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念乡

2017-04-27赵一曼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田地麦子姑娘

赵一曼

麦香绿浪,远方之远,念在心上。

老家地处中部平原,那儿很多时候都风沙漫天。夏日干燥,心神躁动;冬日冷雪,身心冰冻。但是留在我记忆中的定格画面却是那样充满生气,那些生于田地的,那些长于乡野的,可爱的生命。

北方大多种玉米和小麦。七八月秋里,人们趁天气柔和的时间,陆陆续续将小麦种子播在田里。麦子在朴素香气弥漫的黄土地中睡着,等来那场欣喜的秋雨。雨水细细沁透土地,麦子也享受着这样的呵护,长出新嫩的小麦苗。开始只有小指头那么长,齐齐地排在田里,那样让人欢喜,后来开始缓慢地长,个把月的变化也不甚明显,因为冬已来到。

寒冬里的一切都像是电影的慢动作,不光是作物,人们也是因为麦子长得慢,不需要多繁琐的处理,大多都出去找活做了。他们穿着妻子做的厚实的冬衣,背着鼓囊囊的包,男人三五成群地搭上去县里的车,去向那些辛苦却幸福的地方,等待忙过一冬,等待归来一日。

而女人们待在家里,以鸡鸣为时,一大早就拾掇好自己,开始准备早饭。天色再清淡些的时候,叫醒家中的孩子。北方的天气总是这样冷漠的,而小孩厚墩墩的样子,憨得让人又怜又爱。女人为孩子烧好热水兑着凉水一起在臉盆里,将毛巾浸湿揉搓着孩子的脸,不一会儿小孩的脸颊就开始红润。女人们骑着自行车去送孩子上学,街上这才有了些人气,只不过冬天还是那样沉寂。

日子平淡,无非就在家做些活,无非就是围着火炉忘记苍白,那苍白就真的在平淡中忘记了自己……

忘了何时,屋檐上的冰棱化成了水,滴落在地,串成一支支曲;忘了何时,院里的枣树抽着浅绿娇小的幼芽,绘出一幅精致的画。

暖和些了,一切都在蠢蠢欲动,想着从迟钝中挣扎出来,而长在田中的麦子姑娘是最急切的那个。在早春第一声绿色的雷霆后,那甜蜜的雨水滋润着广袤土地,麦子姑娘很争气,在尝了甘甜温暖的细雨和柔柔的阳光后,长得极快,一个月就蹿得老高。时有轻风拂过,麦子姑娘就在田地里跳起、欢笑,身姿妩媚。

时光东升西落,人们早出晚归,天气渐渐燥热。知了在树林上空闹,地里的麦子结了小穗儿,慢慢地长全了麦穗,人们的喜悦不胜言表。日光越照越足,青绿色的麦子一点点地变了颜色,青涩的麦子姑娘等待着丰收。

那时,出门打工的男人都陆续回乡,一家几口人全都扛着镰刀到麦地里去,五月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几日不过,田地里就变成一片长着断秆的被热浪烧焦的大地。

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北方的景色周而复始而总是那么充实可人,无论是怎样的景,无论是怎样的朴素的人心。

北方以北,候鸟归回,远方之远,不曾倦累。

(指导教师:梁娟/编辑:李跃)

评点:张引

心系故乡,想念故乡,在作者的记忆中永远无法抹掉的是扎根在故乡土壤里的生命,它是田地里或生长或蛰伏的麦子,它是村庄里或迁徙或留守的乡亲。文章的构思非常有特色,描绘了故乡一年四季的生命画卷,却并非是依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展开,而是以小麦的生长为脉络:秋天播种,冬天蛰伏,春天萌芽,夏天收获,这是一条清晰的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而与之相依相存的,就是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看留守的女人们如何操持生活,看外出务工的男人们如何去了又回,他们生活的足迹无不和自然不谋而合。

猜你喜欢

田地麦子姑娘
麦子熟了
麦子比人高 不是开玩笑
麦子的回忆
安其的田地
泥姑娘
胖姑娘看过来
采山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