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现状研究

2017-04-21刘晶

科技资讯 2016年36期
关键词:对策教育

刘晶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越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了城市,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子女也随之出现。在劳动力转移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子女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他们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该文阐了述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的現状及存在的问题,即:学习现状令人担忧、心理健康障碍、行为习惯偏差、安全出现隐患等。

关键词:农村留守子女 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c)-0206-02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呈急剧上升趋势,一方面,推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产生了一个特有群体——农村留守子女。“农村留守子女是指农村中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进城务工,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城市,使其留守在家,处于义务教育年龄阶段的孩子。”[1]目前,纵观整个农村,父母双方或者一方长期外出打工的现象已成为常态,大量的农村留守子女都被寄养在他人家里,“单亲家庭”“隔代教育”或“寄养教育”使得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性格缺陷突出:任性、自私、性格孤僻;学习理念不强:厌学、逃学、辍学,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之路。所以,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农村家庭问题,更是关系着国家稳定发展的社会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需要高度重视。笔者通过研究,试图对当前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状况进行阐述和思考,以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之道。

农村留守子女是指农村中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进城务工,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城市,使其留守在家,处于义务教育年龄阶段的孩子。“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子女处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为2000万,其中超过1000万留在家乡,成为农村留守子女。”[2]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状况,笔者选取了南京市高淳县桠溪中学为调研基地,对其农村留守子女进行了专项研究。

桠溪中学现有初中22个教学班,学生940多名,农村留守学生所占比例为30.4%,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留守学生占70.4%,一方在外打工的占29.6%。抽样调查了解到,父母常年在外的占 4.0%,一年回来一次的占16.2%,半年回来一次的占44.5%,每个月回来一次或几次的占27.9%。由此可见,农村留守子女远离父母,得不到正常的关爱、呵护,而祖辈监护、隔代监护导致监护不到位,他们的基本权利难以得到保障,造成农村留守子女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在知、情、意、性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中,农村留守子女存在的障碍、缺陷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具体来说,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农村留守子女学习问题

当前,农村留守子女的学习现状以及学习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成绩不容乐观。父母外出打工后,部分农村留守子女因缺乏父母的管教,学习态度慢慢变得越来越不端正,学习动机不纯,功利性较强,惰性逐渐产生,信念不坚定,再加上家庭的辅导和监督都跟不上,农村留守子女学习效率逐年降低,成绩下降厉害。据南京市桠溪中学月考、期中期末数据显示,在农村留守子女中,学习成绩中等以下的占48%,学习成绩中等的占40%,学习成绩较好仅占10%;第二,农村留守子女逃学、辍学严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读书无用论兴起,再加上农村基础教育资源有限、师资总体水平不高等,都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农村留守子女逃学、辍学现象实为频繁,学校教育状况每况愈下。

2 农村留守子女心理问题

“青少年是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3]对于农村留守子女来说,父母长期在外,孩子缺少陪伴,缺爱严重,疏远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们没有办法建立对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导致这些孩子对事消极懈怠甚至偏激。调查了解到,57%的桠溪中学留守学生存在轻微或轻微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47.7%,中度为9.05%,重度为0.3%。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农村留守子女有的表现出自卑、郁闷、敏感、孤独,有的内心封闭,情感冷漠,不愿意与人交流,爱心不够,,有的则脾气暴躁,容易冲动,打架斗殴无所不来。在学校里,他们也常常是老师比较头疼的孩子,叛逆、不合群、行为习惯差,与同学相处不和睦。

3 农村留守子女品行问题

“农村留守子女处于身心发展的转型期,可塑性强,其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缺乏对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断能力,需要成年人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4]但对农村留守子女而言,家庭环境的不完整对其心理和精神状况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而且又缺乏成人适当的约束和科学的引导,农村留守子女违法违纪现象很严重。这些孩子常常不愿意上课,即使去上课也不完成作业,甚至参与各类不法团体,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还有的孩子因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离家出走,有的甚至就被拐卖了。这种农村留守家庭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残破家庭,对子女引导和教育都跟不上,大多数父母与子女关系比较冷淡,很多孩子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

4 农村留守子女安全问题

农村留守子女安全亟待关注,一方面,农村留守子女年龄还小,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另一方面,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孩子们又普遍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农村留守子女的游泳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害事件屡见不鲜。除此之外,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监护人的监护不力,譬如孩子生病没办法得到有效治疗,从而影响健康或者孩子们受到人身伤害时,一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特别是近年来留守女孩受性骚扰或性侵犯的例子不胜枚举;二是缺乏对孩子们的行为失控教导,有的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轻生自杀的道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从而丧失生存权、发展权[5]。据了解,南京市高淳县桠溪镇初一年级三班的学生陈峰2007年5月10日刚过完15岁生日,可谁会预料到10 d后他会远离这个世界。在附近邻居和亲戚眼里,陈峰除了成绩不是特别好,几乎没有缺点。5月20日放学后,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家,直到第二天的傍晚,在桠溪镇桠溪中心小学附近的河流中发现了他的尸体,其离奇死亡至今仍在调查之中。

5 结语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是否顺利解决与农村的发展息息相关,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是我国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各界的配合,需要争取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利用写倡议、广播、集会等形式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6]因尤其是农村基层政府、家庭、学校、更应紧密配合,为农村留守子女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这样才能确保每一位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为农村留守子女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 宋强.农民工留守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7.

[2] 许旭.关注“三农,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37-38.

[3] 蒋雪梅.农村“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现状及原因探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1).

[4] 洪玉华,蒋业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与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9):64.

[5] 邹长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地问题及教育对策[J].内蒙古教育,2006(5):11-13.

[6] 卢晓军.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J].学周刊,2015(12):8.

猜你喜欢

对策教育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