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应对

2017-04-26都晓薇

财经界·学术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

都晓薇

摘要:因为具有较强的顺周期效应,公允价值一直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关于公允价值会计是否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关键所在,是否能够推动后金融时代的发展进程,各種质疑有和研究增无减。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在简要了解公允价值和顺周期效应的前提下,对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产生的机制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最后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 会计 顺周期效应 应对办法

通过多年来我国各类经济活动中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实践可以发现,公允价值会计在财务管理和金融风险化解等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可见,公允价值会计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对于建立在公允价值会计基础上的顺周期效应的辩识也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一、公允价值与顺周期效应的概念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Fair Value)是指,在公平和自愿交易的大条件下,熟悉市场状况的:买方和卖方之间通过协商确定的价格、没有关联的双方就某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某项负债可以被偿清的成交价格。其中,在公允价值计量前提下,负债和资产的价格按照上述定义中所涉及的金额计量。

(二)顺周期效应的概念

所谓顺周期效应,是从经济学角度来讲的。顺周期效应与反周期效应的概念恰恰相反,主要用于描述经济数量与经济波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当经济数量与经济波动之间存在正相关时便会产生顺周期效应,会促进经济活动顺应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加强;反之也为负周期效应。依次类推,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指的就是公允价值会计对经济周期波动的“顺应”(公允价值会计能后较好的反映经济周期的波动情况)与“加强”(公允价值会计能够对经济周期的波动起到积极的反馈作用)效应。

二、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

(一)类别划分

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动规律,可以将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分成经济景气和经济萧条两个时期。此外,在参考和借鉴相关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可以将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划分成分为公允价值对各类经济、财务报告主体的顺周期和因公允价值会计因素导致的银行贷款顺周期。

(二)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产生的传导机制

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产生和变动并不是公允价值会计本身的作用,而是通过以下三种传导机制来实现的。

1、资本监管传导机制

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具有顺周期效应的学者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会借助资本监管传导机制实现顺周期效应。经济景气时,资产的价格也会跟随总体经济的上升趋势而有所提高。此时使用公允价值会计的计量方法,能够帮助金融机构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经济萧条时,资产价格则会呈下降趋势,此时正确运用公允价值,能够迫使金融机构对未实现的损失进行确认。而这些金融机构为了避免因监管介入而产生风险就必须保持相应水平的资本充足率,而这种资本充足率的保持是以抛售资产来保证充足流动性为前提的。这就导致了金融资产价格的下跌,使金融机构在出现危机时不能够及时取得外部融资,信贷紧缩,进而减缓经济复苏的进程。

公允价值会计正是通过上述资本监管机制的利用而实现顺周期效应的。这种效应产生的原因在于金融信息披露工作的不完善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缺失两大方面。

2、心理反应传导机制

在信息市场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个体投资者只能通过分析和研究周围投资者投资行为来间接获取其所需要的信息。当个体投资者因此而成功获得利益后就会引起其他投资者的跟随,如此循环往复便造成了市场中金融投资信息的同质化。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投资者对市场未来趋势的判断分歧的不断增多,系统性风险也会不断地积聚,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市场出现大幅度的波动,甚至导致市场的崩溃。

3、风险管理传导机制

在公允价值会计通过相关机制实现顺周期效应传导的同时,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也将风险传递给了公允价值会计,进而使公允价值会计的周期效应进一步增强。

三、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应对策略

(一)市场价格动态化计量

公允价值的最初产生是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产或负债情况,为投资者进行投资理财提供参考,这也是公允价值进行资产公开报价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市场的大幅度波动,公允价值也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增大投资风险,进而增强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

这是就需要通过公允价值的资产工作性的加强来顺周期效应,但与此同时,采用之前的方法进行计量市场价格就无法应对这种公允价值的变动。因此需要引入动态HAUNT的方式来计量市场价格。

(二)制定动态拨备的会计处理方案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动态拨备机制,从一定程度上缓冲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损失,防止经营状况出现进一步的恶化。例如,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银行很容易会有不良贷款的出现,这时银行就可以凭借动态拨备机制积累的储备资金覆盖不良贷款,从而避免了经济运行因为不良贷款的拖累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从而使公允价值的周期效应降低,进而使经济周期平滑。

(三)变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处理金融中具有交易性的负债或资产等的公允价值变动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可供出售的金融处理模式,即用“资本公积一一其他资本公积”代替原来公允价值变动的损益,同时记录负债或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接着,需要重新计算与之相对应的资本公积中的金额,并将计算出来的数据转换成公允价值的投资收益或变动损益。最后,将上述数据记录到利润表里。

四、结束语

当然不仅仅只有以上的应对策略,还有更多的策略有待后来者探讨。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应对还需要通过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工作的落实来实现。

参考文献:

[1]肖迎.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应对措施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153-153,155

[2]向丹.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J].财会学习,2015,(10):107-108

猜你喜欢

公允价值会计
负商誉与公允价值
浅谈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
论大数据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