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戏曲文化资源分布特点与留存状态的探析

2017-05-04徐亦霏

戏剧之家 2017年6期
关键词:多样性多元化

【摘 要】本文从江苏戏曲文化资源整体入手,对其分布特点和留存状态进行统计和总结,从江苏戏曲文化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对其文化资源留存的整体现状和特点作概观性分析,总结出核心辐射和多样性的两个基本分布特点,以及在现代文明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为江苏戏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江苏戏曲文化;核心辐射;多样性;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012-03

戏曲堪称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品,而江苏戏曲文化又以其多样性和地域性著称,享誉国内外。对于江苏戏曲文化资源的运用研究,成果不多,近两年仅可见吴春彦《江苏戏曲文化资源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运用》[1]等文。

研究地方戏曲文化资源的分布特点与留存状态是研究地方戏曲的基础,笔者以苏南、苏北两个片区为基础,对江苏戏曲文化资源进行了统一而细致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江苏戏曲文化分布特点:核心辐射与多样性

我们发现,地方戏曲文化最初都以其平民化的感染力被捧上舞台,而在演變发展的过程中,江苏戏曲的各个剧种的影响力又都以鲜明的核心辐射的形式逐渐扩展,从而成为流行度较高的剧种之一。最鲜明的例子便是昆曲。在明万历以前,还只是流行于吴中的“小集南唱”的清曲的昆曲,自明中叶到清初经历魏良辅、李玉等人的改良后,以优美的唱腔和丰富的剧目,驰骋于曲艺界,并最终戴上“百戏之母”的皇冠。地域的特殊性也促使地域戏曲历史与文化资源的融合,体现在以文化家族为纽带而形成的地域戏曲资源,如江苏宜兴的陈氏家族[2]、常州文化家族及其戏曲创作、戏台遗址的留存上。

江苏地方戏大都以发源地为核心,呈兼并融合之势,故而不可简单地对江苏戏曲的地区分布进行归类。为了更加客观全面的研究,我们把江苏地方戏曲分为苏南、苏北两个片区进行研究:

苏北地区:扬剧、淮剧、淮海戏、通剧、丁丁腔、淮红剧、海门山歌剧等。

苏南地区:昆曲、锡剧、苏剧、丹剧等

(一)单核心辐射剧种

1.苏北地区

(1)丁丁腔是起源于徐州的一种特色地方戏曲,初始阶段,只是民间游艺小戏的一种,后受京剧、江苏梆子等其他戏曲影响,逐步发展成为在当地及周边地区较有影响力的戏剧形式。丁丁腔以徐州为中心,流行于周边苏、鲁、皖一带,经由北方鲁文化地区传播至河南,并影响了豫剧的发展。

(2)淮海戏,在沭阳“拉魂腔”和地方乡音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吸收了徽剧、京剧的经验进一步成熟,主要流行于苏北地区的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一带,是苏北地区的特色剧种。由于苏北处于北方鲁文化和南方吴越文化的交界地带,使得淮海戏显示出向山东和苏南地区扩散的分布特点,是典型的单核心辐射剧种之一。

除去丁丁腔、淮海戏这类单核心辐射剧种外,苏北地区还存在着一部分向外扩散的剧种,如通剧、淮红剧、海门山歌剧等,体现了地方戏曲分布特点的多元化。

2.苏南地区

(1)苏剧,在昆剧的影响下,结合花鼓滩簧和南词逐步形成,在苏南浙北地区影响较为广泛。苏剧起源于苏州,由苏州南下传到上海,成为苏、沪两地主要曲种,备受欢迎。

(2)锡剧,由常州武进、无锡一带的“东乡小调”发展而成,在苏南地区广受欢迎,进而传到上海,目前在苏南和沪上两地兼受欢迎。

(3)丹剧,原本是镇江丹阳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值得一提的是,丹剧分布状态的形成并不是自发的,而是在人为推动下形成的。1958年,丹阳县文化馆把原本的“啷当戏”改名为“丹剧”,并组织剧团改编戏曲曲目,主动赴多地演出,在江苏地区和沪、皖多地获得不错反响。

(二)多核心辐射剧种

1.苏北地区

(1)淮剧,由以“门叹词”为代表的民间曲艺和香火戏发展而来,发展成为江北大戏后,又吸收和借鉴了徽剧等剧种的优点,最终形成江淮戏,也就是淮剧。淮剧以淮安和扬州为两个中心,两地江淮戏相互影响并传播至周边地区,共同留存并影响沪皖多地的戏曲发展。

(2)扬剧,发源于江苏省扬州市,成长于上海,吸收香火戏和花鼓戏发展而来,主要流行于苏中和沪皖一带。

2.苏南地区

昆剧,起源于江苏昆山一带的昆山腔,在苏南和沪地广受追捧。万历年间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等地。清初,在川贵两广地区流行起来。乾隆年间,昆曲被列入雅部,从此在全国范围内繁荣起来。近年来,尽管昆剧衰弱下来,但其影响力依旧深广。

综上,我们发现江苏的地方戏在空间分布和流传上,具有明显的核心辐射特点。“比较是研究的重要手段”[3],我们可以看出单核心辐射的剧种往往后劲不足、影响不够广阔,而多核心成长的剧种,尤其是昆曲,更容易扩散,且覆盖面更深广。

(三)剧种分布的多样性

我们知道,同一个地区可以存在多种不同的剧种[4]。此外,江苏戏曲分布的多样性还表现为:一是同一个剧种在起源成长过程中融合了其他剧种的形式和内容;二是不同剧种间相互借鉴、兼并后和谐共存;三是不同剧种交汇于某一个文化中心并经由此中心传播出去。这三点构成了江苏戏曲多样性的分布现状。

首先,江苏各地方戏都是在吸收和借鉴了其他剧种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如丁丁腔,就是在京剧和江苏梆子的影响下,逐步发展而成的独立剧种;再如苏剧,是在昆剧的影响下,结合花鼓滩簧和南词形成的剧种。经由其他剧种影响的剧种,能够保存地相对更好,这也是因为剧种间的碰撞冲突恰好弥补了剧种的不足,因而一个成熟剧种常具有多剧种的特质。

其次,不同剧种间经由相互借鉴、兼并后逐渐壮大,吸引了更广阔的观众人群。如淮剧,是以“门叹词”为代表的民间曲艺和香火戏发展而来,发展成为江北大戏后,又借鉴徽剧等的优点,最终形成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江北大戏”。

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剧种的壮大往往需要借文化中心之力送上青云。历史上的文化中心——北京、扬州和上海,便对江苏戏曲的广为流传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在苏剧、锡剧、扬剧和昆曲等南移中发挥作用的扬州和上海,还是在淮剧、扬剧和昆曲等北移中功不可没的扬州和北京,都直接地使得江苏戏曲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去劣存优,从而成熟。

二、江苏戏曲文化资源的新变——留存状态的多元化

江苏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朱栋霖等四位委员共同提出一份“关于就保护江苏地方戏曲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的建议”的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立课题调研。建议认为,江苏省作为一个戏曲大省,剧团建设相对完善,然而近年来戏曲市场萎缩,人才流失,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必须加大力度整改挽救戏曲行业。

这一则记录反映了一个现实——江苏戏曲文化资源的留存状态处在一个尴尬境地。然而在近十三年的缓慢发展和转型中,江苏戏曲也有了新的变化。正是这“变”与“不变”,才造就了今天江苏戏曲文化多元的留存状态。

(一)不变的小众化

小众化是当代曲艺界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而造成戏曲演艺和创作的空间越来越逼仄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戏曲的地域和时代局限性突出

传统戏曲的演出模式和特色依然留存于现今的戏曲文化中。尤其在江苏戏曲的演出中,由于各地方言差异较大,古今语音的演变较明显,而剧种唱词又大多保留古方言原貌,导致外地人听不出唱什么,本地人也不能完全听明白的状况,比如“白”唱作“bo(阳平)”,“吃”唱作“qie(入声)”等等。

除了语言的地域、时代性外,剧本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江苏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辖江临海,扼淮控湖,跨越南北,复杂的地理环境丰富了江苏戏曲的多样性,因此,在多元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江苏地方戏曲也拥有复杂的地域性。如吸收了京剧和昆剧特色形成了曲牌体与板腔体结合的音乐体系的扬剧,在剧目上又多选择黄梅戏的经典剧目进行改编演绎。另外直到今天,各大剧种仍以演绎旧时代流传下来的剧目为主,扬剧的经典剧目仍然是《八姐打店》,淮剧也常演《秦香莲》,苏剧还执着于《马浪荡》等,甚至在服饰、妆容、乐器上都以传承为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江苏戏曲的新发展。

2.传统戏曲定位人群的小众化

显而易见,江苏传统戏曲定位人群日渐小众化,而造成这种小众化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四方面:

(1)内容少有创新

除去戏曲本身的难度外,近些年戏曲艺术也少有创新,缺少新的有价值的作品。

(2)公众审美趣味变化

在现代多媒体发达的时代,人们的精神追求也日渐便捷和丰富。比起内容传统、观赏不便的传统戏曲,人们更愿意选择简明易懂、方便舒适的现代媒体带来的富足的文化享受。

(3)演出土壤减少

过去传统地方戏曲是传统佳节或重大节日的庙会、集会的重头戏,而随着传统佳节习俗的现代化,庙会、集会等日渐式微,传统戏曲也随之衰落。

(4)缺少稳定的扶持和推广

江苏有不少专门开设戏曲专业的院校,也有相关的保护政策,但由于保护措施实行不到位、宣传推广后劲不足、观众培养渠道不稳定,受众群不仅小众化,还有消亡的趋势。

3.传统的传播方式少有变化

戏曲和曲艺艺术“口传心授”的传统模式及传播方式,与现代化的传播媒介相矛盾,成了戏曲文化日趋小众化的重要原因。

戏曲的承传演绎是有很大的灵活性的,有些剧目没有准确的曲谱可言,只能通过学习者自身领悟得知。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种潜移默化的传授方式大大降低了戏曲艺术的传播效率。

江苏戏曲本身的传播效率也较低,尤其是推广过于零散和演出模式较为传统。除昆剧外,江苏地方戏的推广平台显得十分“不够格”。在网络上,我们几乎看不到专业的演出视频可供欣赏研究,在其他大众媒体上,也少能看见它们的身影,这也阻碍了江苏戏曲的广泛传播。

(二)焕发生机的新变

江苏戏曲文化资源在现代化都市化文明的冲击下,也逐渐有了转型和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剧目内容和表演形式的改编和创新

科技革新带来的多媒体时代亦给传统戏曲文化的广泛传播带来机遇,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培养更多观众是当下最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政府应考虑如何为江苏戏曲文化争取更好的展示平台,同样,戏曲传承人也应考虑如何对戏曲本身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更符合当代人审美趣味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这其中,不容忽视对戏曲剧目内容的改编和创新。现代戏曲中,改编的尤为出色的当属茅威涛的越剧、吴琼的黄梅戏等,改编后的曲目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而海门山歌剧更是在民俗小调的基础上做了现代化的改革,经典剧目《江海之魂》等都具有鲜明的现代特色,通俗易懂,受众人群广泛。

改编和创新可以从唱词和曲艺形式两方面入手,做到既有美感又有深度,同时闻者皆懂,更加民间化、市井化,更加具有青春活力。如令人瞩目的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就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还有较为出色的时尚锡剧,2005年上演的《江南雨》以更符合现代审美的面貌创造了连演12场的纪录。《江南雨》不仅从剧本、曲艺上做了革新,对服装、妆容也做了修改,可以说是江苏地方戏革新的成功范例。此外,还有歌手范宗沛对苏州评弹《珍珠塔》的改编,融入了西洋乐,使《珍珠塔》摇身一变,成了流行音乐《摆渡人之歌》,广受欢迎。

2.经营发展的灵活化

江苏戏曲在新时代的发展除去扶持外,更需要大胆灵活的理性经营。不管是昆剧,还是其他地方戏,在现代化社会中都无法顺利地保有原来的一席之地。从封建经济到计划经济的转变或许不能给戏曲文化带来多大的打击,但市场经济的到来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却真正给戏曲文化带来了“樊篱”。

然而,困境在慢慢被探索的人走通,剧团的经营者正在谋求转型,除了我们提到的“时尚锡剧”等,经营者们也正加入到市场资源的争取大战中,发展和招收更年轻的人才,在各大平台上推广戏曲,让地方戏演出进学校、进社区,培养了更多更年轻的观众。

3.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

最近几年,政府对戏曲文化的扶持力度日趋加大。2015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强调政府对戏曲文化的保护和扶持要做到全方位、多方面。

江苏省政府和各市区有关部门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了扶持力度,南京博物馆还专门开辟场馆公益上演白局,苏州戏曲博物馆也从公益讲坛和演出、文物展览等各个方面加大了推广力度,更支持各地剧团下乡进社区、进学校进行公益演出,好评如潮。

4.转型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任務紧迫及缺少经验,导致江苏戏曲文化整体在转型中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较为突出的有质量问题和革新尺度问题。

创作者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转型后的戏曲剧目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状况,问题多为忽视艺术性,过分流俗,美感缺失,内容过于通俗狗血,造型雷人等,以致基本观众群流失。

另外,把握好改编的尺度也是必要的。在剧情、在曲艺形式上,乃至在造型上,很多改编的戏曲剧目都显得太“大刀阔斧”,以至于失去该剧种的原始面目,不伦不类。要知道,在对待传统艺术上,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太过大胆,而要维持一个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的平衡美。

参考文献:

[1]吴春彦.江苏戏曲文化资源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6(22).

[2]吴春彦.《亳里陈氏家乘》所收钱谦益、吴伟业佚文考论[J].文献,2016(2).

[3]吴春彦.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气象史实的文化解读[J].求索,2016(5).

[4]薛艺兵、吴艳.江苏传统音乐文化遗产区域分布调查统计[J].艺术百家,2008(3).

作者简介:

徐亦霏(1994-),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多样性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利用网络教学多样性 开展有效教学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机制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