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全面营改增下集团公司加强税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2017-04-26李祖洪

财经界·学术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税务管理营改增

李祖洪

摘要: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营改增试点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减轻企业税负、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营改增对企业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税率的简单变化,它对企业内部的客户管理、涉税管理、合同管理、采购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如何通过改进和优化自身的内部管理体系,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营改增政策,做到政策利好应享尽享,并降低潜在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某集团公司的实践,阐述全面营改增下该集团公司税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问题采取加强税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 税务管理 内部管理体系

A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集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与深度加工、产品营销为一体的大型有色金属国有企业,已有64年历史,总部位于柳州市。目前,公司主要通过用友NC财务软件,把资金管理、核算管理、预算管理(三算合一)集中于集团总部,实行集中管理;通过财务软件系统集成,执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公司总部设置一个总账套,下设多个分账套,会计核算、财务报表实现联网管理,可通过信息化网络平台实行异地监管。

一、营改增下公司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税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公司管理层未把税务管理工作放在足够重视的位置,往往把税务管理置之不理,认为税务管理工作仅仅是简单的纳税申报等基础性工作,没有建立健全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相对应的税务管理制度,许多业务风险,常常待真正发生后,再进行处理,缺乏有效的事前防范,事前规划、筹划。

二是公司财务部门以外的其他职能部门没有能够充分认识到税务管理的必要性,认为税务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对税务基础知识缺乏了解,不了解税务风险关键控制点及具体的税务风险控制措施,无法积极、有效地配合税务风险控制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精细化管理水平不足

公司业务范围广泛,经营模式多样,全面营改增下公司主要涉及的业务为井下外包作业等建筑服务,其占据公司投资额的30%左右,而提供建筑服务的客商既有一般纳税人,也有个人、小规模纳税人。在原营业税背景下,公司采取的是简单、笼统的粗放管理方式,制约着公司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公司成本控制效果大打折扣。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建立健全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相对应的税务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事前防范管理制度;二是对各项业务未进行有效的细分,针对不同的业务模式,亦未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管控措施;合同管理中未区分提供建筑服务方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合同中亦未明确开具发票的具体要求。

(三)税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公司借助用友NC财务软件系统,核算体系已有效搭建,然而由于管理理念上对税务工作的忽视,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一直不够,常把税务管理工作置于事后补救的一种境地。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司内部税务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尚未有效搭建,因缺乏有效的信息化共享管理平台,导致常出现内部信息沟通不畅而产生税务风险;二是公司管理会计的运用仍处在探索阶段的初期,管理职能与核算职能未有效区分,对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数据集中提取、分析等领域,涉猎尚浅。

(四)激励机制不活,责权利不对等

1、考核激励机制仍沿用原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制考核模式

只考核总的任务目标,部门权责分解落实不明,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激励机制不活的情形。公司人员冗杂,许多部门一岗多职,个人职责范围划分不清,责权利不对等。许多业务部门负责人,在完成基本的工作任务后,因欠缺独立有效的激励奖惩晋升机制,不愿多干活,多创造价值。

2、缺乏明确、有效的事后监督检查考核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未对各个人的工作权责的履行情况进行明确有效的监督考核,对于具体工作的落实情况,缺乏针对性的审计检查及改进对策,许多工作流于形式。

二、加强税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开展专题业务培训

1、鉴于营改增对公司管理发展影响重大,为保证营改增试点平稳落地,集团公司上下均高度重视

多位领导分别就营改增落地实施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总部财务部作为牵头部门,多次带队赴财税部门沟通税收政策,对外积极开展同业交流,对内牵头协调推进营改增落地实施;总部层面成立由财务总监任组长、相关部门经理为成员的营改增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相关工作落地实施,各分、子公司均比照总部架构成立营改增工作机构,对接相关具体工作。

2、着力增强全员税收管理意识

营改增对公司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财会这条线,而是全方位、全流程的影响。为确保营改增新政策的落地实施,公司专门下达文件组织业务部门人员、财务部门人员召开专题学习班。通过开展多轮营改增全员学习,组织多层次业务培训,建立多渠道问题反馈机制,及时下发业务操作提示,确保人员准确、熟练掌握,进一步增强了公司上下税收管理意识,使得其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共同做好税收管理工作。

(二)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1、全面建立健全公司税务管理制度

经过实地调研,公司引入风险管理思维,着手从税务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税务登记、税务核算、纳税申报及发票管理、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税务风险应对策略与内部控制、信息管理体系与沟通机制、税务档案管理、税务检查及税务机关稽查、业务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全面建立健全公司税务管理制度。

2、重点加强采购管理和合同管理

一方面,公司对现有产品组合模式和采购定价策略进行了重新考量,从业务源头着手税务管理,不断提高税务管理精细化水平,以达到有效降低税负的效果,更好地创造税务管理效益;另一方面,公司进一步加强客户细分,实行分类管理,提高针对性。签订合同时,考虑服务提供方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提供的结算票据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增值税率是多少,能否抵扣,再分析、评定报价的合理性,并要求在合同价款中注明是否包含增值税,从而有效节约成本、降低税负,达到合理控税,降本增效的目的。

(三)增强信息化系统建設,提升税务管理水平

1、借助NC三算合一平台,进一步拓展税务管理功能,提升税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一方面,公司充分利用NC财务软件网络化数据可联查取数功能,实行统一税款资金下拨、税款计划集中审核管理;另一方面,优化NC财务软件功能,增加比率分析模块,整个集团设置统一的报表取数格式,进行比对分析,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及审计思维进行有效监控,提高业务分析、税务分析能力;再者,利用用友A8办公软件系统,搭建《集团税务学习园地》学习讨论平台,开展讨论式学习研究,共同提升税务管理知识。

2、加大改革调整力度,逐步推行异地集团会计集中核算、集中结算中心管理模式

利用现代信息化网络技术,结合公司业务板块及分布情况,在保持集中核算单位的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由集团部门的会计核算中心对各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采取统一开设账户、统一会计核算、统一收付资金、统一调配资金进行管理。通过建立远程报账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处理日常工作,业务票据通过信息化系统直接传送至总部进行加工处理,实行集中账务核算、结算管理,达到精简人员,提高业务数据集中分析、处理、监控的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税务风险。

(四)改进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内部活力

1、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激发活力、潜力

一方面,委托专业的咨询管理机构,深入公司实地调研,遵循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研究设计权责利匹配的绩效考评体系,形成有区分、有差异的晋升考核机制;另一方面,通过签订内部税务管理任务责任状,设定基础目标,同时设置额外奖励指标,在完成基础目标的前提下,每争取降低或减免一定额度的税费,可获得减免总额的2%-5%的奖励,最高奖励限额20万,形成多劳多得,赶超争先的氛围,激发内部税务管理活力。

2、强化检查监督,突出工作实效

通过下达营改增专项检查通知,检查营改增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进一步明确重点管控方向;开展专项检查结束后,专门整理具体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通过下达整改通知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相关工作任务的具体负责部门及人员,做到有理、有据,确保营改增政策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尹旭.浅谈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以及加强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13

[2]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9﹞90号)[Z].2009-05-05

[3]李端生.基础会计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税务管理营改增
“互联网+”时代下的税务管理模式探究
关于事业单位税务风险管理实务的思考
国有成品油销售企业税务管理对策
税务管理现代化浅析
我国企业税务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