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4-20程艳

东方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程艳

摘要:校企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校企合作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目标。本文从国家层面和湖南省层面对校企产教深度融合的研究意义及背景进行阐述,对校企产教深度融合的现状和发展瓶颈进行剖析,探索高职院校校企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1 研究意义及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2]、关于印发《湖南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湘教发[2016]2号)[3]等国家或地方的政策文件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实施路径,亟待立项建设一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推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共建共享,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及发展瓶颈

2.1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

目前产教融合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1)多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仅停留在浅表层面,目前产教融合的方式以“订单式”培养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主。

2)极少数高职院校和企业开展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共圆发展梦”。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让校企成为了真正的“一家人”,共圆发展梦。

2.2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瓶颈

1)体制机制不畅。主要的原因:第一,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第二,行业指导作用发挥不够;第三,高职院校具有功利性动机。

2)广度深度不够。即使有部分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也只是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承担少部分实践教学任务,企业根据岗位 (群)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根据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尚未实现。

3)管控管理不严。

4)效果效益不佳。

3 校企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 坚持政府主导

校企产教深度融合是校企合作的核心内容,要构建校企产教深度融合模式,必须由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并充分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一是建立定期对话机制;二是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三要建立引导和激励机制;四要坚持“促”、“管”结合,在进一步强化措施、推进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的同时,要强化对校企合作的管控管理,明确合作企业遴选标准,强化对校企合作的跟踪评价。

3.2 突出行业指导

职业院校要充分依托行业,积极开展产教深度融合办学实践,重点突出行业在高职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等功能,高度重视行业协会、学会等社团组织的统筹、组织、协调作用,凭借行业特有的优势,充分发挥行业在集团办学、专业群岗位人才需求、专业发展布局、课程体系构建、教材建设开发、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标准制订、实习实训等方面的指导作用。

3.3 健全体制机制

政府部门要建立高效的体制机制,使职业院校和企业构建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真正达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职业院校要将“培养人才”作为校企合作的出發点、立足点和落脚点,选择合作企业要进行论证和把关,坚持着眼长远和“责权利”相统一,在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同时,职业院校要积极为企业发展服务,要构建校企合作项目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要努力探索校企产教深度融合育人模式的实现途径,积极 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施校企共建专业或院系,使校企产教深度融合育人“落地生根”。要实现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就业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企业全程、深度参与,并将企业所有人才培养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评价和考核体系,让企业的人才培养活动达到规范化、制度化。

3.4 整合优化资源

职业院校和企业要实现理念融合,由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 “顶层设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的数量和标准;通过高职院校内部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的形式,促使设备共建共用共享,建立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定期组织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及时更新专业教师的技术技能知识,建立兼职教师定期参加教研活动制度,不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专兼结合的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要增大共同开发课程、编写专业教材的力度,推动最新技术技能在教学中应用,共同申报科研项目,促进协同合作,开展联合攻关,促进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总之,要通过整合和优化,使校企双方资源最大限度服务于人才培养。

3.5 促进文化融合

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必须挖掘各自的文化教育资源,积极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定期联合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充分发挥校企文化育人合力。校企双方要共同推进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院校要积极引入真实的企业文化,不断改善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硬件条件,努力加强校园的职业气氛,校内实践教学场所可仿照企业生产环境进行布局,实现安 全标语、生产流程、操作规程、规章制度上墙,要求学生佩戴安全帽和工作牌、穿作业工作服、带工具包进入实践教学场所,使学生在虚拟的实训环境中感受到真实的职业氛围。企业不仅要参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还要将行业精神、企 业宗旨、经营理念等参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扬光荣劳动,创造有价值的时代潮流,促进形成崇尚技能,不受社会风气影响的教育。

结论

一句话,我们要建设创建校企产教的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必须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并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人才培养”为核心,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不断彰显校企育人合力。这需要职业教育战线围绕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和要求,进行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顾明远. 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J].高等教育研究,2010 (7) .

[2]教育部.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EB/OL].教发[2014 ]6号.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0/201406/170737.html.

[3]湖南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湖南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的通知[EB/OL].湘教发[2016]2号. http://zcc.gov.hnedu.cn/show/ 279602. html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