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电企业如何提高10kV配网合环转供电率的措施探究

2017-05-05梁恺豪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配电系统供电企业优化策略

梁恺豪

摘要:配网是电力系统中主要的配电系统,位于电力系统的末端,直接同广大用电客户相联系,配网运行中难免由于各种故障问题以及内外因素干扰等出现断电风险,对此可以通过合环转供电的方式来持续供电、提供电能,从而实现平稳供电。文章结合南方某城市的转供电情况调查数据,分析了配网合环转供电率低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关键词:供电企业;配网合环转供电;优化策略;电力系统;配电系统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7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5-0038-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7.05.018

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扩大,配网系统需要深入优化与改造,以便提高其供电服务水平,提高合环转供电率。要加大对变电站检查力度,积极进行线路抢修,通过相核对的方式来提高配网合环转供电率,控制故障发生率,提高配网合环转供电率,保护配网供电安全。

1 10kV配网合环转供电现状分析

南方某城市供电服务单位统计了本城区2015年合环转供电的相关数据、信息,形成了以下统计数据见表1:

从表1统计可以看出,该地区实行的转供电模式有197项,其中停电转供电122项,不停电转供电75项,经过计算得出不停电转供电率为38.07%。

从统计数据的分析能够看出,不停电转供电率仅为38.07%,在其他的122项停电转供电中,有45.90%是因为柜门密封不能一次性核相,其中设备故障、功能不全的原因则占据6.5%的比例,接地方式与电源的不统一也成为一大原因。各大成因所占比率统计见表2:

配网合环转供电有着特殊的要求,首先,在不停电情况下,要保证配网线路都出自一个电源,采取相同的接地模式,同时,实施环网操作的线路都必须做好核相,而且经核对相序要达到统一,线路电流的核算,要保证系统稳定工作状态下,线路的电流总量小于额定载流量,合环转供电以后没有任何电气设备超载问题,整个系统、线路、设备等都处于常规运行状态,没有任何事故的存在。达到以上条件才能真正实现配网合环转供电。

从以上表1和表2数据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该地区尚未达到10kV配网合环转供电的条件,存在电源不统一、未能及时核相,同时,接地方式也不一致,一些电气设备还存在故障、残缺等问题,这些都将影响配网合环转供电,危及到系统的安全。图1为配网合环的主要

模式:

2 10kV配网合环转供电中的问题

2.1 网架基础弱,结构不合理

10kV配网合环转供电率低下主要源自配网结构与线路布设等问题,部分配网单辐射线路数量超出了规定范围,一些线路联络点较少,甚至没有联络点,同时单辐射线数量也超多等,都成为影响转供电的几大不良

因素。

2.2 转供电点设计不科学

配网系统中转供电点的定位、设置等都关系到配网系统的运行,传统配网系统中通常将转供电点设计于支线,然而分支线路通常较细,截面小,无法承担巨大的转供电负荷的冲击,从而影响转供电率,一些线路将转供电点设计于前端支线,这样就不能照顾到后端负荷,从而使得前端支线暂停运行,无法高效供电,这样就增加了故障停電面积。

2.3 线路过长,供电半径过大

按照科学的规程,一般来说,10kV配网供电线路的长度应该控制在15km,供电半径也不宜太长,线路长度超标也势必会升高线损率或者导致线路尾部电压急剧下降,然而,由于近些年来城区建设速度加快,整个城市的用电需求量在持续上升,用电负荷也对应变大,供电范围正在持续扩展,这无疑对最初的电站造成了极大压力,无论是变电站还是线路平时工作过程中都承受较大的压力和载荷,还可能出现重载、超载等现象,这势必会影响合环转供电。

3 提升配网合环转供电率的方法和对策

3.1 改良网架结构,牢固供电基础

为了提升配网合环转供电率,就要从网架结构入手,通过科学地调节、整顿来提升线路环网率与转供电率,可以通过增设转供电点来使更多的配网线路达到规定的接线标准,科学布设转供电点,使其处于主干线尾部,而且应该根据配网线路载流量来科学设点。

3.2 完善线路参数

配网系统有着相对繁琐、复杂的线路分布,很可能导致潮流计算过程中,相关数据的失准、失真,使得潮流计算值与现实有较大差异,对此就要积极完善配网线路参数,可以创建配网设备台账制度,来确保参数的客观性、准确性。

3.3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化操作

配网合环转供电需要一套先进的制度与规范,在制度规定范围内来规范化执行各项操作,例如:配网改造与线路建设以后需要抓紧时间来进行相位核对,保证相位准确基础上再入网,联络开关位置需要设下特定的核准,同时也要修正相关的基础台账。配网合环操作应该按照特定的制度、规范来执行,操作制度内应该指明合环转供电的操作流程、步骤等,而且实际的转供电开始前也要结合现实条件、配网所处环境等来具体分析操作,当环流超出了一定的限值,就要实施调控。

3.4 设定原则,责任绩效式管理

配网合环转供电工作必须统一遵照特定的原则和规则,为了提高转供电率,应该本着“千方百计转供”的基本思路来加强转供电管理,也就是对于任何一次停电都要及时、迅速地通过合环转供的方式恢复供电,对于不能实行合环操作的部门则要求其必须给出原因。同时也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配合相关人力资源部门、管理机构等形成科学的责任制考核机制,根据合环转供电的工作成效来采取奖惩措施,以此来调动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意识,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合环转供电工作中。

3.5 优化完善基础台账信息管理

10kV配网合环转供电的一大前提就是核相,必须强化核相管理,为各大供电单位提出要求,反复核对、检查自身负责的区域馈线链接处的相位、相序以及相角差等,确保这些数值都能达到合环所需的条件,而且要不断完善配网结构,加大对线路的优化调整与改造力度,不断完善基础台账制度,而且要动态更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整体上完善配网合环转供电管理。

4 结语

合环转供电是配网安全、持续供电的一大保障,为了提高合环转供电率,就必须加强管理,强化合环操作,为配网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配网合环转供电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健,等.复杂配电网简化分析与优化[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 孔庆耀.10kV配电网合环操作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3] 宣科,张富刚,李传虎,等.配电网合环操作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研究[J].供用电,2010,27(1).

(责任编辑:黄银芳)

猜你喜欢

配电系统供电企业优化策略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