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茂铁路潭江特大桥斜拉索安装技术

2017-05-05刘开端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斜拉桥桥梁工程

刘开端

摘要:潭江特大桥主桥布置为(32+57+130+256+64)m独塔混合梁斜拉桥,主桥长540.55m。斜拉索采用双索面布置,全桥共设15×4=60根斜拉索,采用PESC7-199、PESC7-223、PESC7-265、PESC7-313、PESC-337五种规格。斜拉索安装施工环节较多,但每项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质量,以避免后期返工或影响总体工程质量。文章介绍了潭江特大桥主桥8#~15#斜拉索安装及张拉施工技术。

关键词:潭江特大桥;斜拉桥;斜拉索安装;桥梁工程;张拉施工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4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5-0141-03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7.05.069

1 工程概况

潭江特大桥主桥布置为(32+57+130+256+64)m独塔混合梁斜拉桥,主桥长540.55m。主跨256m为潭江通航孔。主塔为H型索塔,桥面以上塔高127m。主梁采用双主梁结构形式,梁高4.6m,桥面横向宽14m。主跨采用钢箱梁,边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和钢箱梁,钢混结合段设置于10#墩。斜拉索采用双索面布置,全桥共设15×4=60根斜拉索,斜拉索采用PESC7-199、PESC7-223、PESC7-265、PESC7-313、PESC-337五种规格。斜拉索最长索266.38m,最短索98.787m,单根索最大钢丝净重25.26t。斜拉索塔端锚固于塔内钢锚箱处,梁端钢箱梁段锚固于边腹板与风嘴之间的钢锚箱处,混凝土段锚固于齿块处。

2 斜拉索安装施工技术难点

潭江特大桥斜拉索安装施工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本桥斜拉索具有规格大、单根斜拉索重量大等特点,斜拉索吊装、挂设及展索施工难度大,需要结合现场起吊设备,精确控制斜拉索安装各工序吊装重量;(2)潭江特大桥跨潭江水道主桥斜拉索成桥索力为3527.4~5954.2kN,需要根据斜拉索张拉作业空间和安装特点选取合适的张拉机具;(3)设计图中将斜拉索塔端作为张拉端,梁端作为固定端。塔端作业空间狭小,斜拉索塔端张拉时,8#~15#索中跨、边跨两套张拉设备会发生空间冲突,无法保证对称、同步张拉作业。塔端采用钢锚箱结构,钢锚箱横隔板影响塔内作业空间;(4)M8-M15、S8-S15索采用塔(梁)端软牵引方式,但软牵引方式耗时较长且施工复杂,这也是本次工程的主要难点。

3 斜拉索安装各阶段施工索力计算

为保证安装的准确性,要详细计算各阶段施工索力的大小,严格按照计算结果施工。

本次工程中假设斜拉索钢丝精下料长度为L,塔梁两端索孔锚板中心的几何距离用L0表示,锚垫板距梁端杯分丝板墩头之间的距离用ΔL表示,L1表示塔端锚杯分丝板距离锚垫板距离,牵引力T的作用下,其弹性伸长量为TL/EA,垂度影响的伸长量近似为-w2L2xL0/(24T2),因此可得:

式中:ΔL为梁端分丝板墩头到锚垫板距离(拉出时为负值);L1为塔端分丝板墩头到锚垫板距离(拉出时为正值);L为斜拉索钢丝精下料长度;L0为塔梁两端索孔锚板中心的几何距离;ω为斜拉索单位长度重量;LX为L的水平投影长度;T为牵引力;A为钢丝截面面积;E为弹性模量。

此公式实际上是一个牵引力T为变量的一元三次方程,利用盛金公式对方程进行求解。通过这个一元三次方程求解,可以得出施工中所需的各项数据,严格按照数据施工,能保证斜拉索安装质量,为工程质量奠定技基础。

4 斜拉索安装施工技术要点

斜拉索安装施工较为复杂,依据上述计算结果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安装施工主要包括以下环节:施工前准备→斜拉索上桥→塔端挂设→梁面展锁→梁端牵引→梁端软牵引→斜拉索硬牵引及张拉。

4.1 施工准备的环节

该环节主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施工中所用材料、机械设备等。根据设计方案要求在斜拉索出厂前做好相关性能检验。当斜拉索出厂被运送至施工场地后,技术人员向其索要合格证书及质量保证书,其中包括各项指标检验结果、斜拉索数量及质量等;如果斜拉索进行过非常规试验,技术人员同样需要索取检验报告。

工程实际中发现斜拉索锚杯外径与索导管内径大小几乎相等,挂锁施工时经常出现位置偏差情况,一旦偏差就会损伤锚杯外丝扣和斜拉索的PE保护套,影响其质量。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施工技术人员要全面检查塔、梁端的索导管,对其中存在的焊渣、毛刺、混凝土渣等进行处理,打磨光滑,避免位置偏差损伤斜拉索。

4.2 斜拉索上桥要点

施工现场存在斜拉索时,应该将方木支垫铺设在锁体下端,为保证索体完整应该在两者间铺设软质隔离物,常见的比如棉毡等,避免斜拉索与梁面或桥面直接接触。此外,为保证索体完整周围10m内严禁火源存在,如果确实需要焊接或气割,作业人员要对索体负责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同時准备好安全应对措施,备好灭火装置;按照编号分开各斜拉索,避免索体搞混影响施工进度。

采用塔吊将斜拉索吊装上桥。如果斜拉索是成盘起吊,需要设置3个吊点,吊装时要运用专用的吊装带,坚决杜绝出现斜拉索上直接套钢丝绳的情况,主要是为了保证PE护套与锚头螺纹的完整。如果发现锚头螺纹存在损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PE外套上发生超过3mm的刻痕与局部损伤后需要及时修复,一般采用与PE护套相同的材质修复受损处,整个处理过程必须在挂锁前完成。

4.3 塔端挂设

4.3.1 (S1-S2、M1-M2)斜拉索。索体置于300kN的放缩盘上,利用塔吊将索体拉出8m长度置于梁面上,此时将牵引板安装在斜拉锚索杯后端。利用塔吊塔顶中的卷扬机将钢丝绳缓缓放下,穿过塔内对应钢锚箱处并转向滑轮与锚杯螺母,钢丝绳从索导管内由下引出,慢慢下放至桥面将其与牵引板相互连接;此外还要设置吊点,本次工程中吊点设置在距锚杯5~10m处的索体上,采用200kN专用软质吊装带,吊装带被塔吊吊钩吊起。此时同时启动卷扬机,配合塔吊进行塔端挂设,此过程主要受力由塔吊承担,当锚杯提升到塔端索导管口时,增大卷扬机牵引力,同时利用塔吊调整锚杯与索导管角度,使锚杯角度与索导管角度一致。将斜拉索锚杯牵引出塔端锚垫板,锚杯露出锚垫板5~6丝时停止牵引,锁紧锚杯螺母,然后继续牵引直至旋至平帽,塔端挂设完成。

4.3.2 (S3-S7、M3-M15)斜拉索。索体置于300kN的放缩盘上,利用塔吊将索体拉出6~8m长度置于梁面上,此时将便捷套、6500kN张拉杆等安装在斜拉锚索杯后端。塔顶将卷扬机钢丝绳从塔内放下,其余与上述类似。最后卷扬机配合塔吊将张拉杆牵引出塔端锚垫板,完成塔端挂设。

4.3.3 (S8-S15)斜拉索。前述步骤与(S1-S2、M1-M2)斜拉索相似,在吊起的同时50kN卷扬机启动,50kN卷扬机与塔吊相互配合进行塔端挂设,此过程主要受力由塔吊承担,当锚杯提升到塔端索导管口时,增大卷扬机牵引力,同时利用塔吊调整锚杯与索导管角度,使锚杯角度与索导管角度一致。将斜拉索锚杯牵引出塔端锚垫板,锚杯露出锚垫板5~6丝时停止牵引,锁紧锚杯螺母,然后继续牵引直至旋至设计位置,塔端挂设完成。

4.4 梁面展索

斜拉索在放索盘上剩余索体的展开,提升索体的方式采用塔吊、桥面汽车吊等吊装机具,直至将斜拉索梁端与放索盘相互脱离。当两者距离0.5~1.0m时停止提升,梁面卷扬机钢丝绳与梁端锚杯通过转向滑车相连接,索体落下后,在锚杯小车上安装锚杯,利用卷扬机收绳,卷扬机收绳速度与索体下落速度相匹配,避免出现歪拉斜拽情况,直到将梁端锚杯牵引到索导管附近为止,同时临时固定索体锚杯,一般选择钢丝绳进行固定,对下一根塔端安装到位的拉索进行桥面展索。梁面展索时需要在索体与梁面间放置一台单轴小车,两者间隔4~5m,避免索体与梁面直接基础损伤PE护套,而小车与索体间则铺垫橡胶皮,避免损伤索体。

4.5 梁端牵引

4.5.1 (S1-S7、M1-M7)斜拉索。将300kN专用哈佛夹安装在距离梁端锚杯4~6m处,设置牵引点时采用200kN软质吊装带并与卷扬机相连。将吊点设置在哈佛夹,设置好吊点后利用250kN汽车吊起吊,同时启动卷扬机,当将锚杯牵引到梁面索导管口时,此时锚杯倾角会出现一定偏差,需要利用汽车吊进行调整保证倾角与两端索导管轴线保持一致。整个起吊过程中安排专人指挥提升速度,避免损伤锚杯丝扣。将索导管内全部包含锚杯及延长筒后,需要将橡胶皮或麻布袋铺设在索导管下端口,避免索体与索导管下端口直接接触造成损伤。牵引在锚杯露出梁下锚垫板5~6丝时停止,梁端锚杯安装螺母,继续牵引,直至将梁端锚杯螺母戴至设计位置。

4.5.2 (S8-S15)斜拉索。根据索力计算确定最大软牵引力,选取一定根数与长度的钢绞线,钢绞线单端挤成P锚,每根钢绞线上以P锚处为起点,以1m为单位做上标记线,便于多根钢绞线的等长控制。

在梁端锚杯后端分别安装变接套、6500kN张拉杆、软牵引连接器以及钢绞线,在钢绞线端部1m位置安装一个分丝器(保证梁下工具锚与钢绞线安装不错位)。安装300kN梁面卷扬机牵引系统,汽车吊大钩吊起牵引动滑轮和索体,小钩吊起梁端锚杯,启动卷扬机牵引系统开始进行卷扬机牵引,当钢绞线穿出梁端锚垫板2m左右时,停止卷扬机牵引(此阶段卷扬机牵引系统牵引力控制在30t以内),安装梁下软牵引系统。

4.5.3 (M8-M15)斜拉索。卷扬机牵引之前,塔端安装张拉设备,将塔端锚杯分丝板下放一定距离,减小梁端牵引力。在梁端锚杯后端分别安装软牵引锚板以及钢绞线,在钢绞线端部1m位置安装一个分丝器(保证梁内工具锚与钢绞线安装不错位)。安装300kN梁面卷扬机牵引系统,汽车吊大钩吊起牵引动滑轮和索体,启动卷扬机牵引系统开始进行卷扬机牵引,当钢绞线穿出梁端锚垫板2m左右时,停止卷扬机牵引(此阶段卷扬机牵引系统牵引力控制在30t以内),安装梁下软牵引

系统。

4.6 梁端软牵引

启动梁端软牵引前需要调整多根钢绞线的长度,根据长度标记将其调整为等长,调整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人工方式或270kN千斤顶。启动梁下软牵引系统,开始进行梁端软牵引,当张拉杆或锚杯进入索导管时,为了提高锚杯倾角需要利用汽车吊提升索体逐渐实现,保证其与索导管轴线处于一致,整个提升过程中应该安排专人负责提升速度,同时注意保护张拉杆与锚杯丝扣避免其受伤。当锚杯与延长筒全部进入索导管后,同上述一样需要在下方端口处铺设橡胶皮或麻布袋,保证索体的完整。

(S8-S15)斜拉索要点:当张拉桿露出梁下锚杯落实6~7cm时,及时将张拉杆副螺母安装好,确保牵引安全。此后继续开始软牵引并旋紧张拉杆副螺母,一直到张拉杆抚螺母戴平帽。

(M8-M15)斜拉索:当梁端锚杯露出锚垫板6~7cm时,安装锚杯螺母,以保证后期牵引安全。继续软牵引,为保障安全及时将锚杯螺母旋紧,直到梁端锚杯抵达设计位置。拆除软牵引体系,检查钢绞线表面的受损情况,视受损情况的程度来决定是否更换钢绞线,以便于下一根斜拉索的安全牵引。

4.7 斜拉索硬牵引及张拉

结束梁端软牵引后开始硬性牵引环节。当6500kN张拉杆牵引出千斤顶后端20cm的时候,及时拆除硬性牵引张栏杆,同时锚固千斤顶后6500kN张拉杆主螺母,继续牵引,直至锚杯螺母戴平帽,硬性牵引结束。

此外张拉斜拉索的时候,整个张拉过程按照指令进行,而监控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下达合适的张拉指令。同时详细记录伸长量与油表读数,根据设计要求与顺序进行张拉,张拉过程中需要千斤顶配合,同样配套使用油泵与油表,确保张拉记录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斜拉索张拉时根据设计规定的张拉应力或监控领导小组的指令进行,主要校核张拉过程斜拉索的伸长量。整个过程中相关人员仔细记录油表读数、索力、伸长量及索头相对锚垫板的位置,这样方便相互校核,张拉开始前和结束时都应该仔细测量索头与锚垫板的相对位置。读取油表读数时油泵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视线与油表保持垂直,确保读数的准确性避免发生多读或少读情况。

张拉斜拉索,仔细监控桥梁与索塔的应力、变化,温度均匀时方能进行测量索力,通常需要在日出前完成测量。

5 结语

针对潭江特大桥斜拉索张拉作业特点,结合塔端、梁端作业空间。钢箱梁段M1-M15、S1-S7索张拉端设置在塔端,混凝土段S8-S15索张拉端设置在梁端,能够满足斜拉索对称、同步张拉要求,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又能满足工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明宪.斜拉桥建造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 邵旭东,张欣,李立峰.斜拉索索状态的精确计算[J].中南公路工程,2005,30(1).

[3] 周文,王保,纪超.江顺大桥主桥Z3号主墩斜拉索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6,(S1).

[4] 田永强.港珠澳大桥九洲航道桥斜拉索安装技术[J].施工技术,2016,(11).

[5] 李景丰,周伟明.同向回转拉索锚固体系斜拉索施工技术[J].桥梁建设,2015,(2).

(责任编辑:王 波)

猜你喜欢

斜拉桥桥梁工程
矮塔斜拉桥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
(112+216+112)m部分斜拉桥设计
斜拉桥桥塔开裂计算与分析
基于MicroStation的桥梁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应用
上地斜拉桥:天上滴落的水珠
桥梁工程中钻孔桩施工工艺探讨
圆环塔斜拉桥总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