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父亲 我的山

2017-05-04刘延红

阳光 2017年5期
关键词:断桥疗养饺子

刘延红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快八年了,总想写点儿什么纪念父亲,可每当提起笔,眼睛就湿润了,至今也没写成什么,想想我这个作女儿的也不合格。父亲是煤矿新闻工作者,写了一辈子文章,可至今没有一篇是写他的。

我从小生长在辽西的一个煤城,父亲当过矿工报社编辑、阶级教育展览馆解说词编辑、矿区广播站站长、矿宣传部部长,工作就是采访、写稿、写材料,整天跟文字打交道。父亲写新闻报道紧跟形势,时效性极强,写新闻人物时总是能体现时代先进性。父亲性格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做事总是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和人相处总会发现对方的优点,用现在最流行的话说,浑身充满着正能量。

父亲很爱干净整洁,以前家里没有熨斗,父亲就把洗干净的衣服叠的整整齐齐,再放在床上坐一坐、压一压,放在包里,衣服包的四个角都是笔直的,衣服穿在身上就像熨烫过一样。

小时候,我最喜欢周末家里包饺子,不是特爱吃,就是喜欢包饺子时家里和谐的气氛。每一次做好馅儿,母亲都在厨房里烧水、捣蒜、收拾卫生,父亲领着哥哥、弟弟我们四个人包。父亲经常出差参观学习、搞人事外调,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便滔滔不绝的讲起了祖国各地的山水景色、风土人情,听着听着,我们会放下手中包的饺子,看看墙上的中国地图,查找某个城市、某个地区的方位……一会儿就听到母亲在厨房里喊道:“水都烧开了,饺子还没包几个,都快把孩子们领到国外去了。” 我们说着、笑着,赶紧加快了速度。所以我上中学时,特别喜欢学地理,对省会城市地名很感兴趣,这些是源于父亲的启蒙。

1984年,随着父亲工作的调动,我们全家来到了铁法煤城,父亲在某矿任宣传部长,他工作非常认真,实事求是,爱岗敬业,经常回家写稿子。记得是1987年秋,父亲患了颈椎病,经常疼的无法入睡,单位就安排父亲到丹东五龙背疗养一个月,疗养时父亲惦记着单位的事,还不停地给单位的同事写信,安排工作,那种敬业精神,现在看来真值得我们学习。

父亲疗养快回来时给母亲写信,让我和哥哥去接他,母亲知道父亲的用意,是想让我和哥哥见见世面。当时我在中学教政治,就串课请了两天假,见到父亲时,看到他的精神狀态好多了。父亲利用一天时间领着我们去了丹东,坐船游了鸭绿江,来到鸭绿江断桥,父亲告诉我们,鸭绿江断桥是日本殖民统治的遗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炸断,断桥上的成千上万处弹痕遗留至今,成为抗美援朝的见证。父亲对我说:“天地很宽,世界很大,当你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后讲课时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你的课会讲的很生动的。”我明白了,父亲是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是给我和哥哥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呀。

父亲就是这样,时刻教育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时刻教育我们兄妹怎样做人。

父亲很仁慈,从未打骂过我们;父亲很大度,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父亲非常很认亲,亲属们都愿意和他来往。每到春节,我们家是最热闹的,父亲总会召集家乡的亲属们到我家过年,他说:“年轻人离开父母工作在外地,过年回不了家,在一起过个年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于是什么堂叔堂婶、表姐表弟,几大家子人,好几十口子热热闹闹。年前我和母亲最忙碌,一样一样往家里采购,父亲下班时还要点点货,看“山珍海味”买的全不全,还缺少什么。春节那天,长辈们、同辈们、小辈们各组成一桌,吃着、喝着,一起谈论着学习、工作取得的成绩今后的打算。父亲会把每个人的情况都问一遍,然后嘱咐我们工作的、学习的要更加努力。接下来就是表演节目,长辈们唱着戏曲、同辈们唱着流行歌曲、儿子和侄女拿着小提琴用稚嫩的手法演奏着新学的曲子,我们都拿出看家本领,汇成了一台家庭综艺节目,那种欢乐劲儿左邻右舍很是羡慕,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父亲晚年得了脑血栓,每犯一次病,病情就加重一次,但他始终很乐观,也很坚强,每天都会到小区的公园里锻炼,见到熟人总会先打招呼,经常说:我锻炼锻炼就会好起来的。

父亲的书柜里有很多书,他平时很爱看书,得了病后渐渐地不怎么看了,有时我们要拿几本书回自己家看,他会对我们说:“看完了要还给我。”但我们拿到家里就不还了,他也从不追究。

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养育、教育了我们,把他们全部的爱、全部的心血、全部的财产都给了我们,他们是不需要子女偿还的,又有哪位子女能偿还清呢?

父亲的一生,是平凡的、是普通的、是光明坦荡的,他用那一代人的朴实无华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父亲,女儿思念您——

我的父亲,我的山——

猜你喜欢

断桥疗养饺子
机器人叮当要回地球疗养
幸运饺子
饺子
断桥真美
漫话民间故事 白娘子——断桥初相识
森林疗养
梅兰芳演出的《金山寺》《断桥》
包饺子
特勤疗养人员体检路径的构建与实施
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