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山州引进油橄榄品种初榨油品质分析

2017-04-19苏光灿何兴莉邓龙向春蓉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油橄榄

苏光灿++何兴莉++邓龙++向春蓉++刘捷

摘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凉山州引进油橄榄品种初榨油的多酚含量、α-生育酚含量、甾醇含量进行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橄榄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凉山州引进油橄榄品种初榨油的4种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均较高,分别为没食子酸2.76 μg/g、羟基酪醇1.69 μg/g、儿茶素0.19 μg/g和阿魏酸1.43 μg/g;α-生育酚、豆甾醇、β-谷甾醇的含量分别为166.39、492.03、822.90 μg/g;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5.50%±0.17%、1.70%±0.09%、63.70%±0.78%和9.20%±0.71%。凉山州引进油橄榄初榨油具有较好的品质,达到了优质保健型食用油的标准,值得推广食用。

关键词 油橄榄;引进品种;初榨油;品质分析;四川凉山

中图分类号 TS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262-02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木犀科木犀榄属常绿乔木,为世界著名油料作物,原产地中海沿岸国家[1]。橄榄油是用适当的机械方法从油橄榄鲜果中提取出来的油脂。初榨橄榄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角鲨烯、多酚以及维生素,具有抗氧化、调节胆固醇、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美容等功效,利于促进幼儿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2-3]。

多酚类化合物是一类活性较强的抗氧化物质,其中生育酚具有抗不孕、抗氧化等生理功能,在多种异构体中,α-生育酚的生理活性和抗氧化能力最强[4-6]。天然甾醇是一种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活性物质,对人类无毒副作用,具有降血糖、降胆固醇等功能[7]。脂肪酸组成是橄榄油的重要特征指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稳定性。本试验以凉山州引进油橄榄品种的初榨油为研究对象,从多酚含量、生育酚含量、甾醇含量、脂肪酸组成4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了解凉山州引进油橄榄品种初榨油的品质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原料与试剂。初榨橄榄油由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甲醇(用于提取)、正己烷、正己烷(含0.01%BHT)、去离子水(含0.5%冰醋酸)、KOH-95%乙醇溶液、饱和氯化钠溶液、石油醚、1 mol/L KOH-甲醇溶液、无水碳酸钠、硝酸、过氧化氢、1%硝酸为分析纯;甲醇(用于流动相)、异丙醇为HPLC级。

1.1.2 仪器与设备。Agilent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美国Agilent公司);真空旋转蒸发仪;微量移液枪;电子天平;空心阴极灯,AS-I·Pb-SR;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6880系列,日本Shimadzu公司);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QP2010配有Aoc-20i进样器,日本Shimadzu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多酚含量的测定。包括色谱条件、标准品溶液的制备、样品溶液的制备3个步骤。

(1)色谱条件。色谱柱:ZORBAX SB-C18柱(4.6×150 mm,5.0 μm);DAD检测器;检测波长、柱温、流量分别为280 nm、35 ℃、1.0 mL/min;流动相:A、B、C分别为0.5%乙酸、甲醇、异丙醇;梯度洗脱顺序:0~14 min,92%A,4%B,4%C;14~30 min,82%~92%A,4%~9%B,4%~9%C(表1)。

(2)标准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称取适量的没食子酸、羟基酪醇、儿茶素、阿魏酸加入甲醇溶解,定容于25 mL容量瓶中得标准品溶液。分別吸取一定量的标准品溶液配制成混合标准品溶液。将该混合标准品溶液稀释2.5、5、10、15、20倍,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分析。

(3)样品溶液的制备。称取20.0 g橄榄油样品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50 mL正己烷充分振摇3 min,加入20 mL 60%甲醇充分振摇5 min,再于125 mL分液漏斗中静置20 min,收集下层滤液于旋转蒸发仪中40 ℃浓缩,加甲醇定容至3 mL得试样溶液,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进样20 μL进行HPLC分析。进行3次重复。采用标准曲线法,根据HPLC色谱图峰面积及标准曲线方程求其含量。

1.2.2 α-生育酚含量的测定。包括色谱条件、标准品溶液的制备、样品溶液的制备3个步骤。

(1)色谱条件。色谱柱:ZORBAX SB-C18柱(4.6×150 mm,5.0 μm);DAD检测器;检测波长、柱温、流量分别为295 nm、35 ℃、1.0 mL/min;流动相为100%甲醇。

(2)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称取α-生育酚标准品,加入正己烷溶解,定容于25 mL容量瓶中得标准品溶液,依次稀释2.5、5、10、15、20倍,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分析。

(3)样品溶液的制备。称取1 g橄榄油样溶于5 mL正己烷中,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后进样分析,进行3次重复试验。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根据HPLC色谱图峰面积及标准曲线方程求其含量。

1.2.3 豆甾醇、β-谷甾醇含量的测定。包括色谱条件、标准品溶液的制备、样品皂化处理、HPLC分析4个步骤。

(1)色谱条件。色谱柱:ZORBAX SB-C18柱(4.6×150 mm,5.0 μm);DAD检测器检测波长、柱温、流量分别为210 nm、50 ℃、1.0 mL/min;流动相:A为98.5%甲醇,B为1.5%去离子水。

(2)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称取适量豆甾醇标准品与β-谷甾醇标准品溶于异丙醇中得混合标准品溶液,依次稀释2、4、6、8、10、12、14倍,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分析。

(3)样品皂化处理。称取2 g橄榄油样加入5 mL KOH-95%乙醇溶液80 ℃水浴皂化1 h,皂化液冷却至室温,加饱和氯化钠水溶液25 mL,移至分液漏斗分3次用石油醚30 mL提取,合并石油醚提取液,蒸馏水25 mL多次洗石油醚至中性,石油醚层用无水硫酸钠脱水过滤,滤液70 ℃旋转蒸发至近干,残渣用无水乙醇定容至5 mL待HPLC分析。

(4)HPLC分析。将溶液混匀,经0.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后HPLC分析,进行3次重复试验。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根据HPLC色谱图峰面积及标准曲线方程求其含量。

1.2.4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包括甲酯化预处理、GC-MS分析2个步骤。

(1)甲酯化预处理。移取50 μL橄榄油于试管中,加入4.5 mL正己烷溶解,再加入4.5 ml 1 mol/L的KOH-甲醇溶液,混匀后静置10 min,待分层,取上清液,无水碳酸钠过滤除水,待GC-MS分析。

(2)GC-MS分析。色谱柱:Rtx-wax(30 m×0.25 mm ID,0.25 umdf);GC:柱箱温度60 ℃,进样口温度245 ℃,分流比1∶10;升温程序:60 ℃持续5 min;150 ℃持续1.0 min,230 ℃持续7 min;MS:离子源温度230 ℃,接口温度245 ℃;质谱扫描范围45~550 m/z。取上清液过0.22 μm微孔滤膜后GC-MS分析。进行3次重复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多酚含量

在本试验的色谱条件下,标准品中的没食子酸、羟基酪醇、儿茶素、阿魏酸均能较好的分离,且峰型较好。没食子酸、羟基酪醇、儿茶素、阿魏酸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87、11.99、99.88、4.25 μg/mL,以峰面积(mAU)为纵坐标,4种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μg/g)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其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表2),各物质的峰面积和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经计算,橄榄油样品中没食子酸、羟基酪醇、儿茶素、阿魏酸的含量分别为2.76、1.69 、0.19、1.43 μg/g。结果表明,样品橄榄油中没食子酸含量最高,儿茶素含量最低。

2.2 α-生育酚含量

α-生育酚标准品的质量浓度为1.61 μg/mL,在本试验的色谱条件下峰型较好。以峰面积(mAU)为纵坐标,含量(μg)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α-生育酚的线性方程为y=268.51x-13.01,相关系数R2=0.999 9,峰面积和含量之间呈正相关,线性关系良好。计算3次进样测定的α-生育酚的峰面积平均值为165.70 mAU,根据上述线性方程计算得橄榄油样品中α-生育酚的含量为166.39 μg/g。

2.3 豆甾醇和β-谷甾醇含量

在混合标准品溶液中,甾醇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分别为豆甾醇1 170.68 μg/mL、β-谷甾醇890.36 μg/mL,以峰面积(mAU)为纵坐标,甾醇类化合物的含量(μg/g)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甾醇类化合物的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具体见表3,得出各物质的峰面积和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经计算,3次进样测定的样品橄榄油中,豆甾醇和β-谷甾醇的峰面积平均值为1 138.92 mAU和817.57 mAU,根据表3中线性方程计算得橄榄油样品中甾醇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豆甾醇492.03 μg/g,β-谷甾醇822.90 μg/g。

2.4 脂肪酸組成

利用GC-MS技术,对样品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表4)。结果表明,样品橄榄油主要由10种脂肪酸组成,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4种脂肪酸分别是棕榈酸(15.5%±0.17%)、硬脂酸(1.7%±0.09%)、油酸(63.7%±0.78%)和亚油酸(9.2%±0.71%),10种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均在国际橄榄油理事会制定的标准范围内。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的试验结果表明,凉山州引进油橄榄初榨油的4种多酚类物质(没食子酸、羟基酪醇、儿茶素、阿魏酸)、α-生育酚、豆甾醇和β-谷甾醇的含量均较高;样品橄榄油主要由10种脂肪酸组成,其相对含量均在国际橄榄油理事会制定的标准范围内,其中亚油酸含量为9.20%,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保健型营养油脂的亚油酸含量8.00%[8]。因此,凉山州引进油橄榄初榨油具有较好的品质,达到了优质保健型食用油的标准,值得推广食用。

4 参考文献

[1] 邓明全,俞宁.油橄榄引种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邢立民.橄榄油的加工技术与开发利用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4):82-83.

[3] 钟诚,王兴国,金青哲,等.国内初榨橄榄油品质特性研究[J].中国油脂,2013,38(10):35-38.

[4] 张彩丽,贺学礼.天然生育酚的结构、生物合成和功能[J].生物学杂志,2005,22(4):38-40.

[5] ANGELO A,ACHIM S.Vitamin E:non-antioxidant roles[J].Progress in Lipid Research,2000,39:231-255.

[6] 胡传荣,谷文英.高d-α-生育酚的研制[J].中国油脂,2003,28(11):45-47.

[7] 赵国志,刘喜亮,刘智锋.植物甾醇及其产品开发利用[J].粮食与油脂,2006(2):3-6.

[8] 李铎.脂肪酸和脂质与人体健康[J].国际学术动态,2008(5):12-13.

猜你喜欢

油橄榄
十堰市引种栽培油橄榄品种的叶片与果实表型性状分析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油橄榄种植技术
姜成英 将油橄榄本土化进行到底
油橄榄的早实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丽江油橄榄嫁接技术试验
重金属镉胁迫对油橄榄幼苗生长的影响
甘肃省陇南市建成全国最大油橄榄生产基地
油橄榄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