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檫木与木荷混交造林效果比较分析

2022-08-08周晓平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4期
关键词:木荷材积混交林

周晓平

(宁化县县属国有林场,福建 宁化 365400)

檫木(Sassafrastzumu(Hemsl.) Hemsl)又名檫树、鸭脚樟,为樟科檫木属,落叶乔木,树形高大树干通直,树皮纵裂,树叶易腐肥力好利于改良土壤理化性质。阳性速生,适宜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透气良好的黄红壤中生长,主根深透,发芽能力强。檫木材质细腻纹理清晰,为珍贵上等用材;根、树、果、叶等用途广泛。檫木树姿优美、秋叶变红,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观赏树种[1]。木荷(Schimasuperba)适应亚热带气候,喜光,适应红壤、红黄壤、黄壤等肥沃、排水良好之酸性土壤,易天然下种更新,萌芽力强,常作防火树种。近些年来檫木遭到大量砍伐,野生檫木越来越少,为了这一珍贵树种得以保存,许多地方都在花大力培育珍贵树种,并对人工檫木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2-8]。以檫木为主要培育树种,木荷为伴生树种按8∶2、6∶4、5∶5混交造林,从而增加造林树种选择的多种模式 、提高林分结构多样化需求、优化生态修复的多种功能及稳定性,保护珍贵阔叶树种质资源,对营造5年8檫木2木荷、6檫木4木荷、5檫木5木荷混交林分生长量进行调查及生长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檫木混交林营造培育及保护利用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试验地点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宁化县县属国有林场黄山寮苦竹窠山场,山地丘陵地带,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气候温润,雨量充足适度,光照水热条件优越,适宜林木的生长。造林山场立地质量等级为Ⅱ级,土壤为山地黄红壤,土层深厚肥沃,植被有黄杨、映山红、胡枝子,迹地前为杉木、马尾松和阔叶林混生林的采伐迹地,坡向为东南,坡度25°,海拔435~500 cm。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试验地林分于2017年春人工植苗造林,檫木、木荷苗均采用1年生本地优级实生苗。

在同一个地块小班进行檫木与木荷按8∶2.6∶4.5∶5的比例混交造林试验,檫木与木荷均匀混交种植。炼山清杂整地,按50 cm×40 cm×30 cm(面宽×底宽×高)的规格挖大穴,表土回填,植穴错位涵养水分。造林地应提前1个季度整理完成,让穴位内的泥土充分发酵熟化,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密度为167株/亩,株行距2 m×2 m。栽植时每穴施过磷酸钙1 kg,抚育时施两次复合肥,每穴每次0.1 kg。3月上旬前选择阴天或雨天进行栽植,补植在当年秋季小阳春进行。造林后连续进行三年高标准抚育,种植当年4~5月进行除草回土, 8~9月进行劈草除萌,施复合肥1次,标准为每穴0.1 kg;第二年4~5月间进行全锄抚育作业;第三年4~5月间进行除草、松土、培土、抹萌芽施肥作业,施复合肥1次,标准为每穴0.1 kg。

2.2 标准地数据调查及分析方法

于2021年9月对8檫木2木荷、6檫木4木荷、5檫木5木荷试验地选择有代表性地块布置3块方形标准地,3次重复,共布设9块标准地,方形标准地边长为20 m。标准地内的林木进行每木检尺调查,分树种统计测算其胸径、树高、保存株数;计算树木单株材积(选用《福建省二元立木材积表》),调查数据成果进行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檫木与木荷混交林对树高生长的影响

从表1可见,檫木为喜温的阳性树种,激烈竞争抢夺有利的养分空间及肥力,生长活跃迅速占据林冠上层,树高生长明显,8檫木2木荷、6檫木4木荷、5檫木5木荷混交林分檫木树高分别为4.91、5.5、4.86 m,6檫木4木荷>8檫木2木荷>5檫木5木荷,方差分析比较可见(详见图1),6檫木4木荷与8檫木2木荷相比较存在着显著差异,8檫木2木荷与5檫木5木荷相比较两种模式差异不明显;混交林分中木荷的树高分别为4.33、4.77、4.05 m,方差分析比较可见(详见图1),6檫木4木荷与8檫木2木荷相比较存在着显著差异,8檫木2木荷与5檫木5木荷相比较存在着显著差异。可见6檫木4木荷这种混交模式更有利于檫木和木荷树高生长量的提高。

表1 混交林分中树种生长量指标

图1 混交林平均树高生长情况

3.2 檫木与枫香、木荷、香樟混交林对胸径的影响

从表1可见,树种间相互激烈竞争,因檫木喜光长势强,胸径生长也快,8檫木2木荷、6檫木4木荷5檫木5木荷混交林分檫木胸径分别为4.55、5.16、4.46 m,6檫木4木荷>8檫木2木荷>5檫木5木荷,方差分析比较可见(详见图2),6檫木4木荷与8檫木2木荷相比较存在着显著差异,8檫木2木荷 与5檫木5木荷相比较差异不明显;混交林分中木荷的胸径分别为4.22、4.82、4.21 m,方差分析比较可见(详见图2),6檫木4木荷与8檫木2木荷相比较存在着显著差异,8檫木2木荷与5檫木5木荷相比较差异不明显。可见6檫木4木荷这种混交模式有利于檫木和木荷胸径的生长。

图2 混交林平均胸径生长情况

3.3 混交林分目的树种与伴生树种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分析比较

混交林分在光照、热能、水分、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能有效影响着树木健康生长发育状态,目的树种檫木生长强势,获得较大的营养空间,横向和纵向生长迅速,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都比伴生树种要大。从表1可见, 6檫木4木荷混交林分檫木平均单株材积0.00647 m3、木荷平均单株材积0.00493 m3,檫木比木荷大30.7%。

3.4 混交林分蓄积生长量分析比较

8檫木2木荷 、6檫木4木荷、5檫木5木荷混交林分蓄积生长量分别为10.21、13.95、9.01 m3(详见表1)。方差分析比较结果表明,6檫木4木荷与8檫木2木荷相比对蓄积量可达到极大影响(详见图3),8檫木2木荷与5檫木5木荷相比较存在存在着显著差异。6檫木4木荷对蓄积量可达到极大影响,这种混交造林模式有利于檫木、木荷达到速生丰产的特性。

图3 混交林蓄积量生长情况

3.5 试验地檫木坡位间生长量比较分析

通过试验结果表2可见,檫木下坡位的平均胸径最大达5.9 cm,次之为中坡位4.94 cm,上坡位最小为4.43 cm,下坡位比上坡位大1.47 cm;檫木的平均树高从下坡位到中坡位到上坡位分别为5.98、5.01、4.56 m,树高值随坡位升高而不断降低;檫木下坡位、中坡位、下坡位树木平均单株材积分别为0.00906、0.00543、0.00402 m3,平均单株材积随坡位升高降低明显。方差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檫木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单株材积生长量、保存率在坡位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2 试验地坡位间檫木生长量指标

4 调查成果分析结论

混交林分中檫木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单株材积生长量与伴生树种木荷相比匀存在显著差异,在相同条件下,6檫木4木荷混交的模式既能促进檫木生长量提高又有利于木荷的生长。试验可见,檫木与木荷混交林分种间竟争充分激发长势良好,檫木树冠大落叶多且易腐可改善土壤肥力及有机养分,木荷冠幅窄可增加林内光照,6檫木4枫香混交林分因获取最佳光照、土壤水肥能力及有机养分,生长量指标最高;其次为8檫木2木荷;最少为5檫木5木荷。因此,采取檫木与其他阔叶树种混交造林,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水分条件好的中下坡位林地,激发檫木喜光喜温阳性迅速生长的潜能,檫木幼龄林阶段生长迅速,冠幅过大叶面积指数也较大充分郁闭,需加强幼林抚育作业措施及时伐去生长不良树木,增加树木生长光照强度,适当追施复合肥,延长生长期从而提高生长量,最终实现生长量更高、干林质量更好[9-12],了解这些特性对培育利用檫木更有借鉴意义。檫木作为乡土珍贵阔叶树种适宜大力推广培育[13]。

檫木、木荷等乡土珍贵阔叶树种造林有利于森林生态建设和森林生态系统修复[14]。

猜你喜欢

木荷材积混交林
栽植模式对木荷幼林生长和形质性状家系变异影响*
已经谁备好了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木材材积计算方法探讨
辽西地区杨树沙棘混交林内杨树树高、材积与胸径数量化关系的探讨
浅谈木材材积的几种测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