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化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公共服务研究

2017-04-26郑舒丹范诗涵

文教资料 2017年3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

郑舒丹+范诗涵

摘 要: 我国的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群体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有着种种不足。如何建设一个完整、系统的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管理机制,以期构建适合社会需要的公共服务,成了大学生群体及社会相关各方面需要考虑的课题。本文主要通过调查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现状,总结出其中反映的问题;同时借由文献整理,总结出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这一群体和其他群体相比的身心优势;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提出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建构设想,并针对调查中的某一博物馆进行方案预设。

关键词: 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 公共服务 自我管理机制

一、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公共服务现状

国内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相对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各博物馆才陆续开展志愿者活动,这与公众的社会奉献意识及政府、社会各机构的引导有关。目前,上海科技馆志愿者主要形成三支稳定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其中有一部分是由35所高校组成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成为科技馆展区讲解工作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上海科技馆科普志愿服务队还制定了规范的服务章程,成立了较完善的组织机构等。目前全国各地的许多博物馆正纷纷向社会公开招募大学生志愿者①。

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发展得较快,逐步走向规范化,而且在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寻求中有着一定的倾向。国内博物馆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如下特点:一是从事的志愿服务工作比较单一。二是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管理尚且不规范,结构较松散。三是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二、当前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公共服务中博物馆方的认知问题

以往,国内的大多数博物馆在对“大学生志愿者”这一群体的认知上都有误区,即将博物馆与志愿者的关系当成雇佣关系。这个误解决定了博物馆是凌驾于大学生志愿者之上的,志愿工作变成了雇佣工作。但同时没有因“雇佣关系”而带来的利益获得,使得大学生在志愿工作中存在懈怠心理②。我们习惯将志愿者视做博物馆的“人力资源”,这种模式实质是志愿者作为“个人”为其所在的“机构”服务。作为“个人”的志愿者被“机构”职工化、垂直化管理,其结果长期看必然是志愿者个人的热情消退、工作的停滞。最可惜的是“微革命”的推动者将变成纯粹的“微小的人力”。

国内博物馆志愿者体系由于起步晚,理论知识不够完整地支撑,最初都是志愿者主动走进博物馆寻求参与的机会,博物馆始终都以一种被动的姿态接受,因此在对志愿者的组织、安排、利用上并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模式。久而久之,博物馆中工作人员就形成了一种观念,即仅将志愿者作为补充博物馆人力资源不足的支撑,或者片面地认为博物馆是协助志愿者成长的平台,视志愿者工作为可有可无。在此观念的左右下,博物馆和志愿者之间的关系便是一种僵硬死板的模式,因而无法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也就无法突出志愿者的自身优势。

三、当前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公共服务中大学生群体自身的问题

(一)大学生群体主观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中关于大学生对博物馆志愿服务的认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仅对志愿服务有大概的了解,部分大学生不太了解,甚至有认识上的偏差,例如许多大学生认为志愿服务只是形式主义的活动。这些误解对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挫伤了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此外,当前各大高校都开始重视大学生社会服务精神的培养,鼓励或倡导学生进行志愿服务,一些大学生便自发组织了社团,把志愿者活动作为社会实践,学校也记以一定的学分。但目前学校方面缺乏对志愿活动的监督制度,常有志愿者因为种种原因半途而废的情况。

除以上两点,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技能、专业知识的欠缺也是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博物馆志愿者服务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博物馆开展志愿服务行动成效的好坏。当前的大学生对社会认识有限,缺少亲身体验;在服务中,部分大学生志愿者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博物馆志愿服务的整体水平。

以大连自然博物馆为例,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志愿者负责人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最初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是考虑到大学生志愿者有着时间灵活、知识水平高、自主管理能力强等优势,同时需要大学生志愿者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实际情况是,志愿工作开展一段时间后,该馆逐渐将招募培训的重点转向已参加工作的成年志愿者身上。其负责人解释说是由于大学生志愿者的优势体现不突出,需要挖掘的潜能没有体现,因此在之后的志愿者管理工作中不再过多投入。

(二)大学生群体自身客观存在的不稳定因素

在调查问卷中,有66.67%的受访者表示影响成为志愿者的最主要因素是时间不充裕或不稳定,相比于其他年龄段的志愿者群体,大学生志愿者虽然时间充裕,但是时间碎片很多,并不连贯,无法提供稳定的志愿服务(见表1)。除去时间的不稳定因素外,空间上的流动性是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一大障碍。

四、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组织机构的问题

(一)博物馆提供的志愿服务岗位单一

提到博物馆志愿者,人们就会联想到讲解员、秩序维护员等常规的岗位,这与博物馆一直以来的惯性思维分不开。国内博物馆在志愿者管理上将志愿者视为“人力资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多分配于教育部或宣教部,这就是志愿者多从事讲解等低难度工作的原因之一。博物馆大量使用志愿者从事讲解工作的逻辑出发点实际是自身人力资源的有限供给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因而大学生志愿讲解其实是博物馆在自身有限人力资源的条件下的无奈选择,谈不上主动,更无规划可言,这是错误的高潮。于是,大学生无法脱离普通人力资源的使用模式,无法更好地参与博物馆的核心运行。

(二)大學生博物馆志愿者招募机制不完善

博物馆志愿者招募机制是否完善,决定着所招募的志愿者的综合素质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志愿服务能否成功开展。

在调查问卷中,46.11%的受访者表示了解博物馆招聘大学生志愿者的途径是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另外41.1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了解的途径是通过同辈群体及其他志愿者的介绍和宣传,这两种途径是比较主流的(见表2)。从中可以看出博物馆在招募形式上较死板,没有创新,也没有后续的系统评定选择机制。

(三)大学生博物馆志愿服务评价机制欠缺

对于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来说,他们在志愿服务中渴望得到一些认同。经调查,有79.31%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为了学有所用、传递知识、引导大众。这表现了当代大学生期待回馈社会的急切心情,博物馆应该适当引导,培养大学生正确运用自己的热情。调查结果显示,在开展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招聘时,参加的人数较多,但有59%的志愿者认为博物馆没有有效的评价机制。志愿者容易产生“未自我价值实现”的挫败感,影响大学生志愿者继续参与服务的意向。

(四)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培训机制与保障机制不完善

在对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志愿者负责人的访谈中,通过负责人的回答,我们了解到大连自然博物馆提供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主要包括入职培训、入职后的技能培训等。同时大连自然博物馆计划开展一项长期培训计划,时间上保持间歇性,内容上保持连贯性,而这一计划主要针对的是固定的志愿者团队。

此外,博物馆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的关系虽非劳动关系,但两者存在一定的契约关系,即博物馆保障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的必要需求,志愿者完成承诺的服务。这种契约关系理应成为一种书面协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大部分大学生在报名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已经在构成一种契约关系,而博物馆在志愿者资源的管理使用上欠缺保障意识,不仅应该包括对于志愿者参与服务的保障,还包括对于博物馆的保障。

五、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社团法人化构想

社团法人,又称法人型人合组织,指以人的组合为成立基础的法人,即“人的组织体”。美国学者格雷对社团法人做过经典定义:社团法人是国家已授予它权力以保护其利益的人的有组织的团体③。

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组织符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以公益为目的的社会团体法人的特征,其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组织由会员组成,是人的集合体;(2)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组织的宗旨是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即实现会员的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意愿;(3)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组织是第三部门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非营利性的④。因此,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群体组织可以依法登记注册成为一个社会法人组织。

(一)社团法人化优势

首先,社团法人化可以为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提供法律保障。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缺乏有效的组织、社团法人、能够表达利益和维护权益的平台。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得不到相关组织对其合法权益的保障,会直接挫伤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的热情,阻碍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队伍的壮大,社团法人化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

其次,社团法人化可以给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提供培训机构。大学生博物馆志愿服务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社会活动或实践。由于博物馆服务需求品质的不断提升,大学生博物馆志愿服务逐渐专业化,为提高大学生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品质,志愿者要接受各种训练。被社团法人化的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可以提供一个专门的培训机构,对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进行思想和业务培训,还可通过邀请专家教授举办各类专业培训,提高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的业务技能。

最后,社团法人化可以为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组织筹措经费,解决困扰大学生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的经费问题。这样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就不再单纯依靠“输血”,而是充分挖掘社团会员的人际资源和自身的智力文化优势,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增强“造血”能力。

(二)社团法人化运作构想

社团法人化的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应实行会长负责制。会长及具体项目部负责人由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协会成员竞聘上岗担任,共同组成办公联席会议,讨论执行方案。会长召集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会议,和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共同制订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年度工作计划,完成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年度总结,协调和帮助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不断改进,确保大学生博物館志愿者服务组织项目的发展与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组织目标一致。具体项目部负责召集项目成员共同制订项目实施计划、控制项目进程、组织项目成员评估和改进项目。财务部负责管理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经费并定期提交经费使用报告及建议。外联部建立、发展并保持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与各个博物馆、其他组织、机构和媒体的关系。信息部搜集、整理来自项目和外联的各类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资料,维护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网站。培训部提供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具体活动的相关知识培训。

社团法人化的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的运作模式:当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组织实施某个具体活动时,会长将此项目交给具体项目部负责人负责活动的实施,信息部要给具体项目负责人提供具体活动所需经验和相关资料,外联部要向具体项目负责人提供具体活动所需外联信息,财务部向项目负责人提供具体活动所需财务预算,培训部则需提供具体活动所需的培训服务,再由具体活动项目部具体负责人向会长反馈相关信息。

六、结语

通过调研发现,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不仅存在志愿服务的共性问题,即缺乏社会支持、缺乏有效保障、缺乏激励机制,而且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存在自身特有的问题,主观方面的问题有:对志愿精神没有深刻的了解;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欠缺;客观方面的问题有:大学生本身存在不稳定因素。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社会应给予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活动充分的关注,给予大学生志愿者科普服务活动充分的社会认可与资金支持,完善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的社会工作体系。最重要的是建立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活动管理体系,加深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社团组织社团法人化进程。

注释:

①梅霞.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相关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06.01.

②陈增路.博物馆里的微革命——博物馆志愿者的现状和未来[J].中国博物馆,2012(2):12.

③龙卫球.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276.

④晋入勤,唐雯.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法律制度体系初探[J].财贸研究,2006(6):130.

参考文献:

[1]谢周梁.北京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科普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北京工业大学,2014.06.20.

[2]李壮.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5.05.01.

[3]兰国英、杨岭.试论我国博物馆的志愿者活动[J].东方博物,2006(3):119.

[4]张尧.社会管理背景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05.01.

[5]于明涛.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管理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05.01.

项目名称:2015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01510165057

《构建特色化大学生博物馆志愿者公共服务研究——基于对当代大学生身心优势的分析》

指导教师:徐松岩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共同生产:缘何难以承受其重
《“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发布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1版正式启用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促进内外贸易 创新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