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应用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17-04-27蒙桂鸾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病毒性例数我院

蒙桂鸾

(贵州医科大学弟三附属医院急诊科,贵州 黔南 558000)

心理护理应用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蒙桂鸾

(贵州医科大学弟三附属医院急诊科,贵州 黔南 55800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应用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6例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3)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n=23)给予心理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3%明显比对照组的78.26%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65%明显比对照组的82.61%高(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心理护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院前急救护理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包含鼻、咽、喉的感染,在临床上一般统一称之为上感。该病绝大部分是因为病毒侵犯鼻腔、喉部、咽部以及扁桃体所导致的,这些病毒包括腺病毒、冠状病毒、肠道病毒以及鼻病毒等[1]。为了研究心理护理应用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笔者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6例展开研究,将其分为2组,分别选择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和心理护理两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6例,对这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对照组23例患者,男13例,女10例;年龄为32~64岁,平均年龄为(46.2±7.6)岁;该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23例患者,男14例,女9例;年龄为30~62岁,平均年龄为(45.3±7.2)岁;该组实施心理护理措施。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没有发现明显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包括病情询问、对症进行护理等等常规院前急救模式。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接到患者及其家属的急救电话后,要及时询问患者的病情、电话、地址等重要的信息,要与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保持通话,向其讲解救护车正在赶往目的地,尽量避免患者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有惊慌失措、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出现。在通话时安抚患者的情绪,询问患者病情并实施简单急救处理指导,例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应该知道患者要保持口腔、鼻腔的通畅,防止窒息、误吸等症状发生。医护人员赶到急救目的地后,要以专业娴熟的技巧为患者做初步的急救处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便对患者起心理安抚、稳定其情绪的作用。在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时,要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得到相应心理安慰,使得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疗效判定标准为:显效:患者的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咳嗽、浑身酸痛、声音嘶哑等症状全部消失;有效:患者的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咳嗽、浑身酸痛、声音嘶哑等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体征和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发生恶化。(2)以问卷模式展开调查,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指标有“不满意”、“一般”和“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计数资料表示用[例数/百分比,(n/%)],计量资料表示用“±s”,两组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时(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对

观察组总有效率91.3%明显比对照组的78.26%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

对照两组的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比对 [n(%)]

3 讨 论

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对病情缓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保障院前急救的有效性,应该要把基础性的护理工作做好,强化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2]。在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为患者提供悉心的开导和照顾,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的心理,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1.3%明显比对照组的78.26%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65%明显比对照组的82.61%高(P<0.05)。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应用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 王永华.心理护理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07(15):137-138.

[2] 郭洪霞.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4(03):228-229.

本文编辑:吴玲丽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02.1088.02

猜你喜欢

病毒性例数我院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更正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