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根基·家国情怀:一所澳门学校的文化坚守

2017-04-19谢凡

中小学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爱国教育家国情怀

谢凡

摘要 澳门教业中学几十年来秉承“爱国爱澳”传统,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师生生命、涵育师生爱国情怀,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传统根基、世界眼光”的杰出人才。学校从知、情、行、意四方面,将国情教育融入日常校园生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浸润师生: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如高三毕业旅行等文化寻根活动、“青年教师读书会”活动等,丰富师生的生命感受,让爱国教育变得立体生动。

关键词 家国情怀:爱国爱澳:爱国教育:毕业旅行:青年教师读书会:澳门教业中学

2016年12月20日早上8:00,澳门特別行政区政府在金莲花广场举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7周年纪念活动”,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澳门教业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满怀深情的合唱,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再一次回荡在澳门上空,也再一次呈现了教业中学学生的精气神,以及他们心底浓厚的家国之爱。

在校长贺诚看来,这得益于澳门教业中学几十年如一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师生生命、涵育师生爱国情怀的实践与探索。2016年底,笔者走进澳门教业中学,希望寻访其行走的足迹,解读一所澳门学校几十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坚守和执着追求。

一、坚守传统根基: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与家国情怀

走进澳门教业中学,在教学楼环绕的空间里赫然矗立着一尊孔子石雕巨像,这里被称作“孔子花园”,它与孔圣堂、孔子学堂一起,形成学校独特的“三孔”校园人文景观。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纪念日,师生都会在这里举行祭孔仪式。一直保留的祭祀传统,也是教业中学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这与教业中学的历史渊源和历任校长的坚守有关。从清朝末年(1910年)澳门孔教会创办孔教学校,到1975年与银业学校合并组成教业中学,到如今成为拥有2200多名师生的爱国爱澳学校的典范:从一个老校部,到发展成为“一校三部”(包括幼稚园、小学部、中学部)的十五年“一条龙”学校,澳门教业中学的发展经历了百年历程。这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孕育、扎根,并且不断传承和弘扬的百年。

1.家国情怀的传承: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

爱国爱澳的时代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犹如教业中学的基因,早已植入师生的思想和心灵。教业中学的发展历程中,离不开一个重要的节点人物——澳门孔教会会长、95岁高龄的老校长尹君乐校监。笔者在校园里见到了这位尊崇儒家经典文化、热爱书法艺术、将毕生智慧奉献给澳门教育事业的老校长。刚刚过去的2016年岁末,尹君乐校监荣获澳门特別行政区政府颁授的“银莲花荣誉勋章”确是实至名归,他的思想与行动,已成为教业师生校友乃至许多在澳人士励志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写照和力量源泉。

尹校监在澳门生活了近78年,有67年在教业中学工作。1986年担任校长后,他秉承已故校长何贤先生的教育理想和社会责任,将“教重在德,业精于勤”作为办学治校宗旨,坚持立德树人,以“爱国爱澳”教育为核心价值观,以“优良校风、优质教学、优美环境”为办学目标,以公民素养培养为重点,以“扎实基础+特长”为培养模式,以傳统文化熏陶为特色,积极实施健全人格教育。面对变革的新时代,他又基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为学校发展提出新的使命和方向。

“文化为民族之根。”尹校监希望年轻一代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生命养料,这样就能更好地正心、修身、明德,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就能更加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国梦奋发有为。而他自己几十年来身体力行,早已成为师生心中爱国爱澳的榜样和典范。比如:他将儒家经典学说与书法教育结合,编著了《孔子教育名言点读》,书中“点读”一栏皆为他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并且联系当今社会现实,为青少年学生“指点迷津”。澳门特別行政区前任行政长官何厚铧曾为此书作序,称可以让学生“在涵咏之中浸润生命、提升品质”。

2.文化理想的追求:建设“启迪智慧、润泽生命”的精神家园

现任校长贺诚曾是教育部首期全国骨干校长高级研究班30名优秀校长之一,2008年被引进澳门教业中学担任副校长,经过四年的历练与积累,2012年正式接任校长。几年的浸润,让贺诚看到了教业人对“筑精神之家园,蕴人文之情愫”的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但是,在这个教育变革的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在秉承爱国爱澳传统的基础上,培养祖国需要、澳门需要的未来人才?如何适应未来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让学校办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接轨?这些问题引发了贺诚更深入的思考。

“今日之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启迪智慧、润泽生命。这既是教育追寻的理想,也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校长的历史使命,它代表着我们办学治校的价值取向。”贺诚认为,在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中,应葆有一种崇奉、敬畏、执着的状态,即拥有实现人生理想的信念和抱负,这是师生人格培养的根本标志:爱国爱澳精神则是人格的脊梁,支撑着理想人生。因此,如何更好地承继爱国爱澳之传统,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国际视野对接,为师生构筑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让文化声音晌彻于心,让人文情愫滋养生命,是贺诚追求的理想的教育状态。

在贺诚看来,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永远不能丢弃,尤其是在饱受殖民统治之苦、历经风雨沧桑、终于回归祖国怀抱的澳门,是爱国心点燃了人们的理想:而这样的家国情怀正是来自于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根基:与此同时,未来的学生还要拥有看世界的才能,因此要具有世界眼光。基于这样的思考,他将学校办学目标进一步明确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传统根基、世界眼光”的杰出人才,并将其落地于校本化的课程改革。贺诚希望通过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与实施,帮助学生全面扎实地打好人生基础、学习基础、身心基础,同时能够培育个性、开发潜能、发展特长,让师生在这里“丰富精神世界,提升做人的道德境界”,从而培育有理想、有激情、有憧憬的爱国爱澳的优秀师生。

二、构筑精神家园:将优秀传统文化植入师生生活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将爱国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贺诚认为,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爱国教育已不能简单理解为一种价值观的灌输,而应该以一种文化传承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

1.将国情教育融入校园生活,让师生感受民族自豪感

学校从知、情、行、意四方面进行引导,将国情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层面。

其一,精心营造各种国情教育的学习机会。比如:每周的周会课,通常是由校监、校长及主管领导,或者是邀请社会知名人士走进校园,根据国内外时事,联系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介绍国家的进步及意义,让师生感受国家富强带来的民族自豪感。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全体教师与学生一起,整齐肃立,高唱国歌,让这项意义重大的活动更添了一层庄重。学校上至高三学生,下至幼稚园儿童,人人都会唱国歌,理解国歌和国旗的意义。

其二,将国情教育系统化、机制化。一系列的爱国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传统。比如:学校高度重视公民课的开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利用一些特色节日,如国庆节、回归纪念日等,以及国家大事(如全国“两会”等)发生时,让中学生通过出主题板报或举行座谈会等方式加深对国家的认识,在小学及幼稚园则主要依靠特色活动来帮助低龄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此外,学校还特別注重在生活中提炼教育主题,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师生在活动体验中生长爱国情怀。例如:学校曾举办“民族服饰大汇演”活动,引导学生增强对我国多民族家庭的认识。

2,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让学生提高文化品位、传承文化精神

其一,来自儒学经典的浸润与熏陶。一方面,学校成立了“澳门教业孔子教育思想研究学会”,邀请名家走进校园开坛设讲。另一方面,除了诵读《论语》,小学和初中阶段还选取儒学经典篇目《弟子规》《增广贤文》等作为语文学科的补充内容:高中阶段则开设了“儒学”等选修课程,组织高中学生开展“儒学经典导读”活动,将儒学的思想要义与当代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滋养学生的精神。此外,学校还通过开设“民族舞蹈”校本课程、开展传统戏曲进校园等活动,让学生在提升艺术素养的同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其二,以文化传承为主题的跨学科教学。比如:围绕2016年国庆节庆祝活动,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教师就进行了一次很好的跨学科实践活动。首先,在语文、历史课上,学生围绕国庆题材知史、写文:艺术课上,学生以庆祝国庆为题作画:音乐课上学唱《歌唱祖国》。接下来,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绘画、版面设计等比赛活动。最后,优秀作品的作者还要介绍设计缘由,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如初二年级的主题是介绍我国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及各项活动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而学生们带着感情的作品分享,不仅饱含着“我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洋溢着民族自豪感,也是一种浓烈的爱国情感的传递过程。

其三,在书法教育中品读传统文化精髓。教业中学的书法教育是特別值得一提的重要一笔。学校坚持实施了六十多年的书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教学生写好字,更是由于历任校長对书法在美育、德育特別是爱国教育方面的育人功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他们希望从书法艺术的演变发展中,从书写的诗词歌赋内容中,让师生得到“情的熏陶,理的启迪”。教业中学的书法教育分三个层面开展: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书法课,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书法”必修课,高中阶段的“书法研究”选修课:二是书法活动小组的活动课程(全校有80%的中小学生参与学习),主要引导学生在书法中学习诗词歌赋,在诗词歌赋中品读传统文化:三是书法提高班的课程,旨在培养一批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

学校成立了“澳门教业书法教育研究学会”,占地250平米的书法练习室、书法展览室、书法研究室三间专用教室里,推介着“文房四宝”文化,陈列了历届师生优秀书法作品,收藏有《中国历代书法精品大全》共100卷等名家法帖供师生鉴赏。几十年的坚持结出硕果,在全澳学生书法比赛中,无论是获奖人数还是获得特优奖的人数,教业中学已连续29年位居第一。

三、滋养人文情愫:在活动体验中丰富生命、传承责任

情感与认知需要在行动和体验中得以提升。学校不断创造对外活动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开阔视野,亲身感受祖国文化,在实践中陶冶爱国情操,认同和践行爱国爱澳情怀。

1.文化寻根:让爱国教育变得立体生动

“国旗护卫班战士们如此高水准的动作里,蕴含的不正是中华民族儿女对国土完整、对主权神圣的无比坚定的信念吗?是什么让他们的步伐如此坚定有力?我想那是因为对祖国炽烈的爱,这份热爱可以化为平常工作一丝不苟的动力,可以成为困难时期拼搏奋斗的信念,更可以让我们国人在建设时期你追我赶、团结一心……”

“200颗滚烫炙热的年轻的心,手握菊花,肃立在抗战英雄的雕像之前……洁白的菊花,寄托了我们对先烈们的无限哀思;静静的脚步,更是坚定了自己的责任:落后就要挨打,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有信心富强中国!……”

29届,永远不改目的地的高三毕业旅行,成为无数教业学子终生难忘的记忆。而每一年、每一次,当学生们踏上行程,他们心中都会呼唤着同一个名字:北京!首都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她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意义。因此,她也成为高三毕业生即将告別学校前,必须到达的一站。上述文字就节选自2016届高三毕业生在专题交流中分享的内容。

在一周的行程里,学生们要去天安门观看升旗,去国家博物馆寻访国家记忆,去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敬献花圈、在抗战英雄的雕像前宣誓……学生们说,去过天安门,才能深刻感受到因为祖国富强而产生的民族自豪感:登上长城之巅,才能感受中华民族的悲壮和顽强:游览过紫禁城,才理解了中国历史的兴衰更替:只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国情教育才不只是单调的语言和文字,而是在心中汹涌澎湃的那一腔热血,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祖国的热爱与崇敬。

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从1987年开始,每届小学、初中、高中共800名左右的毕业生,分別赴广东中山、广州和首都北京考察:由澳门教育暨青年局、教育发展基金资助的“认识祖国、爱我中华”学习之旅、“传承中华文化”考察活动,则先后组织学生走进山东曲阜、湖北武当、浙江绍兴、甘肃敦煌等地,让师生亲身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深切感悟民族文化的瑰丽多姿和源远流长……每一场活动都是一次关于文化理解的主题学习,每一次活动都会引发校园里的一场“爱国潮”。贺诚说,当这些生于澳门、长于澳门的孩子,真真切切地看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平日里在学校接受的爱国教育才变得更加立体和生动,他们对国家的理解和认同才更加具体和深刻。

2.精神传承:让青年教师树立“育人先育己”之责任

一群年轻的面庞,一曲普通话未必纯正、但音调却铿锵有力的《太行山上》,在澳门教业中学的一间会议窒里,这样的场景让笔者忍不住热泪盈眶。这是教业中学“青年教师读书会”赴山西学习访问团总结会上的一幕。

“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对国家、民族的认识,只有教师了解和热爱国家,才能让学生知国、爱国。”贺诚认为,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教师队伍更要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2014年,教业中学开始开展“青年教师读书会”活动,引导青年教师在阅读中提升个人素养及专业水平:同时在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別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每年组织读书会成员远赴重庆、陕西延安等地,感受革命胜地的历史文化,在对比中了解祖国的变化。

2016年的五天山西之行,青年教师们走进太原的学校开展交流,走进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左权将军烈士陵园等处接受精神洗礼,感受巍巍太行之雄风……在总结分享时,老师们用自己真切的体会,讲述了太行精神中“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核心价值带给他们的精神洗礼:并且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阐述了爱国教育必须“育人先育己”“为师先为人”的感悟和认识。这些从小接受西式教育的青年教师,从未如此亲近过这块土地,如此真切地感受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而这样的行程,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强烈地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教师对祖国了解越全面,挖掘得越深,才能掌握更丰富的素材与学生交流,所产生的爱国情就越深厚。”让青年教师树立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和报效祖国的意志品质,为学生做好榜样,这正是贺诚所期待的。

3.行为表达:将家国情怀化为真实的爱与责任

一是参与社会活动,让爱国教育和公民素养教育化作最具体的行为表达。比如:四川汶川地震等灾难发生后,师生们自发组织捐款,心系灾区同胞:他们积极迎接奧运冠军来澳,表达对国家英雄的敬意:踊跃参与每年的公益金百万行,为需要帮助的人士争取福利……

二是与內地学校“姐妹同行”,将爱国之情化作一份浓浓的亲情。近年来,学校持续加强与内地学校的交流,特別是与广东广州、江门、珠海、深圳的中小学结对,并且将交流深化到师生层面,让师生对内地的教育认识更加深刻,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祖国的归属感。学生与内地青少年在体育、科技、艺术等各方面的交流日趋频繁,感情愈发密切……

爱国不是一个口号,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就是从我做起,做好自己:對于每一个青年学子来说,就是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让个体的目标汇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正如前不久刚刚出炉的《教业之歌》所呈现的歌词所言:“…一固人生,传统根基,情怀系家国。知行一致,岁月莫蹉跎……青春梦,世界眼光,希望在远方。兴澳强国,我辈要担当。”字里行间,凝聚着教业中学师生的教育坚守和他们心中的美好蓝图。

(编辑 孙金鑫)

猜你喜欢

爱国教育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美国地理教材中的爱国教育分析
大学军事教育中的理性爱国教育
大学军事教育中的理性爱国教育
面古怀今 展望未来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
王文杰的家国正剧
德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