开模仿写作,以此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通过多次训练,学生就会有自己的创新,独立进行写作,“写不来”“不知怎么写”的心理障碍就渐渐消除了。

在模仿写作中,要坚持做到不抄袭,重在学习佳作的谋篇布局和方法技巧等。要坚持写下水作文,与学生一起模写佳作,共同创作,激发、带动学生。

在写作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经常把班上同学的优秀日记、作文搜集在一起(一学期,尽量指导每位学生写出一篇好作文),把它编辑成“优秀习作锦集”,每周固定时间安排一节“优秀习作共分享”的作文评讲课,让大家欣赏身边同学的优秀习作,再叫写得特别差的同学再次仿写,直到成功。

四、引导学生海量阅读,练习写作技巧

钱梦龙先生指出:“写作,必须从阅读中摄取养料。”由于升学压力比较大,学校和家庭的主流意见是为了“应试”,学生的多数时间花在了做习题上,阅读量比较少,阅读面比较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引导、要求学生多读多看,在课外作业中,常常会安排海量阅读项目,让学生广泛涉猎,为“厚积薄发”打下坚实基础。只有读破万卷书,方可下笔如神助。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进行各种形式的片段训练,让学生学以致用,品尝写作的乐趣,当他们的写作技巧运用得娴熟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也就得到激发,作文水平也不愁不提高了。如课文句子仿写。在教学《理想》时,我让学生仿照课文用精美的语言来赞美理想:理想事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_______。再如,片段想象,丰富课文内容。在教学《秋天》时,我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自己喜欢的一幅画,使课文内容更加丰富,更有自己的气息。

另外,在教学中,应当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技巧。在教学 “如何让语言富有文采”时,我先引导学生学习理解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再以“母爱”为话题写作文开头,练习写作,效果明显不一样。有学生这样写道:母爱像春风,抚平我心中的忧伤;母爱像甘霖,滋润我干涸的心田;母爱像阳光,温暖我孤寂的心灵……

五、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激发写作兴趣

俗话说:“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好的文章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而成的。当前,教师批改作文受到严峻的挑战:辛辛苦苦改了老半天,可学生往往不买账,他们只关心分数,对老师的批改结果往往不加重视,产生了“高耗低效”的尴尬局面。所以,教会学生修改作文是一件重要而迫切的事情。

学生作文有个通病:文章写好后就不改了,也不会再看。所以,关于作文修改,方法很多,不一而定。首先,我们可采取同学间互改的方式进行,班级成立作文互批互改小组,待作文相互换改并签名(以示负责);然后督促学生针对别人提出的意见来修改,以达到“自批自改”的目的。其次,可采取逐层深入修改法,由字到句再到内容、布局。先教学生发现并修改作文中用错的字词,然后修改各种不通的语句,最后对不生动不形象的内容进行修改,并适当看看结构安排是否妥当。这些修改主要通过朗读来完成,因为修改的一大法宝就是朗读。

把批改权交给学生,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互相借鉴,提升学生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春凤. 赵春凤与主体作文教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 于漪. 中学作文教学导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 杨海棠. 诊断式作文教学探索与教例[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日记课文语言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