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在浮躁……你有解药吗?

2017-04-22陈敏

中国青年 2017年7期
关键词:礼金年轻人

文|陈敏

社会在浮躁……你有解药吗?

文|陈敏

使心地清净是青年人最大的诫命。

——莎士比亚

读书时,千军万马地挤独木桥。工作了,焦头烂额地拼学历拼爹。谈恋爱了,费尽心思地攒礼金……人人都在往前挤,你不努力就会被浪打翻,抛到沙滩上晒成鱼干。

一个充满活力、激情四溢的社会,往往也是浮躁的社会。《生化危机》都推出终章了,而“社会浮躁综合征”蔓延多年,仍在升级。

感染者从精神、思想、人格到现实诉求、行为举止,都有奇葩怪异状,比如言必提利,行为焦虑。而人数众时,已成社会常态,不觉其病。

喧嚣巨响,熙熙攮攮——那,我们还能遇见不同的你吗?

诗人失落

新东方英语老师董仲蠡有一次在讲四级翻译,讲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译成“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他正陶醉,却有女生直接质问:你讲这些有什么用?考试能提分吗?你就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

翻译之美,可使人心复杂丰富美好化,此用非彼用。当老师们偶尔重回教育的本质,却被台下学生笑话了。学生们不容易“骗”,这几十年都被培训机构和快餐教育喂惯了:考高分,上名校,得高薪,才能过好日子——不然呢?竞争这么激烈,到时啃老,或者你养我?

一切都要从世俗角度问“有用”吗?是人心浮躁,也是人将自己工具化的前提。

本应秉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都上了功利的快车道,诗意也不能免俗。

《诗刊》80后编辑彭敏,刚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的亚军,就发出了一句悲叹:“再美好的诗句也换不来一平方米房子”。

2009年北大硕士毕业,彭敏曾遍揽校内文学奖桂冠。“因为穷”,他也参加了大大小小语言类竞赛,却hold不住一路飙升的神奇房价。毕业四年,北京房价均价从15000元涨到37000元。他只好去河北燕郊买房。等待贷款时,房价复涨20%,房东毁诺。在北京工作七八年,他仍然租在望京,租金是月薪的40%。出世的少年,已入世做凡人,“我希望自己的诗意建立在稳固的现实基础之上,而不是自己搭建的空中楼阁。”

有智力,有情怀,有文凭,有知名度……他仍买不起北京当下的房子。房子是什么呢?是他建立起信心和诗意世界的基石。可他找不到一条“道”通往房子。当一个城市的大部分人都找不到“道”,城市开始浮躁了。

焦虑浮躁,往往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

爱与买卖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这是彭敏最爱的《西州词》,颂扬爱情。虽然大多时候,他在朋友圈都单着——爱情在哪里?

2月18日,“福建莆田百万新娘”再次登上热搜榜。在订婚仪式上,18岁的美丽女孩站在一箱288万的婚礼聘金前,似乎只差一个黄金价签。据报道,2016年就有11位莆田新娘上了聘礼百万榜。百度有一段神对话:

问:为什么莆田娶个媳妇这么贵?答:也有便宜的。

追问:那便宜的是不是特别难看啊?答:郎财女貌,差的就配差的,好配好,很少有剩的。

2月20日,河南某乡镇的陈老汉也成为热点。他用尽毕生积蓄,还欠下20余万外债,为27岁的儿子在县城买婚房,付了11万礼金娶亲。新婚之夜,小夫妻为了礼金激烈争执,最终新郎竟成杀妻凶手……浮躁之风刮到(倒)了洞房。

看过一张全国彩礼地图,大大印证着一个“俗”字:俗人,俗风,俗不可耐。

在群内谈到此事时,一个女孩竟说:为什么要结婚?不如当小三。小三可以享受做妻子的权利,实现财务自由,还不用承担义务。后来她承认,自己很想谈恋爱,但工作太忙,竟成剩女,面临相亲的压力,逼婚的危险,当小三也是权宜之计。

以前,爱情只关风月,只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两人私事,现在爱情日益成了一笔等价买卖,甚至在各种节目里以学历、工作、车房、礼金等要素进行量化评估,不怕粗鄙只怕没钱。

以前,我们对小三嗤之以鼻,现在有人居然堂而皇之在群里讨论;道德就像内裤也不便处处示人,但现在很多人根本不穿内裤。

发展太快,各种异象渐欲迷人眼。是这个社会太浮躁了,还是我们与自己周旋已久,先躁起来了?

“网红”之躁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种悄然而深刻的变化。经济飞速发展几十年,开拓者们纷纷建立起商业帝国,占据了资源,现在还占据着话语权。王健林说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一个亿;刘强东说我不知道奶茶妹妹美不美……

这坐拥钞票和美女的“低调”被一再截屏转发,刺激了多少青年潜藏的欲望,遍寻名利殿堂的入场券——反正市场也推销五花八门的“成功”途径,比如整容成为网红。

也因此,“颜值即正义”的玩笑话,居然成了年轻人往上攀爬的逻辑理论。

每年假期的整容医院,都会涌来颜值教派的信男信女,教旨是:“变美了就有钱,有钱就有一切”,“红就行了,不管什么途径”“想红也是一种敬业啊”……我们会非议整容超过80次的网红脸,P照片的蛇精男,无底线秀下限的主播——但其实,他们只是这个社会物欲膨胀的一个小小倒影,他们只是以为“红”就能解决经济问题乃至一切问题、因而更困惑的年轻人。

在单一化的成功模式下,青年开始了粗暴大胆的尝试。但青春经不起几次浪费,一再试错,到了终点,就只剩下错。这个时代,年轻人选择增多,但资源有限,上升通道只留给极少数优异者;而各种差距不断拉大,并通过网络放肆直播:有人在挥金如土、有人在天天吃土。

有的青年为此怀疑奋斗的意义:“为什么很多人辛劳一生,依然生活在底层?”

有的青年则答:“我们之所以越来越浮躁,因为——浮不起来,当然躁。”

撕掉眼罩

我们不否认现状,但一句社会太浮躁,也成了很多事情的遮羞布和借口。

有人臣服于这个金光闪闪的名利世界,认为一切不看过程只看结果,不要灵魂只要欲望……所谓成王败寇,成了王,就可以制定规则,谁还追究过去的污点。于是,规则被忽视了,道德被放弃了,羞耻心被买走了,是非判断模糊了。

年轻人有成功的欲望,这是好事,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可是社会要放宽成功的标准,年轻人自己也要拓宽视野,与其一叶障目,误了终生,不如盘马弯弓,蓄势待发。

年轻人渴望有朝一日众星捧月,这也不奇怪,人不轻狂枉少年,张爱玲都说出名要趁早。可是路要一步步走,见了旁人走捷径,钻空子得了势,就也要猫学狗叫,是真正委屈了这不可逆的人生。推荐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

“幸运的机会好像银河,作为个体是不显眼的,但作为整体却光辉灿烂,同样,一个人若具备许多细小的优良素质,最终可能带来幸运的机会。”

我们相信有这样一群人,在尘世浮躁的翻转里,也曾为了生活痛苦迷惑,为了选择百折千回,某一天,你终于撕掉了浮世予你的绚烂眼罩——于是,整个世界素净多了。

社会太浮躁,做人不能轻飘。他浮任他浮,清风拂山岗。他躁任他躁,明月照大江。

这群人里,有你吗?

请反驳我们,关于这个社会的浮躁;请告诉我们,你在其中的思考和故事。

猜你喜欢

礼金年轻人
礼金互免卡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礼金不算遗产 儿子未能继承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打卡』
年轻人,千万不要相信自己会穷一辈子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
论“非法收受礼金”的刑法规制
漫画 四川专项整治干部收受红包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