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旋律主题,类型化表达

2017-04-26邵晶

文教资料 2017年3期
关键词:主旋律

邵晶

摘 要: 影视剧从其诞生之日起,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都与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对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导向及人类的许多实践活动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影视剧《青春集结号》,试图从三个方面解读主流意识形态对于受众的影响。

关键词: 主旋律 理想信仰 《青春集结号》

昆德拉曾说:“意象学……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把一些有五花八门名称的现象聚集到同一个屋顶下面的词了:广告公司、和政治家有来往的议员、画出一辆新车或健身房新设备草图的绘图员、创造时尚的时装设计师、理发师、规定人体准则的意象学的所有分支军从中得到启发的演艺界明星。”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已步入视觉时代,这个时代充斥着大量的图像,这些图像影响着人们对现实的理解、认可,进而影响着人们头脑中的意识形态、思维观念、价值取向。尤其是主旋律影视剧,一直执着地通过影视剧灌输国家的主流态度、价值取向。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观揭示了媒介与意识形态的深层次联系,阐释了媒介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本质②。

《青春集结号》是一部军旅剧,是以“95后”军校生为视角,关注“95后”军校生意志锤炼和青春成长的电视剧。这部青春题材的军旅电视剧一经播出就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收视率极高,引起多方关注。这部电视剧能吸引观众的原因在于它既满足了“90后”受众对影视剧的需求(不局限于一味地说教),同时剧中又蕴涵深刻的思想教育价值,与当下主流思想意识是一脉相承的。

一、展示与挖掘主旋律,增强了“90后”受众对主流价值观的心理认同

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个人特征在外部物体上的投影,为的是更好地理解这些特征。这是主体为了自身利益从潜意识中的动机出发而从事的心理活动。把这个概念应用于电视,就意味着把观众看成统一的个体,而把人物看成相当于真实统一个体的表现③。观众受到文本魅力的诱惑,使自身与虚构人物认同,将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自然化为个人欲望,电视通过不断的、无休止的重复,增强观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青春集结号》洋溢着爱国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情怀、团结合作、拼搏向上等积极的价值观。叶多多的父亲,一名战斗英雄,在飞机失事后首先让自己的助手跳伞,在自己即将跳伞时发现地面上有一群儿童,为了不让飞机坠地后撞向一群灿烂的笑脸,他选择留在飞机上继续驾驶,直至飞机坠落,牺牲了自己,他的所作所为都体现了一名军人的精神品质。他的名字也因此而被光荣地铭刻在军校的纪念碑上,纪念碑上都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牺牲的英烈。

叶多多和任天行都是有缺陷的天才,《青春集结号》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示和挖掘了主旋律。尤其在对叶多多形象的塑造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体现了“90后”的性格特征:青春、亮丽、思维活跃、任性、讨厌说教等。叶多多是一个学霸,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却在母亲的威逼利诱下报考了军校,成了一名军校生。起初,叶多多并不想成为一名军人,所以在军校做出了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动,甚至三番五次想要退学,之后在教导员及院长的帮助下,逐渐意识到自身的缺点,心理创伤逐渐愈合并消除精神阴影,最终成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军人。在叶多多的身上,人们感受到“90后”的人生价值观和军人人生价值观的冲撞与融合。任天行的梦想是当一名出色的飞行员,一直为此而努力,然而由于身体的原因,梦想破灭,外出打架,被迫到陆军学院上学,在陆军学院期间,也曾失落,也曾迷惘,但最终还是适应陆军学院的生活,一直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军队的生活令行禁止、果敢、勇猛、顽强,“90后”的任性、张扬个性,这些看似冲突,却不矛盾。军校的各种规定都是为了让这群“90后”变得守时、有责任心、有纪律性、有团队精神,这并不等于抹杀其个性,反而使其变得有团队精神,学会和别人相处。

这部影片蕴涵的主流价值观,并非通过传统灌输说教模式让受众认可,而是通过塑造的人物形象使受众接受并认同。剧中的人物有理想,有梦想,有坚定的信仰……这些都反映了人类对信仰的追求,对理想的思考,受众只有真正认同主流价值观,才能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同命运。

二、表现与追问人生意義,促进“90后”受众坚定理想信仰

对人生意义的表现与追问是《青春集结号》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剧中,导演着重探讨了军队、时间、命运等人生意义、人生价值,追问“和平年代,军人所做的一切是否毫无价值、毫无意义;军队生活与现实生活的矛盾”等。叶多多父亲的死,一直是叶多多的心理创伤,她始终不理解父亲为什么会驾驶飞机出事,为什么父亲的战友会对自己隐瞒真相,为什么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看望过她们母女二人?叶多多通过毕业课题研究,经过实地考察,反复论证,最终解开了她父亲坠机牺牲之谜,走出了自己的精神阴影,并意识到:自己的父亲是真正的英雄,是为了一群可爱的笑脸,是为了祖国的未来。叶多多此时真正了解了她的父亲,了解了军人的追求,了解了军人的人生意义,并且自己也打算为之奋斗终生。

剧中的“家庭关系”体现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父亲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应该是怎样的?学员郝好出于家长情面问题,不得已答应了为一个孩子补习功课的工作。然而,在补习过程中,却发现这个孩子虽然聪明,却有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毛病,学员为了帮助这个孩子,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甚至让自己的同学假扮绑匪,最后发现,这个孩子其实是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让父亲多关心自己,所以才对之前的补习老师诸多挑剔,百般刁难。后来,父亲意识到,给孩子再多的物质享受也比不上跟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尚导演通过追问与表现人生意义的方式,使得“90后”受众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坚定理想信仰。信仰是该剧一个非常核心的主题。信仰,不会与生俱来,也不会一成不变,会随着时代、年龄等因素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只有当理想稳定下来,并升华至信仰的高度,才能保证其可靠性与忠诚度。剧中的任天行、耿队长、梁教导员、院长等人,他们的身上有着与常人不同的价值理念、精神取向,但是他们始终坚信自己这一辈子毫无遗憾可言,他们是在用一生铸造一种精神,一种军队脊梁的精神,他们构成了和平年代国防的中坚和军队的脊梁。他们的品格、他们的执着精神,正是当代军人身上最耀眼的亮点。学员们都是有缺点、有性格的,在军校经历了四年的学习,他们都迈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面对军校纪律的约束,他们由最初的自由散漫、随心所欲变成意志坚定、成熟干练、有着坚定理想信仰的真正的军人。

三、展示榜样人物,引导“90后”受众的行为导向

查特曼写道:“在我们的记忆中,‘丰满的人物是真实的人。他们看起来似曾相识。就像真实生活中的朋友和敌人,很难描述他们究竟是什么样子……丰满的人物从构造上来说是开放式的,是能够进一步想象的。我们的‘解读不仅限于与文本直接接触的阶段。其人物可能会影响我们许多天甚至许多年。”④的确,电视剧中的人物作为榜样,通过其富有感召力的价值取向感染、激励、号召和引导受众的行为,使受众明白哪些行为是值得赞扬的,哪些行为是被鄙视的。

爱情来临时,如何面对?剧中的人物给了“90后”受众答案,为“90后”受众起到了引导的作用。《青春集结号》是一部表现军校年轻学员的成长经历的电视剧,不可避免地会涉及爱情。爱情是神圣而伟大的,同时又是盲目而自私的,剧中的学员都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中恋爱成为一堂人生必修课,然而大学期间,尤其是在军校,是否该谈恋爱,谈怎样的恋爱,成为这部剧探讨的重要内容。剧中的学员都散发出幸福、快乐和健康,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无忧无虑、过于自信、任性娇气和青春的魅力。其中,叶多多令任天行倾倒,并不在于外表,而是以内心的美迷住了任天行及众多“90后”受众。然而,军校有严明的规定:“军校生不准谈恋爱。”教导员梁紫看出任天行和葉多多的关系,担心二人触犯纪律,提点任天行收敛感情,要对叶多多负责,不能因为儿女情长毁了彼此的未来。之后,叶多多屡次向任天行暗示,然而任天行以冷漠对之。叶多多起初并不理解任天行对待感情的态度变化,经过教导员的教导,终于明白“军校生不准谈恋爱”的规定其实是为了每个学员,让学员认清自己,把握自己,明白自己的追求,坚定自己的信念,即便对待感情也是如此。爱情的基础是以思想的结合、心心相印为前提,它与信念、事业共存亡,这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的爱情,因为大学期间谈恋爱,不能向对方承诺任何事,只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唯有等待与坚信,才有可能开出幸福的花朵。教导员梁紫的爱情便是如此,在经历风风雨雨之后,始终坚信对方,最终在学员们的祝福下,走向幸福婚姻的殿堂。

剧中,无论是梁教导员、耿队长还是军校的学员,都有自己的梦想、追求,他们的高尚情操、言行举止、模范行为都能成为“90后”受众的榜样,激发受众对榜样的敬仰之情,进而激励自己积极上进。

四、结语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吹响了全面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号角。在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指出:“文艺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青春集结号》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证明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电视剧,给电视剧注入了“精气神”,可谓事半功倍。传播主流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待通过《青春集结号》的热播,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励更多影视剧创作者聚焦主旋律影片,确立和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中国文化,为民族整体向心力的增强做出不可磨灭的文化贡献。

注释:

①米兰·昆德拉:不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29.

②Louis Althusser.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M].United Bank of American San Fransio Esprit,1970,4:12-13.

③[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45.

④Chatman,S.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Ithaca and London[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8:132.

参考文献:

[1]熊飞,郭秋光.论部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淡化的主要原因[J].教学研究,2006(2).

[2][英]尼克·史蒂文森.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刘爱军.当代大学生应当持有一种什么样的主流意识形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

[4]倪震.中国电影和国家形象[J].艺术评论,2007(10).

[5]顾洪英.流行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

猜你喜欢

主旋律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实操性探微
国内主旋律真实改编商业电影的艺术特征探究
用现代舞表现“主旋律”的成功尝试
报纸编辑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