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17-04-20徐建华

东方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探索基础

徐建华

摘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解决当代高职生思想观念中存在的问题,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以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全面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课教学;高职;实践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养料和来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不足。更由于当今社会急剧转型以及各种不良思潮日渐汹涌。广大青年特别是高职学生对来自传统文化的熏陶甚少,传统文化根基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令人堪忧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希望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来解决“基础”课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及行动中存在的问题,从传统文化汲取精华,以提高“基础” 课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

一、高职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

为了了解高职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的现状,也为了让高职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以“传统文化对高职生的影响、高职生的理想信念、高职生的爱国主义、高职生的人生价值、高职生的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为模块进行抽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当代高职生对于传统文化尤其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排斥,甚至愿意学习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但是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大范围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还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上认可,但了解掌握有限

我们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包括丰富的文字性的文化形式,也包括传统节日、风俗、艺术以及其它无形的文化等。如在是否赞成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的问题上,绝大多数高职生表示赞同,但真正了解其文化内涵的占少数;对于国学、国画、书法、民乐等艺术,广泛的认可度很高,但是掌握的程度很浅显有的甚至为零。例如,知道《弟子规》的超过80%,但能完整背诵它的只有3%;又如,会背诵《论语》中的一些经典句子,了解其主要思想的达到90%以上,而真正完整读过《论语》的不到5%,能背诵其中几个章节的几乎为零。认知是践行的前提和基础,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虽然思想上认可,但认知不深、了解掌握程度很有限,这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基础”课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第二,内心向往,但兴趣热情不高

从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心是向往、总体是认可的,并且对拥有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人心生佩服,但由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古板生冷,使得很多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有畏难情绪,实际表现为兴趣热情不高。调查数据表明,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或基本没有兴趣的有近三成,有购买传统文化书籍意向的只有20%,近期有阅读传统文化书籍意向的不足40%。这些都不同程度的表明,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够、热情不高,这是造成他们传统文化缺失的内因。

第三,前景乐观,但现实道德缺失

当前高职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的看法具有多元性。尽管有一半的学生持乐观态度,但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表示不清楚,约六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不乐观。调查还表明,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的传统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责任感、诚信缺失;安于现状,进取心不足;团队精神、创新意识不强;与人共事、和谐相处的能力不够等现象。如只有一半多点的学生认为恶意拖欠学费、考试作弊、旷课等不文明现象是可耻的,一些用人单位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大多习惯于按时上班、到点下班,个人利益看得较重,在维护单位声誉、承担份外工作方面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明显不足等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基础”课教学中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学习该课程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偏重于怎样做人的文化,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塑造崇高道德人格,有重大的现代价值和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关注,并尝试着从中汲取营养和精华。单就教育部门来说,不仅政治老师在运用,美术老师、数学老师以及学校管理者也在运用,但总体上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尤其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基础”课结合起来研究的更少,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创新,大胆尝试建立“以德育人”、“以文引航”的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为进一步增强“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开拓新的领域和途径。具体说其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華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基础”课的教学中,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曾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在一定程度上,它甚至与我们整个民族的血脉融为一体。在相当长的时间长河里,已成为历代前人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的评判标准。它很多的名言、哲理和典故都可以作为我们“基础”课教学的素材。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和道德操守等都可以在它那里找到生动的注释。这对于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情感、行为,让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继承中华传统美德、优秀价值观,懂得如何修身养性、形成良好的人格,有重要的酵化作用。也势必会增强“基础”课教学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实效性。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为创新“基础”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契机。

要增强“基础”课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就需要政治课教师视野开阔、知识广博,创新模式,改进教法,开拓途径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为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契机。除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用相关名言、思想和事例外还把课堂向课外延伸,尝试新的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如“课前五分钟经典诵读”、“呼上课、下课经典铭记语”、“名言选编”、“爱国主义故事会”、“经典知识竞赛”等等,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不仅能提高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解决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当今社会急剧转型、道德滑坡及各种不良思潮日渐汹涌,很多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甚少,而传统文化根基的薄弱,不仅导致一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现状令人堪忧,而且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缺失,以至于一些学生有知识没文化。而中华传统文化在思修课教学中的运用,能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精华,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当代高职生思想观念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基础”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问题,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对“基础”课程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出教育主题,比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付出奉献”(人生价值)、“呼唤公德”“寻找私德”(家庭美德)“职业操守”等等。针对教育主题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结合点和支撑点,并创造性地制定出系列具体的实现不同教育目标的实施方案。

《基础》课程分绪论和八章,内容丰富,尤其是前五章,章章可以渗透传统文化进行教学,且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主题是“理想信念”,可以引用孔子:“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不降其志,不夺其身”。《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有志者,事竟成”的古训,分析和论述志向和自强对一个人成就事业的作用,它既是对个人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国家和民族提出的一种道德规范。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其主要内容是“爱国主义”,可结合历代的爱国故事和诗篇,如屈原的《国殇》,歌颂为国捐躯的勇士“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汉代除苏武北海牧羊外,还有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代柳宗元“海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明清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始得根深叶茂,能够抵御任何狂风暴雨。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主题是“付出奉献”,可利用古诗词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鹤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不断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元代画家王冕在《墨梅》中也写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仅写出了墨梅的高雅气质,而且反映了他的人品和贞操。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利用这些优美的诗句,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以及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这两章是集中讲社会主义道德及道德修养的。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当今高职生的思想实际和心智特点,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其主题就是“呼唤公德”“寻找私德”和“职业操守”,下面我们概述一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運用。

1、优秀传统文化在杜会公德教育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强调“家国同构”,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德”的理论,都含有基本的公德规范在内,这些规范只要剔除糟粕,经过加工改造,对当下的公德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启迪作用。象孔孟主张以“仁爱”、“友善”待人的思想。在当下仍然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安定,民风美善的精神力量。再比如《中庸》曾有“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种“慎独”境界的追求和敬畏之心的培养,在我们现在的公德建设中,有重要的价值启迪。

2、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家庭伦理教育,并把它看成道德教育的开始,从《尚书》中最早提出“五教”,到孟子提出“五有”,再到《礼记》中所强调的“十义”,从不同方面规定了最基本的人伦要求,尽管其中不乏糟粕,但从总体上来看,其主旨无疑对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与其他社会、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由清朝的李毓秀根据古圣先贤的教导编写而成的《弟子规》,正是中国传统家规、家训、家教的集大成者。是我们现在进行家庭美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经典。我们在这部分教育的做法是:(1)先让学生查找资料,熟读并抄写《弟子规》;(2)课堂上集体诵读;(3)按事先的布置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典精句子分析讲解,或分角色扮演中华传统孝道故事,比如:黄香暖被、卧冰求鲤、鹿乳奉亲等;(4)记《弟子规》践行日记、写作《弟子规》学习心得等。从中使学生接受和吸取道德与礼仪廉耻的教育与反省。

3、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运用

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中关于职业道德的遗产是非常丰富的。如为政者的职业道德,孔子就说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一思想对今天为政者形成正直、清廉、刚正、公正的职业道德无疑有重要意义。又如教师的职业道德,韩愈在《师说》中把师德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三个基本规范,这对今天的师德建设有启迪意义。《孙子兵法》中对军人有如下的规定:“将者,智、信、仁、勇、严”。还如医生的职业道德,流传着这样的典故:古代医者学徒期满,师傅要送徒弟两样东西,即一把雨伞和一盏马灯,意寓着对患者的求医风雨无阻、日夜兼程,这些对今天的医德建设显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六、七、八章——三章为法律基础部分,没有太多的传统文化与之相对应,不过可根据中国法制史上的相关例子体现出来的现代法治精神加以结合论述。

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文化的渗透力、穿透力和影响力是长远的,是让人难以低估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础”课程恰当结合,成为培育高职学生德性素养过程中的一个有效手段和切入点,这对于我们切实提高“基础”课程的实效性,加强高职生道德修养、充实自我、以及为现代化的实现提供精神和德性方面的保障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春晓,徐莎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2]黄志远,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结合的教学研究[J],大观周刊,2012(6);

[3]罗林,《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时空,2013年,20期。

[4]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EB/OL].http: //www.gov.cn /xinwen /2014 - 0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探索基础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