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像者说

2017-05-04吕海强

大众摄影 2017年5期
关键词:肖像摄影客户

吕海强的人物摄影

这些名人肖像照片不只刻画人物,也包含了媒体和摄影师的双重观察。多年来,摄影师吕海强与一线媒体合作拍摄人物,完成媒体委托任务的同时,他也希望在这些肖像照片中放入难以言说的味道。

吕海强曾经在一线媒体做设计师,后转型为摄影师,在平面媒体影响力最大、投入制作成本最高的那几年,他拍摄了大量人物专题和封面照片。媒体以人物肖像作封面,通过讲述人物故事,体现对社会和时代的观察。拍摄这些肖像照片,需要对人物个体和媒体的角度有更深刻理解,并非掌握“用光”和“瞬间”即可完成的任务。站在旁边看,这些人物肖像包含丰富的时代气息,摄影师参与描摹时代精神,也许并不自知,但他是气氛的一部分。作为职业摄影师,吕海强说自己从合作的媒体获得的不仅是任务,更是共同创作的过程,他也希望在拍摄的人物肖像中注入“难以描述”的感受,体现肖像摄影应用之外的创造性。我们请吕海强谈了谈他用摄影为名人“造像”的经验,以及肖像拍摄的术与道。

——编者

在成为摄影师之前,我在杂志做美术总监。工作中看过很多摄影师的作品,那些好的作品会开启你另一种感受力,冰冷的角落,他如何发觉这种气息?影像为何可以将人带到如此有趣的味道中?我希望自己也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来。

六七年前,我给自己放了半年假,想做点自己想做的事,那当然就是摄影。我和摄影师朋友隋晓龙学习了摄影技术,尝试着从自己熟悉的人物肖像开始拍摄。刚入行时,我的技术还需磨炼,用光不纯熟,环境判断不足,但我在媒体的工作经验帮助了我。我做过图片编辑、美术编辑、艺术总监,控制过一本刊物的视觉调性,知道图片在媒体版式上是怎样使用的。媒体对摄影师要求中,更重要的不是摄影技术的精湛,能把一个杯子刻画得多么精致,而是摄影师对专题风格、情感基调、视觉概念方向的理解和表现。在我摄影上帮助最大的老师储可为说过一句话,“画面先行”。当你无从下手时,就从你最有感觉的位置下手,把你的感受用镜头给解释出来。也许,我不是从摄影师的角度,而是从视觉营造的角度去创建画面的。

冯唐说我善于抓人的“神”,感谢他的认可,但我也觉得人的气质其实很难捕捉。我经常为一些艺术家拍摄,有的时候太熟了,你要想拍一些那种不熟的感觉,那种边缘一些的锐气,是拍不出来的。摄影师都得是敏感的人,但人的“神”是会变的,你不同时期对它的理解也不同。有時候我自己也拍得不满意,只能尽力捕捉到某种程度,但是我希望能感受到更深的地方。

每个人来到我镜头前,我能做到多好,我自己也估计不了。有些人气息不强,我会运用技巧,寻找一些共同的经验,让他们放松一些。有些人会让我很兴奋,拍到让自己期待的东西。比如拍演员黄轩时,他的劲儿我很喜欢,感觉就像来电一样,拍艺术家向京的时候,我有进入某个精神世界的感觉,那种交流非常过瘾。第一次拍冯唐的时候,他很羞涩,身上有一种忧伤的调子。前些天拍李健,他那段时间接受很多媒体采访,我觉得他疲惫的那种感觉特别好,我说那就别撑着,咱们就累着拍,他真的放松下来了,那个状态特别舒服,而且我在拍的时候会确定自己的感觉,也让他知道,那个疲惫的状态更打动人。

所以,每次拍摄都是一次很具体的探索,需要感受和想象,这就是人物摄影。

人物摄影师需要很好的沟通能力,在现场和拍摄对象的交流,又要掌控气氛,又不能太强势,要调动所有的过程,要想方设法让他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进入你想要的状态,但你表面上一定要非常没有痕迹,在这个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表达方式,这对摄影师的情商要求很高。

察言观色也是摄影师必须的功夫。我在拍摄现场,头脑中里有两条系统,一条是语言系统,引导现场的语言交流;还有一条关注我要的点。有些摄影师这两条线是同步的,说到哪儿拍到哪儿,我这两条线是分开走的,我说的话听从我的大脑,手指头听从我内心直觉。或许你聊些与拍摄无关的话题,当他反馈的时候你按下快门,比如有些演员上来就很给状态,我就可能去打破,但又不能否定人家的状态,我也许说造型师你看看头发是不是有问题,他迟疑的那个瞬间我就拍下来了。或许他给你的是一个假的表情,但你分析里面的讯息,回馈给他也同样是假的,但这个假讯息可能奏效。

做这行要知道,是因为客户的拍摄机会,才能不断提升,奠定后面的路。我的客户主要有三类,媒体类、商业类、私人客户。媒体客户是给我丰富体验的类型,他们会有大致的拍摄方案,但不会像商业客户扣得那么细,尽管平媒在衰落,但是媒体带来的拍摄任务、角度和人物,还是会有挑战。商业客户要求得很细,他们会挑选我的作品,告诉我他们想要的具体味道,拍的时候头脑不太累,因为我不能太兴奋,不能搞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私人客户有两种,广告类的片子要的非常明确,也有一些客户找我拍,是相信我的感觉。大部分商业和私人客户是因为合作过的媒体来找我,媒体作品是我创造性发挥最多的地方,是这些杂志给了我这么多创作的可能性。

这几年随着传统媒体下滑,媒体的拍摄任务有所减少,但商业和私人的拍摄任务在增加。2016年,我开始通过微信公众号“一人一张”分享我拍摄名人的经验,向媒体行业之外展示我的作品,也是强迫自己重新审视经验。我和团队重新挑选、处理、学习,沉下来对影像进行思考。从每次拍摄的照片中选一张照片,你会多一层理解。有些人你拍过多次都很好,要选一张,有的人只拍了一次没拍好,也要选一张,都很难选。

教学也开始成为我工作的一部分,我会去大学讲课,有些学生会跟我聊航拍、讲宇宙,还有一些学生对人像的理解与我们大众的审美趣味完全不是一个路数,但很有趣。我发现摄影专业的学生拍得美,修得好,具有商业摄影需要的品质,但在他们的作品中,你很难听到内在的声音,我真正喜欢的学生很多并不是摄影专业的,他们的东西,有一种声音在里面。当然,“学院派”里面也有些学生很特别,有扎实的功力,表达方面也有自己的东西,将来就可能走得比较远。

干这行有了一些经验,我觉得抓人的“神”越来越难。作为一个视觉工作者,我喜欢寇德卡的那种洒脱劲儿,他找到了这个声音,我也喜欢中国书法,从视觉上而不是文本上。我有时候会期待从这些滋养里面找到灵感,说白了是想“抄”,抄是能解决一些面前的东西,但是你会厌倦这个部分,它不是你由心去捕捉的,不能帮助你到达另一个位置。现在我工作室里挂着的某些作品,其实反而是无意中“抓”取的,虽然只是某张面孔或场景,但它们给你的感受,以及你对艺术的想象,会冥冥中鼓舞你。我希望我的工作,不仅是记录人们的面孔,而且能找到让我感动的那个点,像是那些打动过我的影像,可以把内心难以描述的感受放在作品里,那个东西是很牛的,对吧。

猜你喜欢

肖像摄影客户
大自然的肖像
大自然的肖像
地毯肖像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23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