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行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

2017-04-2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甲乙桡动脉乙组

冯 楠

(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行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

冯 楠

(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目的 探讨和分析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行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4年9年~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1例患者。甲组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乙组患者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穿刺时间、造影剂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8.04%,乙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96.08%,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0.343,P=0.558)。甲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5.48±3.27)min,乙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4.74±4.61)min,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24.335,P=0.000)。甲组患者的穿刺时间为(5.18±1.37)min,乙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0.57±1.96)min,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16.097,P=0.000)。甲组患者的造影剂量为(140.34±19.64)mL,乙组患者的造影剂量为(168.62±24.19)min,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6.482,P=0.000)。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6.331,P=0.002)。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确切,手术和穿刺时间比较短,且造影剂使用量比较少,还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桡动脉;股动脉;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在临床上,冠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多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1]。以往临床上主要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但所需时间较长,治疗效果不是特别令人满意,而现如今主要是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行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2]。为了探讨和分析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行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4年9年~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现总结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4年9年~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1例患者。甲组患者男性为27例,女性为24例;年龄在52~76岁之间,平均为(63.57±2.17)岁;病程在1~11年之间,平均为(4.85±2.18)年。乙组患者男性为23例,女性为28例;年龄在51~76岁之间,平均为(63.31±2.25)岁;病程在2~11年之间,平均为(5.23±2.21)年。甲乙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差异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能比较。

1.2 方法

甲组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做Allen试验,手术选择血供短时间恢复的一侧,取平卧位,穿刺点为桡动脉最强搏动处,局麻,穿刺成功后置入桡动脉鞘管,并缓慢注射2500U的肝素,当远端肢体出现麻木和发热时,做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结束后拔除动脉鞘管,通过血管压迫器来压迫穿刺点15~25min,术后10h左右完全减压。乙组患者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取平卧位,穿刺点选择右股横纹下2cm左右处,局麻。穿刺成功后置入股动脉鞘管,做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结束后拔除动脉鞘管,通过手指来压迫穿刺点,逐渐释放压力。术后制动术侧21h左右,逐渐减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例数、手术时间、穿刺时间、造影剂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局部感染、肢体水肿、假性动脉瘤)。

1.4 统计学分析

由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本组数据,行t以及x2检验,倘若P<0.05,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甲乙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对比

在甲组的51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8.04%;在乙组的51例患者中,有49例患者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6.08%;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0.343,P=0.558)。

2.2 甲乙两组患者临床情况的对比

如表1所示,甲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少于乙组患者,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24.335,P=0.000)。甲组患者的穿刺时间少于乙组患者,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16.097,P=0.000)。甲组患者的造影剂量少于乙组患者,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6.482,P=0.000)。

表1 甲乙两组患者临床情况的对比(±s)

表1 甲乙两组患者临床情况的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穿刺时间(min) 造影剂量(mL)甲组 51 35.48±3.27 5.18±1.37 140.34±19.64乙组 51 54.74±4.61 10.57±1.96 168.62±24.19 t -24.335 16.097 6.482 P -0.000 0.000 0.000

2.3 甲乙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

如表2所示,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乙组患

者,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6.331,P=0.002)。

表2 甲乙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 [n(%)]

3 讨 论

在临床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治疗冠心病比较常见的方法,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但穿刺途径不同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的影响[3]。临床上常用的经股动脉进行穿刺,操作简单,绝大多数的医生都能熟练掌握,但不良发生的风险很高,给患者造成比较大的痛苦,且患者在术后需下肢制动卧床超过24 h,患者大都会出现多种不适感,特别是老年患者的体质弱以及心功能不全,对患者病情恢复和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发生[4]。经桡动脉穿刺避免了股动脉的各种弊端,被广大医护人员所接受,是一种理想的介入方法[5-6]。

综上所述,经桡动脉途径行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确切,手术和穿刺时间比较短,且造影剂使用量比较少,还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1] 梁建军.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38(15):15-16.

[2] 尤 威,叶 飞,陈绍良,等.经不同途径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效果[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9):736-739.

[3] 马金生.经桡、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258-1260.

[4] 吕永成.高危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及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的疗效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1):123-125.

[5] 卢思稼,韦 伟,马建林,等.经股动脉途径和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的临床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 28(9):2523-2524,2525.

[6] 田 超.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16,37(21):71-71.

本文编辑:王雨辰

R541.4

B

ISSN.2095-8242.2017.02.1058.02

猜你喜欢

甲乙桡动脉乙组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减肥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经桡动脉实施冠心病介入诊疗发生经桡动脉痉挛的临床分析
有趣的“换钱”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