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景这边独好

2017-05-04

大众摄影 2017年5期
关键词:风光艺术创作境界

拍摄赋予风景意义,在每个人眼中,同样的风景或许就会是完全不同的“风光”。透过作品,可见拍摄工具、创作方式、对风景的审美和观看日趋多样,每位摄影师都在探寻自己的摄影表现形式,开拓自己的题材和风格。

摄影的多重功用

如同文字,可以写成平淡呆板的说明书、 “流水账”,也可以幻化出情感凝练的诗歌、引人入胜的小说,或者还可以成就令人赏心悦目的书法。摄影当然也有许多功用,影像留存、宣传广告都是其一,艺术创作则又是另一重要方面。对于每一处好风光而言,借助摄影宣传推介、拉动人气、发展经济自然必不可少,但如果仅是自然风貌的机械记录,而缺少触及人心的境界呈现,就算是能令人感观愉悦的“糖水片”,面对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需求,恐仍将缺少持续的后劲。当今的游客,已经越来越不仅满足于养眼,而更趋于寻求养心之境,因此,摄影人也需从以往用眼观看,更多地转向用心去观看。近年来风光摄影屡屡受到批判甚至“清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摄影人太多地注重形式美而忽略了作品的内涵。虽然也没少起早贪黑、奔波劳碌,各种奇瑰天象也几乎都纳入镜中,但作品却反而越来越少有新意甚至千篇一律。可喜的是,从历届“中国好风光”的入选作品来看,越来越多摄影人正通过不懈努力和明悟而调整自我创作方向的转化已日趋鲜明。

情与景、意与象的融合

为什么这些入选作品能够更吸引我们、打动我们?大抵是因为画面中更独到的眼界、更深邃的意境、更真挚的情感、更独特的风格等内涵引发了观者更深入地欣赏、思考和共鸣。艺术作品的主要特征就是要具有超凡的境界,要有情与景的交融和深刻的内涵。而摄影作为艺术创作的门类之一,同样要能使人们通过作品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从画面形象中产生触动、引发思考、感受力量、提升境界。而表达情感、思索的个人追求与表现风景样貌的客观映像之间并不矛盾,实质上是互相依托、相辅相成的,景是情的载体,情是景的延伸。无论是磅礴大气的广阔场面还是微观细腻的局部特写,作品都应成为创作者内心的映照和传达。因此,只有结合自身的思考和感触,在自然具象中发掘提炼意象,从再现到表现,最终走向创作者心象的表达,方是风景摄影保持创作活力与不断開拓前景的常青之路。

猜你喜欢

风光艺术创作境界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风光新580
风光如画
风光ix5:当轿跑邂逅SUV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各国首都风光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