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和地区龟鳖养殖场经济效益研究

2017-04-26乐丽燕

财经界·学术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预算控制经济效益成本

乐丽燕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人和地区龟鳖养殖场成本高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运用预算控制的方法,找到龟鳖养殖行业在成本高具体原因和适当的解决方法,帮助其提高其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给其他具有相同问题的龟鳖养殖场提供借鉴。

关键词:龟鳖养殖 成本 预算控制 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野生龟鳖数量的减少和龟鳖药用价值的研究利用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龟鳖的养生食用价值,广东龟鳖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龟鳖养殖场,导致龟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因此,想要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必须采取有关措施。影响龟鳖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因素有很多,但鉴于龟鳖水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浮动,养殖场是难以有效掌控的,因此本文主要从养殖场成本控制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人和地区龟鳖养殖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是一家集多种名龟鳖自养和帮养,种龟和龟苗出售,以及提供相应配套服务的综合性私营养殖场。但人和地区龟鳖养殖场因成本控制不合理,导致其经济效益越来越低,使其原本的养殖优势和市场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通过运用预算控制的方法来解决人和地区龟鳖养殖场成本高的问题,帮助其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给其他存在相同问题的龟鳖养殖场提供借鉴。

一、人和地区龟鳖养殖场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人和地区龟鳖养殖场位于广州市人和郊区,该郊区人口密度小,农田与树林密度大,为龟鳖养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且场地租金相对便宜,因此不仅有自然条件的优势,而且在投入成本中也占有一定优势。但随着近年来龟鳖养殖成本的不断增加,这一优势已日益削弱。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饲料成本、养殖过程的管理和人工成本三个方面。

(一)饲料成本偏高

饲料成本是养殖的主要成本构成,而饲料的价格也受市场价格影响而变化。因此,该养殖场为了控制饲料成本,通常选择低价的龟鳖饲料进行投喂,但这种做法不但没有降低饲料成本,反而造成了部分饲料浪费,从而影响了龟鳖的质量和养殖效益。

(二)养殖过程管理不当

养殖过程管理不当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养殖密度的确定方法缺乏合理性、龟鳖混养不合理、水生植物盲目投放、龟蛋损失大和饲料投喂次数和方式不恰当。因养殖过程管理不当致使该养殖场难以达到预期的养殖效果和预计收成。

(三)人工成本控制不当

该养殖场为了有效节约人工成本,只雇佣了三名当地村民,人均工资2500元/月(2016年广州最低工资标准:1895元/月),每日工作量不定,也没有严格的考核指标和工作标准,工人缺乏积极性,目前工人的工作量难以达不到预期收成所需要的工作量,因此间接造成了养殖效益低下。

二、人和地区龟鳖养殖场成本高的原因分析

(一)饲料选择方式不当

因料选择方式不当,造成饲料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市场物价波动,导致饲料价格上涨,二是对饲料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

市场物价波动,导致饲料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上涨百分比越大,养殖成本越大,整体经济效益越小。具体公式如下:

飼料价格上涨百分比=(上涨后物价-上涨前物价)/上涨前物价×100%

以该养殖场选用的某品牌龟鳖饲料(规格:40斤/包)饲料价格为例:2014年为220元、2015年为253元、2016年为300元。2015年价格比2014年涨幅15%,2016年价格比2015年涨幅18.58%,养殖成本显著增加,经济效益也因此大幅度下降。

饲料质量的重视度不够。饲料的质量是决定龟鳖价格的因素之一,而饲料质量最终要通过养殖产品来体现,也就是通过养殖产品所消耗的饲料量或饲料系数来实现。具体公式如下:

饲料单位成本=饲料系数×饲料价格

例如:该养殖场放养乌龟有60只(3斤/只),计划净增量倍数为2,饲料系数为 1.11,当时购进的饲料价格为260元/包(40斤/包),约使用了10包达到计划净增量倍数。

饲料单位成本=1.11×260×10 =2886元

一般低价的饲料其饲料系数较高,高价饲料的饲料系数较低。饲料系数越小,表示增加单位龟鳖产量所用的饲料就越少,即饲料投饵量越少。而高质量的饲料一般价格较高,所耗用的成本也越大,养殖户不了解饲料质量高低与饲料系数、投饵量的关系,则往往只关注饲料价格,选用低价的饲料来达到控制饲料成本的目的,而忽略了饲料系数这一重要指标,致使龟鳖最终质量不佳,从而增加了隐形成本。

(二)龟鳖养殖技术知识缺乏

养殖场因养殖技术知识缺乏而导致养殖密度、混养情况、水生植物的投放、龟蛋发现率、饲料投喂次数和方式等情况失控。例如:

1、养殖密度

以鳄龟为例,该养殖场在10㎡的养殖池中饲养了16组鳄龟种龟(一组鳄龟种龟为1公2母),平均每只鳄龟占0.21㎡,一般每平方饲养一组鳄龟种龟为宜,即平均每只鳄龟占0.33㎡,按这样算,在10㎡的养殖池中应饲养10组鳄龟种龟为宜。养殖密度过大,使鳄龟活动空间不足,易造成鳄龟四肢挤伤,甚至会因排泄物过多而加快水质变质的速度,大大影响了鳄龟的品质。

2、混养情况

以鳄龟为例,鳄龟养殖可分种龟、中龟、幼龟和稚龟四种。大小不同需分池饲养,混养不利于小龟成长。养殖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小鳄龟摄食能力远低于大鳄龟,以至于小鳄龟摄食量不足,影响小鳄龟的生长和鳄龟的总体质量,而龟鳖的质量是影响其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3、水生植物的投放

养殖场是露天养殖的,会在龟鳖池水面放养一些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植物,其目的一是为龟鳖提供青饲料食物,二是想尽力营造仿生态的养殖环境。但是养殖户忽略了水葫芦、水浮莲这类水生植物叶面含有一层蜡质物质,龟鳖吃了这些东西不容易消化,如此长期将会引起龟鳖的消化道疾病,增加了用药成本。水生植物内含有草酸,具有一定泻性,容易引起龟拉稀和影响龟的钙元素的吸收。而且水生植物常常是寄生蛔虫、肝片吸虫、姜片虫等体内寄生虫的载体,是侵袭龟鳖体的寄生虫传染源,增加了龟鳖患病几率,是影响养殖成本的潜在风险。

4、龟鳖蛋发现率

龟鳖产蛋往往是在岸上挖洞产蛋,产后会将蛋埋藏好,以作保护,因此,养殖人员只能靠经验来判断哪里会有龟鳖蛋。而该养殖场龟鳖蛋的发现率只有70%~80%,这就造成了20%~30%的损耗率,使预期收成大大降低。

5、饲料的投喂次数

龟鳖大小等不同,摄食量也不同,因此饲料的投喂量要根据龟的大小、身体状况等而变化。一般龟鳖的身体状况良好时,稚龟的日投喂量约占龟体重的8~10%,可一天投喂2~3次;幼龟的日投喂量约占龟体重的4~8%,可一天投喂1~2次;亚成体及成龟的日投喂量约占龟体重的2~5%,可一天投喂1次或隔天投喂。但养殖户为了控制饲料成本,盲目的减少投喂次数,导致龟鳖生长缓慢,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得不偿失。

6、投喂方式

该养殖场的投喂方式以水中投喂为主,但由于选用的是廉价的龟鳖饲料,其耐水性欠佳,入水易散落,浑水的情况经常发生。通常养殖池一周需要换一次水,但在浑水较严重的情况下应适当提高换水的频率。然而该养殖场考虑到,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难以打井取水,而普遍使用自来水,而龟鳖养殖属于工业用水范畴,广州工业用水收费标准由升价前的1.83元/?上调为3.46元/?,养殖场为了节约用水成本,仍然按一周一次的换水频率进行更换,导致很多情况下水质难以达到龟鳖养殖的适宜标准,最后影响到龟鳖的总体质量不佳。

(三)用人制度和薪酬制度不合理

用人制度和薪酬制度不合理主要造成了工人综合素质偏低和工作效率低这两个方面的影响。

1、工人综合素质偏低

养殖户为了养殖场日常打理需要和节约用人成本,一共雇佣了3名当地中年村民(受教育程度均是小学水平),工资均为2500元/月。按2016年广州市最低月薪1895元/月来看,该养殖场每名工人工资仅仅比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多605元,这个幅度并不大,因此按目前的薪酬是难以聘请到专业的养殖人员的,只能吸引到当地待业的中年村民,这就导致了工人素质较低,而这部分工人也往往因没有掌握龟鳖的养殖技术知识,所以在日常的养殖过程中,很多操作都不规范,技术也是不达标的 。

2、工作效率低

养殖户对工人的工作量和工作要求没有作具体的规定,也没有进行合理的工作效率考核,这就造成了工人懒散的工作作风,一天能完成的活拖到两天,缺乏积极性,这不仅仅预期工作量不达标,而且预期成果也不理想。

三、解决人和地区龟鳖养殖场成本高问题的方法

(一)基本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运用预算控制方法来解决人和地区龟鳖养殖场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其基本思路是:

第一,确立目标成本预算。针对人和地区龟鳖养殖场的成本问题和存在原因,进行目标预算,即为今后执行的目标成本指标。

第二,实施目标成本责任制。在目标成本预算的基础上,把饲料、人工等目标成本预算分解到相应的责任人。

第三,目标成本实施控制与考核。人和地区龟鳖养殖场根据目标成本预算进行考核,对完成目标成本的责任人进行奖赏,而对未完成目标成本的责任人进行处罚。

(二)预算控制的具体方法

1、目标成本预算

编制饲料目标成本预算。目前该养殖场某一个季度的饲料成本平均总支出约29000元,饲料系数在1.1至1.3之间,且目前该养殖场饲养的多为石金钱龟、鳄龟和安南龟等预期价值较高的品种,因此,建议可以适当提高饲料成本支出,选择质量优质的饲料,降低饲料系数的同时增加后期取得的收成效益。

编制人工目标成本预算。该养殖场人工成本平均支出较低,但优势并不明显。目前该养殖场工人的平均工资为2500元,年涨幅5%。但由于雇佣的人员龟鳖养殖知识相对缺乏,因此,除了本身工资低难以激发工人提高工作效率而导致效益不佳之外,工人的综合素质偏低也造成了即使有一定的工资年涨幅,也难以达到提高效益的目标。所以应提高聘请养殖技术人员的人工成本总支出,对技术人员的工资年涨幅也可适当提升至8%~10%,以吸纳更多的人才来为养殖场服务,提高养殖场的整体效益。

2、目标成本责任制

将饲料、人工和养殖技术的成本预算分别由专人使用,并做好相应的支出记录,在年终是对相应的负责人进行考核,看支出有没有超出预算,分析超支或节余的原因。

3、目标成本实施控制与考核

在执行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编制的成本预算进行控制。以饲料和人工成本为例:

饲料成本的控制与考核。饲料成本是否符合预算目标,主要依据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额进行考核。若实际成本等于或大于预算成本(大于预算成本的范围应控制在10%左右为宜),则此次预算管理较为合理;若实际成本小于预算成本,则要考虑饲料系数和饲料购入支出来确定预算管理是否达标。若此时饲料价格同比2015年上涨了10%,按该养殖场饲料成本总平均支出29000元和饲料系数为1.1至1.3之间计算,则饲料成本为31900元,比目标预算多出了2900元,饲料系数应该控制在1.2至1.4之间才算合理。

人工成本的控制与考核。人工成本的预算是否合理,主要通过工人的工作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考核。鉴于该养殖场对于工人每周的工作量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要求,也没有一个考核的标准。因此,应编制工作内容和考核表。例如:一周更换池水的次数,每日饲料投喂量等工作内容做出指示,然后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就目前养殖场的用人制度和薪酬制度来看,建议应提高薪酬引进1名技术人员才算合理。工资涨幅也应的制定定期的增长梯度,对于完成工作较好的工人涨幅大一点,反之少一点或不涨,形成良好的薪酬机制,增加工人工作积极性。

养殖技术成本的控制与考核。以鳄龟蛋发现率与孵出率为例,该养殖场鳄龟蛋的发现率为70%~80%,比例虽然不小,但鳄龟蛋年产量仅有30-120枚/只,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孵出技术有限,最终成功孵出的龟苗就可能降至50%~60%,这就会大大降低收成效益。因此,一般来说,龟鳖蛋的发现率要控制在90%~95%才能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效益。其他情况也采取类似的考核标准,不在一一列举。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人和地区龟鳖养殖场经济效益的研究,主要运用预算控制方法来解决人和地区龟鳖养殖场经济效益低的问题。以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奖惩为主线,确定目标成本预算,目标成本责任制和目标成本实施控制與考核的解决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对人和地区龟鳖养殖场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找到了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但由于在评价经济效益的过程和养殖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可变性的因素也有很多,因此仍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研究来完善本文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纪根祥.浅谈水产养殖业的成本核算[J].商,2015

[2]张结.关于水产养殖与成本管理的关系研究[J].农家顾问,2015

[3]安丹.如何降低温室甲鱼养殖成本[J].中国科技纵横,2014

[4]吕日福.庭院龟鳖养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基层农技推广,2014

[5]叶元土.提高水产养殖盈利能力_促进水产养殖业升级发展[J].科学养鱼,2013

[6]宋春晓,杨德利.水产养殖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2

猜你喜欢

预算控制经济效益成本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关于商业银行全面成本管理的研究
中小企业控制活动问题的研究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可行性措施
试论加强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
哲理漫画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