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泄泻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2017-04-27莫清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雷火脾胃穴位

莫清梅

(广西梧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0)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泄泻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莫清梅

(广西梧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0)

目的 探讨脾胃虚弱型泄泻患者采取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和护理。方法 选择我科的脾胃虚弱型泄泻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治疗,均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泄泻、乏力及大便异常等症状明显更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胃虚弱型泄泻患者采取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治疗,同时做好临床护理,可以明显改善疗效及相关症状,值得借鉴。

脾胃虚弱型泄泻;中药穴位贴敷;雷火灸;护理

泄泻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脾失健运,大肠传导失司,湿盛内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等为主症一种脾胃肠病症。本病诱发病因较多,比如肝气乘脾证、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湿热中阻证等,其中脾胃虚弱证最为常见。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泄泻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我科实施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入选对象60例,全部为我科住院的脾胃虚弱型泄泻患者,纳入时间2013年3月~2016年3月。纳入研究对象均确诊符合脾胃虚弱型泄泻诊断标准[1],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2.7±3.8岁(18~64岁);病程3.8±1.2年(1~6年)。研究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42.5±3.6岁(18~62岁);病程3.6±1.3年(1~7年)。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其中参苓白术散每天3次,每次6 g,饭前温水冲服,连续治疗3周为1疗程。研究组采取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治疗:①中药穴位贴敷:以黄芪20 g、香附10 g、桂枝10 g、白芍12 g、白术12 g、木香10 g、干姜10 g等为方药,研磨为细粉末,加入黄酒搅拌为糊状,制作成大小为1.5厘米丸子,置于穴位贴上后压平,贴敷于中脘、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时间2~4小时,并对贴敷处皮肤进行观察,避免药物过敏等局部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周为1疗程。②雷火灸:在恒温雷火灸盒放入点燃雷火灸,然后置于患者中脘、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用大浴巾围住盒底部,再用一条盖住顶部,并固定好盒子,实施大面积恒温灸,以患者皮肤有温热舒适但不灼痛为宜,半小时后取下,每天1次,连续治疗3周为1疗程。

1.2.2 护理

①健康教育及饮食干预:饮食不节与温寒饥饱失常属于常见病因,为此必须做好健康教育,尤其是饮食习惯做好指导、告知他们发病原因、注意事项、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使得他们有更好的认识,从而提高治疗信心。饮食干预期间,建议以质软、清淡、易消化为主,宜少量多餐、细嚼慢咽为原则,禁忌生冷油腻、辛辣鱼腥、肥甘厚味等食物,同时忌烟酒、浓茶、咖啡。以健脾和胃为主,可进食鱼类、鸡肉、猪肚、党参、山药、红枣、茯苓等②心理疏导:本病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必然也会影响其工作与休息,为此会有焦虑、烦躁等情绪,加上怀疑治疗措施等,会有害怕与紧张等,为此必须做好心理疏导。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身心需求,尽量满足,发现异常情绪要及时疏导,告知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促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③运动锻炼:叮嘱患者多休息,但也要适当做运动,比如慢跑、太极拳、气功及散步等,增强抵抗力,避免复发。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泄泻、乏力、大便异常等症状情况,并对比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2]

本研究疗效标准参考如下: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为痊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为显效;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为有效;治疗后症状无任何改善或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

1.5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x2)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n(%)]

2.2 治疗前后泄泻、乏力、大便异常等症状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泄泻、乏力及大便异常等症状明显更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泄泻、乏力及大便异常等症状比较 [n(%)]

3 讨 论

中药穴位贴敷属于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我院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泄泻症状采取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治疗,取得了不错效果。针对60例脾胃虚弱型泄泻进行对照,对照组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则采取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临床效果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穴位贴敷以药物刺激穴位,并达到局部通透的作用,进而激发经气与疏通经脉,使得气血运行,并调整人体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的目标。雷火灸有着药力峻、渗透力强、火力猛及灸疗面广等优势,以强大火热力与红外辐射力,在灸疗区域形成高浓药区,经热力作用渗透组织深部,达到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温通经络、祛风散寒及活血止痛等效果[3]。不过,为了提高疗效,还需要积极做好临床护理干预,促使患者以良好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改善预后。综上,脾胃虚弱型泄泻患者采取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治疗,同时做好临床护理,可以明显改善疗效及相关症状,值得借鉴。

[1] 赵桂芝,罗 静,倪 璐,等.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寒湿困脾证泄泻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15(z2):272-272.

[2] 梁伟燕,张丽君.健脾和胃灸法治疗泄泻(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干预[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03(7):182-182. [3] 易兰英.中药贴脐疗法治疗慢性泄泻脾胃虚弱型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9):79-80.

本文编辑:李 豆

R245.8

B

ISSN.2095-8242.2017.05.882.02

猜你喜欢

雷火脾胃穴位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脾胃不和的人,夏季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夏季穴位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