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性别老年髋部骨折愈合期骨代谢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比较

2017-04-27龚福科张永庆杜朝文熊祖斌朱洪章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6期

龚福科 张永庆 杜朝文 熊祖斌 朱洪章 肖松

[摘要] 目的 探讨骨代谢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对老年髋部骨折愈合期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0例,分别于老年患者骨折初期、愈合期第1周、愈合期第2周、愈合期第3周、愈合期第4周、愈合期第7周检测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与骨钙素片段中断(N-MID)水平变化情况,分析其对老年髋部骨折愈合的影响。 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骨代谢标志物β-CTX水平呈升高趋势,但男性患者升高低于女性,且第7周时有所下降。N-MID水平则在第7周时明显升高,男性患者第1周时下降,第2周开始逐渐升高,女性患者第1周时升高,第2周则下降,然后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期骨代谢标志物指标具有各自不同的变化特点。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愈合期;骨代谢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6-002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ynamic changes of bone metabolic markers during the healing period of elderly hip fractures. Methods 90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s who wer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to July 2016 were selected. The changes of the levels of β-CTX and N-MID were detected in primary stage of fractures, the first week of healing, the second week of healing, the third week of healing, the fourth week of healing, the seventh week of healing, and the effect of healing on hip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bone metabolism markers β-CTX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s were in an increasing trend, and the increase in male patient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women, the level was decreased in seventh week in male. N-MID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seventh week. The level in male patients was decreased in the first week, and began to gradually increase in second week. The level in female patients was increased in first week, decreased in second week, and then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Bone metabolic markers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s during the healing period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s.

[Key words] Elderly hip fractures; Healing period; Bone metabolism markers

近些年,临床评估骨骼变化的重要检测手段主要是骨量测定、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检测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等。其中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可反映骨代谢的内部特点,了解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骨代谢的特征,反映骨骼动态变化等[1,2],且方便易行。目前,临床常以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变化诊疗骨质疏松和评估骨折风险。有研究表明,骨转换过程中产生的骨代谢标志物变化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尤其是老年骨折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有其特征[3,4]。本次研究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后愈合过程中骨代谢标志物的动态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0例。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制定的关于骨折的诊断标准[5,6],经CT、X线、MRI等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髋部骨折;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排除精神疾病史者,排除强直性脊柱炎者,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者,排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史者,患者半年内均未服用激素或其他影响骨代谢药物治疗。90例患者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60~92岁,平均(75.4±11.3)岁,股骨颈骨折30例,股骨粗隆間骨折32例,其他28例。90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病程和临床症状等基线特征大体一致。

1.2 方法

90例老年患者就诊后,分别于骨折初期、愈合期第1周、愈合期第2周、愈合期第3周、愈合期第4周、愈合期第7周检测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与骨钙素片段中断(N-MID)水平变化情况。检测仪器:罗氏Cobase 411,以电化学发光法定量进行检测。患者入院后,于第2日清晨采集空腹血清标本,并作为对照值;老年男性患者55例中,6例在治疗后第1周检测、10例在治疗第2周检测、22例在治疗第3周检测、10例在治疗第4周检测、7例在治疗第7周检测;老年女性患者35例中:7例在治疗第1周检测、8例在治疗第2周检测、10例在治疗第3周检测、5例在治疗第4周检测、5例在治疗第7周检测。所取样本均为患者清晨空腹血清样本,并作为观察值。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时间点计量资料比较进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检测,男性患者骨代谢标志物β-CTX水平在骨折愈合期第2周、第3周、第4周及第7周时明显高于对照值,而愈合期第3周、第4周、第7周的水平明显高于第1周和第2周,第4周、第7周的水平较第3周明显升高,且在第4周升高到最高值,然后开始下降;N-MID水平在愈合期第1周时下降,第2周开始逐渐升高,至第3周、第4周及第7周时较对照值明显升高,至第7周时水平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骨代谢标志物β-CTX水平在愈合期第1周起明显持续升高,至第7周时较前3周明显升高,仍呈升高趋势;N-MID水平在愈合期第1周时较对照值升高,第2周则降低,且低于对照值,然后第3周升高,第4周略下降,至愈合期第7周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骨代谢标志物β-CTX水平呈升高趋势,但男性患者升高低于女性,且第7周时有所下降。N-MID水平则在第7周时明显升高,男性患者第1周时下降,第2周开始逐渐升高,女性患者第1周时升高,第2周则下降,然后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髋部骨折是临床骨科中的常见多发病,尤其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及患者的健康和生活。目前,临床评估骨骼变化的重要检测手段是骨量测定、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检测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等;其中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检测在临床诊疗骨质疏松和评估骨折风险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应用[7,8]。在骨基质的有机成分中,90%是由Ⅰ型胶原组成,骨基质在骨代谢过程中进行有序的合成与分解,故Ⅰ型胶原在骨中合成,同时也被分解成碎片释放于血液中,并最终经肾脏排出。因此,临床通过检测骨吸收的相关指标了解骨转换程度。有研究显示,生理性或病理性骨吸收增强时,Ⅰ型胶原的降解也随之升高,降解片段在血液中的水平也升高;Ⅰ型胶原分解片段是C端肽,C端肽的α-天冬氨酸可转变成β-CTX,故临床检测C端肽能很好地监测骨质疏松症或其他骨科疾病的骨吸收状况[9,10]。

目前,骨形成的特异性标志物是骨钙素,骨钙素可通过负反馈机制在骨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好地反映骨细胞活性。但这种混合蛋白亦可从基质中释放于骨重建循环过程中,其血清水平应是由骨形成和骨吸收共同组成,故骨钙素更适宜作为骨转换的标志物。研究表明,骨钙素水平出现异常多常见于骨质疏松、原发性或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中。检测N-MID可对骨疾病再吸收治疗效果起到重要作用[11-14]。骨折的愈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骨吸收和骨形成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动态变化也随之变化。临床研究报道在骨折愈合的前4周,骨重吸收和骨形成的指标水平升高约20%~50%,并保持高水平半年~1年。文献报道发现中老年人骨科手术后1周的CTX水平较术前显著提高,提示骨吸收过程较活跃;而N-MID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提示骨形成过程受到抑制。

本研究纳入9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检测其骨代谢标志物指标水平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对骨折愈合的临床影响。研究发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骨代谢标志物β-CTX水平呈显著升高趋势,但男性患者升高低于女性,且第7周时有所下降,而女性患者则反之,提示骨折愈合期骨吸收过程较活跃。N-MID水平则在第7周时明显升高,男性患者第1周时下降,第2周开始逐渐升高,女性患者第1周时升高,第2周则下降,然后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老年男性和女性髋部骨折后骨代谢标志物β-CTX与N-MID水平的动态变化均具有各自的特点,但其是否能提示老年骨折的正常愈合尚需大量临床研究观察,与相关文献研究不同性別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愈合期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结果相一致[15,16]。

综上所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期骨代谢标志物指标具有各自不同的变化特点。

[参考文献]

[1] 李晓玉,李新萍,刘晓艳,等.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椎体压缩性骨折后股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早期变化[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5,8(4):238-239.

[2] 孟国林,唐鹏,张伟,等.长期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对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4):681-684.

[3] 宋世锋,林坚平,姚伦龙.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预测骨折危险性的可行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2):319-321.

[4] 陈振,陈泽钦,高斌,等.丹参注射液对PILON骨折愈合及BMP-7、TGF-β1及bFGF表达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22):172-177.

[5]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2.

[6] 张英.中老年人骨代谢生化标志物骨钙素测定的临床价值[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10):1243-1244.

[7] 唐天华,谭文成,朱亚平,等.多种骨代谢生化指标联合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风险的意义[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8):1653-1656.

[8] 池继敏,李柷全,李秀芳,等.不同性别的老年髋部骨折愈合期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 11(11):3114-3116.

[9] 詹鹏,唐三元,杨辉,等.骨密度结合Singh指数预测老年髋部骨折风险的意义[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 20(10):900-902.

[10] Chopin F,Biver E,Funck-Brentano T,et al.Prognostic interest of bone turnovers markers in the management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J]. Joint Bone Spine,2012, 79(1):26-31.

[11] 梁宁,郑青.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ADMA,SHBG,DHEAS与雌二醇水平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 32(11):2394-2395.

[12] 杨杰.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4):68-72.

[13] KalaiSelvi VS,Prabhu K,Ramesh M,et al.The association of serumosteocalcin with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 menopausal women[J].J Clin Diag Res,2013,7(5):814-816.

[14] 林向进,杨洋.877例髋部骨折患者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4):114-116.

[15] 方诗元,李磊.Singh指数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22(6):681-683.

[16] Barco CMR,Arija SM,Perez MR.Biochemical markers in osteoporosis:Usefulness in clinical practice[J].Reumatol Clin(English Edi-tion),2012,8(3):149-152.

(收稿日期:2016-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