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

2017-04-26胡谦凡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木荷林带落叶松

胡谦凡

摘 要: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是提高森林抵御火灾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其建设越来越广泛。本文对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展开了探讨,分析了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效益,对生物防火林带防火树种的选择及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鍵词:生物防火林带;树种选择;建设

随着我国森林防火工程建设的不断进步,生物防火林带以其良好的阻火功能、有利于水土保持、经济效益高、能促进森林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森林防火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合理建设生物防火林带,提高森林综合防火能力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笔者进行了相关的介绍。

一、生物防火林带主要效益

1.防火效能高。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能够形成阻隔带,从而将集中分布的森林进行分块,若发生火灾险情,就可以将火源阻隔在林缘之外,即使在林内着火,也可将山火有效控制在隔离带内,起到阻火、隔火和断火作用。

2.经济效益好。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不仅能够起到有效的防火作用,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如木荷等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树种,不仅易于栽植,生长较快,而且材质优良,是上等的木材原料。据调查,新造木荷防火、用材两用林带,按现价计算,每投入1元,到公益成熟期采伐,可创产值18.58元,投入产出比是1:18。如营造果树型防火林带,将林带建设与农民致富结合起来,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

3.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除了防火功能以及良好的经济效益外,建设生物防火林带还具备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阔叶防火树种和经济果木林带,一方面可以改纯林为混交林,有利于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抑制森林病虫害、保持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在原来开设防火线的山脊上栽植防火林带,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森林面积,有效减少雨水对防火线的冲涮,防止水土流失。

4.防火作用发挥持久。利用生物防火林带自身的难燃性和抗火性来防治火灾,一旦具有防火作用,其发挥作用时间就能持续很长。例如,落叶松防火林带的防火作用至少能持续36~40年,这是其它任何防火措施所不及的。灌木防火林带除见效快以外,亦能维持较长时间的防火作用。

二、防火树种的选择

生物防火林带的功能效益主要取决于防火树种的特性,与防火树种的抗火性、耐火性、适应性密切相关。防火树种的选择条件首先是含油脂少,水分含量高,不易燃烧,阻火性强;其次是树皮厚、坚硬,抗火性强;第三是生长迅速、郁闭快、树冠紧密,适应性强。所以要采用适当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树种来营造防火林带。目前我国比较常见的防火树种有以下几种。

木荷:分布于我国南方一些省市,这种树的含水量大,油脂的含量很少。如果将这种树植成防火林带,当森林大火烧到这种防火林带时,大火就会自行熄灭。靠近火焰的木荷树也仅仅是树叶被烤焦,但树身绝不致烧死。它的叶片浓密,覆盖面大,树下又没有杂草滋生,因此既能阻止树冠火的蔓延,又能防止地表火焰延伸。它的生命力很强,烤伤的树枝第二年又可以萌发新叶。木荷是我国南方防火林带建设的主要树种,故称“抗火树”。

银杏:落叶乔木,我国特产,适应范围很广,对土壤条件的适应性强,对大气污染有一定抗性,其防火能力很突出,夏季即使将叶片全部烧尽,仍能萌芽再生,冬季即使树干被烧毁大半,也能继续存活。

落叶松:落叶松也是一种不怕火烧的树种,它的树干外面包裹着一层几乎不含树脂的粗皮。这层厚厚的树皮很难烧透,大火只能把它的表皮烤糊,而里面的组织却不会被破坏。落叶松林郁闭后,林内阳性杂草几乎全部消失,仅有少量耐阴植被和苔藓分布。地被物主要是颗粒小、含油脂少、湿度大、极不易燃的落叶松针叶,从而导致落叶松林的易燃性很小。因此在林业生产实践上可以把落叶松作为防火树种使用。

石楠:系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厚革质,萌芽能力强,抗火及耐火性能较好。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培植容易。同时,老叶四季常青,嫩叶不断萌发,红紫色,果实红艳,是优良的观赏树种。选其营造防火林带,既能防火,又能美化环境,形成新的景观。

珊瑚树:又名法国冬青,产于我国浙江及台湾,长江以南各地广泛栽培,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枝干挺直,根系发达,萌芽力强,枝繁叶茂,红果形如珊瑚,绚丽可爱。珊瑚树抗烟抗火力强,即使叶片全被烧焦,也不会产生火焰,对多种有毒气体有吸收功能,是防污、防尘、隔音、防火等多功能的主要防护树种,实际应用中可作庭园树或高绿篱,或可作防火林带的中层树种。

此外常见的防火树种还有:水曲柳、黄波罗、青冈栎、棕榈树、白丁香、接骨木、刺五加、鸭脚木、油茶、茶树、桧木、冬青等。

三、防火林带的建设

1.林带结构。林带结构应尽量紧凑,既有水平分布,又有垂直分布。应采取多层次结构,形成大乔木、小乔木、与灌木混合的复层林带。防火林带宽度以满足阻隔林火蔓延为原则,一般不应小于当地成熟林木的最大树高。主林带宽度一般为20~30m,在容易发生较大森林火灾的东北、内蒙古林区,可增宽至100m。副林带宽度一般为15~20m。陡坡和狭谷地段应适当加宽。

2.林带设置。设计防火林带应根据林分、道路、河流、山脉、地形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综合改造,合理布局,使防火林带与防火线以及天然屏障连接成网,把林地分隔成阻隔封闭区,才能发挥防火林带的阻隔作用,网眼的大小因经营情况而异。南方林区防火林带一般应设在山脊,有利于阻挡树冠火蔓延。防火林带也可以设在山冲,因为这些地方有小溪和一些天然阔叶树分布,只需补植一些防火树种,就很容易形成防火林带。对于重山叠岭,在主山脊营造主防火林带,在小山脊、山坡及林道处营建副林带。在林地和农田交界处设置田边防火林带,防止农事用火引起的火灾;在居民区和场界也要设置林带。

3.防火林带经营与管理。生物防火林带体系建设应与林业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营建时林带要做到封闭。林带的数量应占总林地面积的5%~6%左右。要明确逐年完成的任务量,并按照不同立地条件进行防火林带的典型设计,按设计施工。为了保证防火林带和生物防火带尽早起到防火作用,造林密度应该大些,以促进防火林带早日郁闭,起到防火效果。应选大苗上山,并随时进行补植。及时清除林带内的杂草。防火林带郁闭后,应及时抚育管理,以利于发挥防火林带应有的防火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建设生物防火林带,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森林的防火能力,而且对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生态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森林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防火树种进行建设,做好林带经营和管理工作,从而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贵州省扎佐林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初探[J].晏华,余元林.森林防火.2016(02).

[2]平和县生物防火林带体系建设探讨[J].金冰华.防护林科技.2016(02).

猜你喜欢

木荷林带落叶松
檫木与木荷混交造林效果比较分析
已经谁备好了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修剪对木荷生长的影响及通径分析
神奇的落叶松提取物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木荷苗不同年生移栽技术探讨
公路绿化带降噪效果初步研究
铝胁迫对2种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