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2017-04-26李国华

财经界·学术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存在完善措施高校

李国华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在高校建设上,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财政资金是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一部分高校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行了会计委派制,这对高校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是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的,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会计委派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从高校实行会计委派制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高校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完善高校会计委派制的措施,目的在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国家财政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

关键词:高校 会计委派制 存在 问题 完善措施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不断的深化改革当中,高校也参与到了市场经济的竞争当中去,为了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一些高校采用了会计委派制,通过会计委派制可以控制和监督高校的财务情况,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和防范贪污腐败的问题发生,可以说会计委派制可以保证高校资产的安全性,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一、高校实行会计委派制的重要性

高校实行会计委派制是适应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也是高校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可以说实行会计委派制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其中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一)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高校实行会计委派制中会计有着比较独立的权限,在提供数据、接受检查等方面,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进行一一的汇报,不可能存在着受领导者意思的影响、弄虚作假行为的问题发生,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避免贪污腐败、浪费的问题发生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经营的业务也越来越多,在日常经营中需要采购的物资也越来越多,如果内部控制不严、资金管理不善,就会在采购等环节出现贪污腐败、浪费的现象发生,因此高校通过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加强资金在源头上的管理,财务人员就可以独立的完成自身的职权。

(三)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

高校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不同部门采用的核算方法就会有所不同,会计人员也将定期进行轮换岗位,这样就会迫使会计人员为了适应新的岗位来学习不同的职业技能,积极的参与到高校组织的技能培训当中去,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委派会计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道德水平。

(四)有利于规范会计工作

会计人员的经营活动会受到会计法的约束,通过会计委派制可以实现对委派人员的直接管理,各个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工作秩序可以得到较好的整顿和管理,在行政关系上会计委派人员不受到所在单位的束缚,可以保证行动上的独立性,可以客观正确的反映出高校的财务成果。

二、高校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会计委派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一)会计委派人员的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有待于提高

高校会计委派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会计委派制的顺利实施,会计委派人员既要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水平,还需要较好的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数量众多,需要的会计人员也较多,财务部门又属于后勤部门,一部分会计人员是半路转行,很多会计人员并没有认识到会计委派制的实质,就走上了会计委派的工作岗位上了,这就直接影响到了会计委派制的顺利实施。

(二)缺乏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

高校实行会计委派制后,委派到各院系的会计可以说是一个代理人,自身的绩效考评与二级单位的经济关系联系的并不紧密,因此二级单位就不能对其工作结果进行直接的评估和考核,相应的奖励处罚也就缺乏依据,大大的降低了会计委派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同时随着高校会计委派人员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如果自身的工作结果与二级单位的经济效益不挂钩,会与二级单位其他教职员工的待遇有所差距。

(三)未划清会计委派的范围

虽然在我国很多高校实行的会计委派制,但是高校仅仅是按照上级教育、财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在二级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上级并没有明确哪些或什么性质的二级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还有一部分的高校并没有明确实行会计委派制的范围,由于高校的办学规模、财务运行模式、管理机制存在着差异,同时随着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对财务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可以说会计委派人员的人手比较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未划清会计委派的范围会直接降低高校会计委派制的效果。

三、完善高校会计委派制的措施

从上述情况来看,高校会计委派制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的领导者要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不断完善高校会计委派制,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一)提高会计委派人员的素质水平

高校会计委派制实施效果水平的高低与会计委派人员的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对会计委派人员定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培训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多种形式,有组织有计划的对会计委派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委派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同时高校也要加强对会计委派人员的道德培训,培养会计委派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道德修养。会计委派人员也要积极的学习市场经济的知识,要积极的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委派会计经验,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去,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会计委派的工作效率。

(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高校为了更好的实行会计委派制,调动起委派会计进行工作的积极性,高校应该不断建立和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建立起会计委派考核制度,这就要求高校的人事部门与财务部门相互配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考核范围要具备全面性,主要应该包括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工作业绩等因素,考核的结果要与职称、职工福利相挂钩,这样就可以大大的调动起委派会计工作的積极性,提高委派会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对会计委派人员的日常和年终考核要由财务部门负责,对于考核结果成绩优异的会计委派人员要予以一定的奖励,对不合格的会计委派人员要予以教育批评或者调离岗位的处罚。

(三)合理划分会计委派的范围

我国高校在组织结构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组织,有的高校有自己的分院、附属小学,有的高校有从事科研的学院、图书馆、信息中心等,因此高校实行会计委派制要合理的划分会计委派的范围,我们可以根据以下三个指标来进行综合的判断:会计核算方式、组织宗旨、法人地位,从以上三个指标可以将高校的二级单位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非独立法人,纳入高校预算管理的准公益性二级单位,主要包括并没有进行后勤化改革的校医院、后勤服务集团等。

第二类是非独立法人,纳入高校预算管理的公益性二级单位,主要包括了科研院所、二级学院、图书馆、行政管理部门、附属小学等。

第三类是独立法人,并没有纳入高校预算管理的公益性二级单位,主要包括了教育基金会、分校等。

第四类是独立法人,并没有纳入高校预算管理的营利性二级单位,主要包括了校办产业、独立學院、大学出版社等。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可以主要对第一种类型的高校委派会计人员,不必要对第三类、第四类委派会计人员,但是对第二种类型的二级单位并不能一概而论,如果高校实行“分级管理,工艺领导”的办学模式,可以向其二级单位委派会计。

(四)建立定期轮岗、离岗审计制度

高校会计委派制也要根据《会计法》的要求,高校要建立轮岗和竞争上岗制度,二级单位和财务部门要对委派岗位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轮换岗位制度,要选择一些综合素质高、职业技能强的会计人员来担任委派工作,为了避免会计人员长期服务与同一家二级单位,要建立起委派会计定期轮换岗位制度,在实施定期轮岗制度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会计工作是一项比较特殊的工作,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对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了解,因此为了保证财务工作的连续性,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频繁的进行轮换岗位,这样有利于对单位财务进行长期的规划,更好的发挥出会计委派制的职能;另一方面委派会计的任职期限也不能过长,如果长时间的在一个单位任职,就会大大削弱委派会计的独立性。第三是委派人员和非委派人员之间也要经常轮换。

同时高校也要建立起委派会计离岗审计制度,也就是说在委派会计任期届满的时候,对委派会计进行的公正、客观的评价,对业绩突出、坚持原则的委派会计人员要予以表彰,对未完成工作任务的委派会计要取消其资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实行会计委派制后可以强化会计核算职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规范了高校的会计工作,高校的宏观调控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因此高校的管理层要认识到实行会计委派制的重要性作用,要认识到会计委派制工作中的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完善会计委派制,

参考文献:

[1]尉晓红,李乐波,朱晖.医疗机构财务科长委派制的弊端与改进[J].财经界(学术版),2013(02)

[2]王维敏.浅析会计委派制的利弊[J].经济师,2013(04)

猜你喜欢

存在完善措施高校
怀疑与存在: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谈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实施与完善
浅析笛卡尔之“上帝”观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类课程教学新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