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6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7-04-2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类抗生素头孢菌素报告

支 媛

(胜利石油管理局滨南社区滨南医院药剂科,山东 滨州 256600)

106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支 媛

(胜利石油管理局滨南社区滨南医院药剂科,山东 滨州 256600)

目的 结合106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科学、合理、安全的临床用药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进行报告分析,结合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结果 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容易引起皮肤炎、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类型的疾病6例,其中以皮肤炎症的发生率更高。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合并用药方式以及患者年龄是影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静脉滴注给药、应用头孢曲松钠药物、二联用药以及≤10岁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更高。结论 针对常见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结合影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科学、合理用药,加强对不良反应的预防,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头孢菌素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药物,该类药物在抗菌、消炎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对于多种敏感菌所引起的疾病当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因此在临床上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长期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过程中,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药物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身体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这就需要保证科学、合理的用药,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进行报告分析,根据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理特点,结合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科学、合理的临床用药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将2014年7月~2016年6月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报告给我市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中心,通过对以上资料数据的录入、管理和统计,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对其中的106例报告进行分析。在106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55例,最高龄78岁,最低龄1个月,平均年龄(39.2±3.7)岁;给药途径:静脉滴注75例,口服9例,静脉注射16例以及肌肉注射6例。

1.2 分析方法

收集106例患者的资料,了解其用药方法、药用剂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了解其累及的器官和系统,并对不良反应所涉及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统计。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x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

皮疹、荨麻疹、皮炎、皮肤瘙痒等皮肤炎64例,占比60.37%;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10例,占比9.43%;心悸、潮红、静脉炎等循环系统疾病13.21%例,占比8.49%;过敏性反应、畏寒以及寒战等全身性损害11例,占比10.38%;头晕麻痹等神经系统疾病7例,占比6.60%;呼吸困难、气促等呼吸系统疾病8例,占比7.54%;局部损害、过敏性紫癜、淋巴结肿大等其他类型疾病6例,占比占比5.66%,部分患者合并有多种不良反应。

2.2 影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

分析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合并用药方式以及患者年龄对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中静脉滴注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给药途径;不同类型的药物当中,头孢曲松钠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而头孢替安其次,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药物;在24例合并用药患者当中,其中二联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三联用药,在二联用药当中,合并中成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10岁、21~30岁以及31~40岁年龄阶段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更高,其中以≤10岁这一年龄阶段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于表1。另外,应用第一代、第二代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P>0.05),而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

表1 影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分析(n,%)

3 讨 论

头孢菌素是一种抗菌作用很强的抗生素,其属于β-内酰胺抗生素,其对于青霉素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对于化脓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肺炎杆菌、流感杆菌等病菌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在多种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血液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产生着负面的影响,需要得到妥善和处理和解决。针对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的不良反应后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3]。根据本组106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显示,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后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多为过敏反应,其中以皮疹、荨麻疹、皮炎、皮肤瘙痒等皮肤炎症最为常见,需要重点加以预防。

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合并用药方式以及患者年龄是影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以此为参考,合理用药。①给药途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多采用静脉滴注给药,由于药物直接注入血管,导致血药浓度偏高,容易对患者机体形成刺激,同时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相对而言口服和肌肉注射给药的安全性相对高于静脉给药,这就需要在临床上合理、慎重的进行选择[4]。②药品种类:减少头孢曲松钠、头孢替安的使用,应用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予以代替。③合并用药:选用三联用药方式,选择正确的合并应用药物,尽可能减少中成药的使用。④年龄:着重加强儿童的用药管理,保证其临床用药安全[5]。

综上所述,针对合影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1] 崔冬梅,牛 娜.402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2):61-63

[2] 陈春枚,朱金平.费燕.106例抗菌药物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8):116-119.

[3] 徐殿坤.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健康之路,2016(3):285-286.

[4] 索 娟,陈铭智,陈军.297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今日药学,2014(6):447-449.

[5] 戴洁红,张敏.350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医药前沿,2015,5(12):51-52.

本文编辑:王雨辰

R978.1

B

ISSN.2095-8242.2017.02.1134.02

猜你喜欢

类抗生素头孢菌素报告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报告
报告
报告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邵阳地区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KPN菌AAC基因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