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支架 有效表达

2017-04-26王丽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思维导图

王丽

[摘要]在情境创设中,应积极问答,多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思维导图呈现语言点的搭建,能有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由于有了教师的充分铺垫,创造了合适的练习平台,学生的练习发挥出色,学生很想讲,也很能讲。

[关键词]创设情境 思维导图 铺垫充分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下面以5A Unit 6 My e-friend story time板块为例进行实践及反思。

译林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 My e-friend(sto-ry time)第一课时,以介绍网友为主题,继续学习一般现在时的一般疑问句、它的肯定与否定回答以及介绍他人的其他信息。通过王兵介绍他的笔友Peter的情况来展开学习。学生以提问、阅读、演绎故事等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会话交际能力。

本课的具体目标是让学生听懂、会说、会读单词:send,e-friend,email,to,live,study,…years old,UK和Chi-na,并初步感知句型Does he/she…?及其回答Yes,he/shedoes./No,he/she doesnt.的语调和用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生能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对网友和自己的朋友进行综合全面的介绍,这也是本课学习的落脚点和难点。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问答

小学生活泼好动。小学英语课堂,创设不同的情境进行活动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在情境创设中,积极问答,多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本课中设计的三个情境活动让学生活跃思维,大大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1.师生问答搀扶前行

上课伊始,老师先通过PPT展示自己的照片说:Doyou want t0 know me?(手指屏幕)Can you ask?有学生马上问道:Whats your name?T:My name is…(放慢语速).Im40 years old.(教…years old)老师指着40问:Can you ask?学生举手就问:How old are you?老师回答:Im 40 years old.I live in China.Do you know“live in”?教live in、China用同样的方法,老师问:Can you ask?学生:Where do you live?老师回答:I live in Kun Shan.(放慢语速)I like reading books.Can you ask?学生又问:What doyou like doing?老师答:I like reading.这个情境符合实际情况,学生对老师好奇,想知道老师的很多信息,老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思考、提问,老师再回答,学生得到他们想要的清晰信息。

2.生生问答由扶到放

本课用“爸爸去哪儿”这个综艺活动在学校里征集人员为主线展开教学。人物Poppy的出现承上启下。刚才对老师的提问是在老师的扶持下完成的,那么对Pop-py的了解,则是学生之间通过思考独立进行的。

片段一:

T:Look at her.Any questions?(ppt出现Poppy以及关键信息,如Poppy、6、Canada)

学生根据提示的关键词语进行生生问答,由于有了之前与老师的对答,这个任务学生们很容易完成且完成效果极好。

片段二:

通过“爸爸去哪兒”这个节目中出现的其他人物,他们手里拿的物品,进行遮盖,旁边出现提示,让学生猜一猜。

1.Its a rectangle.Knowledge(知识)

2.Its a paper.Colour

3.Its red.We like eating it.

4.animal,four legs

学生分别以提示句Does she like/have…?Yes,shedoes./No,she doesnt.来进行生生问答。

以上两个情境由扶到放,由第一人称的练习逐渐发展为第三人称单数的问答练习,大部分学生在进入课文前已对本课重点句型熟练掌握。

3.善思善问提升表达

课文学习结束后,学生对王兵的笔友Peter有了很多了解,老师让学生再次思考,Do you have other questionsabout him?班内的学生经过几轮的提问,对这些问题非常熟悉,马上又有几个学生问了一些关于Peter其他爱好的问题。比女口:Is he good at…?Does he…?Can he…?Does he like…?What…?Does he have…?学生在深入了解Peter的情况后,思维活跃,勇于提问。这时的提问不仅仅是今天新授的内容,而是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已有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综合知识来完成任务,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发展能力都得到一定提高。

二、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口语表达

运用思维导图能整体理解阅读材料的语言知识和复述、背诵阅读材料等环节,通过思维导图呈现语言点的搭建,能有效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还能使小组活动中合作会话的成效最大化。

进入课文,了解了Peter的基本情况后,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寻找问句

Sh1:Whos your e-friend?

S2:How old is he?

S3:Can he speak Chinese?

S4:Does he have Chinese lessons at school?

S5:What subjects does he like?

S6:Does he like playing football?

老师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以上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的语言结构How old…?Can he…?Does he have…?What subjects…?Does he like…?作思维导图呈现在黑板上,学生不仅通过问题把课文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细细整理了一遍,还在回答中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由于学生通过呈现的句型进行语言输出,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搭建了支架,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很好的复述,学生由句子的表述到语段的表述也显得顺理成章,学生的口语表达不断得到提高。

三、铺垫充分。提升语言综合运用

小学英语担负着提高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重要使命。这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大量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空间。

由于这节课的前期铺垫十分充分,从扶着让学生进行对老师的提问,到放手让学生猜图问答,再到学习课文时,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呈现的句型进行语言输出,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搭建了支架。课文学习结束后,通过一本绘本的呈现,把本课主人公Peter的完整信息展示出来,并教会学生,当要介绍你的好友时,可以参考课文,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介绍:个人信息,学校活动,喜爱的东西。由于有了前期的步步铺垫,学生很轻松就能掌握介绍他人的本领。

本课最后拓展部分,是让学生通过问答了解老师提供的网友信息。学生4人为一组,2人提问,1人根据邮件内容回答,1人完成短文填空,再挑选1人以第三人称复述。由于有了老师的充分铺垫,创造了合适的练习平台,学生的拓展练习发挥出色,学生很想讲,也很能讲。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思维导图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