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甲状腺素在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2017-04-27王海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睾酮激素卵巢

王海龙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中医医院,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促甲状腺素在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王海龙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中医医院,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素在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期间为2014年9月~2016年9月,研究对象是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对患者的促甲状腺素,LH(黄体生成激素)、FSH(促卵泡生长激素)、LH/FSH、睾酮和胰岛素水平以及血脂变化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促甲状腺素LH、FSH、LH/FSH、睾酮和胰岛素水平以及血脂变化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促甲状腺素,LH、FSH、LH/FSH、睾酮和胰岛素水平以及血脂变化水平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甲状腺素在临床上可作为研究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出现血脂代谢紊乱的重要指标,对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促甲状腺素指标进行检测,可有效的预防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促甲状腺素;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效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女性较为常见的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育龄期女性该病的患病率大约为5~10% 。使得患者的内分泌失调是指LH水平不断的上升,高雄激素血症和LH/FSH水平不断增高,出现代偿性的高胰岛素血症或者胰岛素抵抗等。本文就促甲状腺素在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期间为2014年9月~2016年9月,研究对象是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年龄范围25~36岁,平均(28.9±5.2)岁;观察组年龄范围24~34岁,平均(28.6±4.5)岁,平均病程(2.9±0.6)个月。查阅相关临床资料,对6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无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展开一系列的对比。

1.2 检测方法

在清晨采集两组的空腹肘静脉血3 mL,采用离心机对全血标本进行分离(上层血清,下层血浆),设置转速为4000 r/min,采用全自动生化仪(西门子全自动生化仪6V10W)对两组的的促甲状腺素LH、FSH、LH/FSH、睾酮和胰岛素水平以及血脂变化水平进行检测,待检测结果检测出,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3-4]。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LH、FSH、LH/FSH、睾酮和胰岛素水平进行对比。

对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水平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下肢闭链等速肌力训练可降低小腿三头肌的痉挛,促进足内翻及足下垂的恢复,加大患足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训练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所研究的观察指标开展有效的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两组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LH、FSH、LH/FSH、睾酮,胰岛素水平和血脂变化水平)采用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间分析的观察指标数据

差异明显,即(P<0.05)。

2 结 果

2.1 两组LH、FSH、LH/FSH、睾酮和胰岛素水平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LH、FSH、LH/FSH、睾酮和胰岛素水平(±s)

表1 两组患者的LH、FSH、LH/FSH、睾酮和胰岛素水平(±s)

组别 n LH(U/L) FSH(U/L) LH/FSH 睾酮(nmol/L) 胰岛素(m IU/L)观察组 30 4.96±5.42 4.78±2.32 1.09±0.35 1.76±0.36 10.2±5.78对照组 30 5.87±1.23 4.98±2.67 1.16±0.18 1.19±0.14 12.47±6.89

注:对照组患者的LH、FSH、LH/FSH、睾酮和胰岛素水平差于观察组,P<0.05

2.2 两组血脂变化水平进行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水平(±s)

表2 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水平(±s)

注:对照组患者的血脂变化水平差于观察组,P<0.05

时间 n 甘油三脂(mmol/L) 总胆固醇(mmol/L) 低密低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观察组 30 2.6±1.3 7.4±1.1 3.3±1.2 1.7±0.7对照组 30 1.4±0.6 4.9±1.2 2.0±1.5 2.1±0.8 T -- 3.1882 8.4115 3.7267 2.0110 P --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 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主要是因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患者正常排卵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正常的受孕。临床上对该病的发病机制未作出较为详细的解释,但是,有关研究表明[1],促甲状腺激素对该病患者发生脂代谢紊乱具有一定的影响。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2],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和血脂紊乱等,促甲状腺激素是一种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在人体的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发育、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用于人体的靶器官,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出现不同程度地降低,若患者的促甲状腺素正常,临床上未见甲功减退表现,促甲状腺激素在指导治疗该项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结合上述研究,促甲状腺素在临床上可作为研究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出现血脂代谢紊乱的重要指标,对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促甲状腺素指标进行检测,可有效的预防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临床上值得采纳。

[1] 尤 丽,朱秀丽,刘 赛,等.促甲状腺素在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

[2] 孙 芳,徐 侠,周传礼,等.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

本文编辑:吴玲丽

R711.75

B

ISSN.2095-8242.2017.02.1023.02

猜你喜欢

睾酮激素卵巢
浅谈睾酮逃逸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保养卵巢吃这些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如果卵巢、子宫可以说话,会说什么
运动员低血睾酮与营养补充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