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符号学视域下中式家具意境的构建∗

2017-05-04

林产工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符号学中式家具

易 菲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命题之一,它触及了中国艺术和设计的本质特征及审美趣味。在现代话语体系下,从艺术符号学角度探究传统意境的生成,并将其运用于中式家具的审美构建中,对中式家具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启发性的意义。

1 艺术符号学与意境的生成

1.1 艺术符号学的内涵

符号学是研究系统化符号的学说,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符号具有能指和所指的基本特征,“能指”即符号中能被人感知到的物质对象,“所指”则是该物质对象所指代的意义。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将符号学理论与艺术问题结合起来。首先,艺术符号具有抽象的特点。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但这种符号不是某一具体事物,而是对事物的结构关系和形式的认识,“符号即我们能够用以进行抽象的某种方法[1]。”这种抽象不同于数理逻辑的抽象推理,它是对人类普遍情感的高度凝练和强化。其次,艺术符号呈现为“幻象”。艺术符号是艺术家对现实的剪裁与取舍,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是一种“表现性”的形式,具有非现实因素,即虚幻。再次,艺术符号是一种有生命的形式。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常常能感受到生命力的张弛,继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1.2 意境理论的符号学特征

艺术符号学和中国古代的意境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首先,意境理论的基础是先秦“言、象、意”之辩,具有抽象的特点。《周易》提出“立象以尽意”的命题,即以形象来传达情感和意义,“象”专指“卦象”,后引申为形象。卦象以阴爻和阳爻为基础(如图1)衍生出六十四个卦象,再将一切的人事吉凶都纳入六十四卦的全息体系之中。这种卦象实质上就是符号,具有抽象、普遍性的意义。

图1 阴爻和阳爻Fig.1 Yin hexagram and Yang hexagram

其次,魏晋玄学赋予它超越性的特点。王弼阐释意境:“言者所以明象,得意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2]。”寻言、寻象最终目的是为了观“意”,而“意”不是现实层面的具体对象,是心理层面的情感因素,所以对“意”的把握需要审美想象,“忘”即超越,艺术欣赏当超越有限形式,把握形式背后的深意,这种意境创造的过程就是“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3],和符号学中所说的“虚幻”、“幻境”本质上是一致的。再次,意境的核心是“情景交融”,表现为圆融、活泼的生命情调。“意”指主体的心理活动,是一切事物的生命、精神所在。境由心生,当客观对象与审美主体的心灵发生碰撞与共鸣时,艺术的创作才有了源动力,因而意境生成的前提是人的生命和情感。

2 传统家具的符号学诠释

中国传统家具最具代表性的是明式家具,它不仅仅是物质性存在,同时也是符号性存在[4]。家具具有清晰的物质形态,即符号学中的“能指”;另一方面,它含有物质形态之外的内容和意义,即“所指”,因而构成独立的艺术符号系统。

2.1 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以“仁”“礼”为核心,追求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明式家具的每一个部件,既是功能性的,又是审美性的,像牙子、角牙、卡子花、霸王枨等,既有装饰性的作用,又是支撑性部件,体现了儒家“中庸思想”[5]。明式官帽椅或灯挂椅靠背板呈S 型,人落座时呈含胸拔背的姿势,符合正襟危坐的儒家伦理规范。

道家思想以自然为最高旨要。自然的第一层含义是大自然,第二层含义是自然而然。明式家具取材天然,通体光洁不髹漆,突出木材天然的纹理美。在制作过程中,家具各部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体现了木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木材本身的性质和优势。此外,明式家具以线为主要造型单位,曲直有度、方圆并举、虚实相生、刚柔并济,渗透出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

2.2 高度抽象化的形态

家具主要以高度抽象化的符号含蓄地传达特定的意义。首先,中国的传统家具的构成部件以抽象的形态来体现约定俗成的文化心理。如圈椅的设计,上半部分呈圆润的弧线形,下半部分的椅面及椅腿采用了方形的直线造型,暗合传统文化天圆地方思想观念。又如有些椅子的四腿下侧装有横枨,前者低,两侧高,后者更高,称为“步步高赶枨”,寓意“步步高升”。其次,纹样装饰也充满抽象意味,如“卍”字形纹样因其四端向外延伸,寓意绵长不断及万福万寿;卷草纹原型为金银花,因为具有耐寒的特性,越冬而不死,被比作灵魂不灭、轮回永生。

2.3 有机的生命整体

以明式家具为主的传统家具注重整体。它吸收了传统建筑中的榫卯结构,连接时相互咬合,形成高低、长短的均衡之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形成一种富有弹性的柔性生命体,相互受力支撑,其整体产生的力量与均衡之美远大于局部之和。

此外,传统家具通过细节来体现生命的意趣。“束腰”是在家具的面沿下作一圈向内收敛、长度小于面沿和牙条的腰线,如同为家具加上一道腰身,其线条的处理柔韧有韵律,含蓄婉转而又富于变化。在束腰的承托接转作用下,家具肩部外扩膨出,腿足向内收敛或向外翻出,形成内、外翻马蹄足,舒卷自如且线条空灵飘逸,或悠然漫步、或气势奔腾,生气十足。

3 符号学视角下中式家具意境构建方式

新的历史时期下,中式家具的意境构建可以借助艺术符号学的方式,从时代语义、象征符号、审美情感三个方面得以实现。

3.1 时代语义的准确把握

现代中式家具始终根植于传统的中式家具。20世纪以来时代巨变,一方面,科技进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在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利益驱动下,全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在此背景下,坚守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道家的生命哲学就显得尤为可贵。

首先,理解传统文化与审美是中式家具意境建构的前提。如2015年德国红点奖作品“局”休闲椅(见图2),就是在全球化趋势及新技术的引导下对明式官帽椅审美意境的重新演绎。

图2 “局”休闲椅自在工坊Fig.2 Leisure chair of "JU"

该作品以铁为材质,去除繁琐的雕花,保留了曲直相接、虚实相生的传统神韵,对椅子的结构大胆创新,如椅子的腿、底座和靠背采用整体的无缝焊接技术,椅面加入了西方设计中常用的软包元素,提升了传统官帽椅的舒适度,它不是一味地模仿传统,而是在对时代语义的准确把握下,从内在追求传统中式的意味与精神。

3.2 象征符号的精确提炼

中式家具设计中的象征符号比较灵活,它可以是具象的图案,也可以以抽象、哲理的方式表达家具的深层文化含义,如国内原创家具品牌“物本造”,其作品“归一玄关台”以“一”为基本造型(见图3)。

图3 归一玄关台Fig.3 Console table of "Reunification"

“一”是象征性符号,源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6]的哲学命题。道家哲学中的“一”不是数量词,而是“道”本身,特指“道”的统一的特性。“道”是自然万物的原质,它包含着相反相成的两个范畴,如有无、动静、阴阳、虚实等,而在哲学的辩证法中,万事万物正是由对立的力量相互作用而产生并得以发展的,故“圣人抱一为天下式[6]”。“归一玄关台”在色彩上选择黑白,来自《道德经》:“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6]。”“白”意指昭昭,“黑”比喻默默,老子以黑白来比喻事理,为人处世应韬晦自处以蓄积力量。可见,“归一玄关台”简洁中透着哲思,这种象征符号的提炼和运用包含着设计师对人生的了然参悟。

3.3 审美情感的理性表达

中式家具设计的情感表达是在实现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关注使用者普遍的精神需求和情感体验,通过家具的材质、造型、色彩等艺术符号将设计师深思熟虑的情感融入家具,这种情感不是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而是包含了设计师对传统文化多维度的思考和提升,从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理性色彩的审美情感。如弗居堂设计的“高山流水置物架”,直观上看是化繁为简、追求尖端技术的现代风格,深入体会,其以线拟山,以石代水,丝绸化为瀑布,流淌着风雅的东方神韵(见图4)。

图4 “高山流水”置物架Fig.4 Shelf of " Mountain Stream"

大约在公元4世纪左右,山水之情就已经进入中国人的艺术创作领域。儒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自然观使人的情感和自然山水之间产生密切的联系。道家哲理化、审美化的自然观使得山水在中国人眼中具有了理性的力量和怡情的效力。几千年来,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把山水看做与人的情感契合无间的审美对象, 这种高山流水的“林泉之志”跨越千年,在充斥着微尘的现代都市尤其令人欣赏与感动,具有亘古不变的艺术魅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优秀的中式家具始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结构与形式之外传达着意境的美学内涵。而艺术符号学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的特点,它涵盖了意境理论的内在属性和结构,开拓了家具审美意境的空间,对现代中式家具意境的建构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1][美]苏珊·朗格. 情感与形式[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5.

[2][魏]王弼. 王弼集校释(下册)[M]. 北京:中华书局, 1980:609.

[3]宗白华. 艺境[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151.

[4]余继宏,吴智慧. 家具形态的符号学特性分析[J]. 艺术百家,2008(6):232.

[5]邹伟华. 新中式家具生成设计法[J]. 林产工业, 2011, 38(4):44-46.

[6]陈鼓应. 老子注释及评介[M]. 北京:中华书局, 2007:154,178,232.

猜你喜欢

符号学中式家具
匼河“背冰”民俗活动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翻译符号学的三域问题剖析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中式烹饪营养与健康
符号学理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