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2017-04-27贾国强郭志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雷公藤蛋白尿肌酐

李 飞,贾国强,郭志玲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河南 洛阳 471003)

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李 飞,贾国强,郭志玲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河南 洛阳 471003)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20例,其中有5例患者合并肾功能损害,给予雷公藤多甙片及RAAS系统阻断剂治疗,随访1年,观察6个月及1年后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有15例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少,血浆白蛋白水平升高达临床缓解,5例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变化不明显,有2例出现肝酶学指标升高,给予护肝治疗后继续纳入随访研究;1年后,17例患者达临床缓解,血浆白蛋白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维持稳定,2例患者血肌酐水平进展步入肾脏替代治疗。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甙片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水平,但远期延缓肾功能进展上无明显意义。

雷公藤多甙片;糖尿病肾病。

随着糖尿病发生率的升高,糖尿病肾病已作为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1]。其中蛋白尿作为糖尿病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同时也是糖尿病肾病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标志。其蛋白尿的控制严重影响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程度,大量蛋白尿会加重肾单位丢失,加速肾功能进展,减少蛋白尿在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中尤为重要[1]。雷公藤作为一种中药成分的免疫抑制剂,目前已广泛用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及免疫相关性肾炎的治疗,疗效确切[2]。糖尿病肾病具体发病机制不清楚,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炎症反应参与其发生进展,本研究旨在观察雷公藤多甙在糖尿病肾病上的疗效及远期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肾脏内科住院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33~65岁,平均(52.5±8.2)岁。

1.2 糖尿病肾病纳入标准

所有纳入患者均为糖尿病肾病IV期,即临床糖尿病肾病期,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3.5g,其中5例患者达糖尿病肾病V期,血肌酐<265 umol/l。血糖控制稳定,糖化血红蛋白≤7.5%,使用常规剂量ACEI或ARB药物治疗。所有糖尿病肾病诊断根据糖尿病的病史、尿微量白蛋白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来诊断,其中有8例患者行肾穿刺活检术确诊。

1.3 治疗方法

所有纳入患者在积极控制血糖,辅以降脂、活血,适量运动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均使用常规剂量ACEI或ARB药物治疗,并加用雷公藤多甙片(10 mg/片),一次2片,一天3次,疗程为1年。2周内复查肝功能及血常规,如出现丙氨酸转氨酶(ALT)或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超过正常值2.5倍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5×109/L停用雷公藤多甙片。

1.4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雷公藤多甙片治疗3个月、6个月及1年后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肝酶学、血常规及肾功能。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纳入患者数据分析以缓解、无效来评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少在治疗前基础值20%以上为缓解,血浆白蛋白水平升高在治疗前基础值30%以上为缓解,反之则无效。

2 结 果

2.1 所有纳入患者治疗前、6个月及1年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比较

治疗6个月时纳入患者中有15例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少,血浆白蛋白水平升高,达到临床缓解,5例患者(均为血肌酐高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变化不明显,有2例出现肝酶学指标升高,给予护肝治疗后继续纳入随访研究;1年后17例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维持稳定达临床缓解。

2.2 所有纳入患者肾功能(血肌酐)比较

治疗6个月纳入患者有6例血肌酐升高(超出正常值),其中5例患者由于治疗前血肌酐高。治疗1年后纳入患者8例血肌酐升高,有2例步入肾脏替代治疗。

2.3 所有纳入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3个月时有2例出现肝酶学指标升高,给予护肝治疗后继续纳入随访研究。见表1。

表1 治疗6个月及1年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 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具体不详,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过往研究认为糖尿病肾病是一种非炎症反应的过程,因此治疗上未加用免疫抑制剂,而在美国哈佛大学眼科研究所检测出2型糖尿病尸体视网膜上有C5b9补体的沉积,基于上述发现,我们尝试用小剂量的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A(25 mg bid)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也证实糖尿病眼底病变是一种血管炎,同样也包括糖尿病所涉及得其他微血管病变,均与自身免疫病变有关[3]

在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中加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水平,延缓肾功能进展,而雷公藤多甙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抗感染及多种免疫抑制作用,同时对足细胞损伤也有治疗作用,1977年首次报道其对于肾小球肾炎具有消减蛋白尿的作用[2]。本研究就基于以上,来观察雷公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及远期肾功能的影响。通过在一年内的随访中,在6个月~1年左右发现蛋白尿较治疗前缓解,仅有2例步入肾脏替代治疗,皆为治疗前血肌酐值高的患者,而对于雷公藤其副作用,在定期监测及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均未出现严重副作用而退出,因此雷公藤相对是一种比较安全使用的免疫抑制剂。

因此通过本研究的观察发现雷公藤在糖尿病肾病减轻蛋白尿上有一定疗效,但在长期改善肾功能预后上无明显差异。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少,研究观察中也存在偏倚,因此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1] D.deZeeuw,G.Remuzzi,H.-H.Parving et al.“Proteinuria,a target for renopro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lessons from RENAAL” Kidney International,vol.65,no. 6,pp.2309–2320,2004.

[2] 黎磊石,刘志红.雷公藤在肾脏病领域应用的前景.肾脏病与移植透析杂志,1997,6(3):203-204.

[3] Assan R,Blanchet F,Feutren G ,et al. Normal renal function 8 to 13 years after Cyclosporin A therapy in 285 diabetic patients[ J] .Diab Metab Res Rev,2002,18( 6):464-472

本文编辑:王雨辰

R259

B

ISSN.2095-8242.2017.02.1145.02

猜你喜欢

雷公藤蛋白尿肌酐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tablet (雷公藤多苷片) for lupus nep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雷公藤红素通过ROS/JNK途径诱导Saos-2细胞发生caspase依赖的凋亡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