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 猴

2017-04-19怡霖

雪莲 2017年3期
关键词:驯兽狼崽猴群

怡霖

少年时喜读《西游记》,对孙悟空喜欢的不得了。它能上天入地,正派公道,疾恶如仇,敢闹天宫,凭自己的真本事,行走天下,悟空成了我的偶像。随着年龄的增长,了解猴事多了,我对猴子渐渐不喜欢了。它有什么呢?不过是聪明活泼,手脚灵巧,能握能抓,还能直立,脸部表情丰富,抓耳挠腮,挤眉弄眼,显得滑稽,还善于登高跳跃,做出高难度动作。但这些能作什么用呢?只能在扮演小丑时用一用,给人们增加点笑料罢了。

陪孩子在海沧动物园观看马戏团表演时有过这样一幕:驯兽员解开猴脖子上的铁链子,朝一辆倾倒的小三轮车指了指,轻轻吆喝了一声。猴子就心领神会,轻叫一声,从幕侧跳将出来,麻利地扶起歪倒的小三轮车,轻捷地骑上去,蹬起就跑。它在场上骑着小三轮轻松自在地转圈,转着转着,突然冲上跷跷板。这可是个不太容易表演的动作。最难的是骑小三轮蹬上跷跷板中间的支点时掌握平衡和怎么顺势完成全套动作。只见这只猴子把小三轮猛蹬到跷跷板中间支点上,跷跷板开始翘时,它两手灵敏地握紧小三轮的两个把手,身体轻微后仰,立即有惊无险地保持住了平衡。它两只脚下蹬的小三轮异常平稳地顺着跷跷板急速滑了下来,落到地面。可是从上向下滑落是有惯性的呀!只见小三轮神速地直向前冲刺,就在在场的人因吃惊而惊呼时,猴子猛拐小三轮的车头,吱溜,车儿就似跳优美的华尔兹一样,两个轮子着地,一个轮腾空,在原地整整旋转了一圈。那动作连贯协调紧凑,让人无可挑剔,叫人不能不鼓掌,不能不喝彩。

好戏还在后头。只见驯兽员手腕扭动对猴子打了一个倒立的姿势,然后口哨一吹,好像告诉猴子:现在开始。猴子得令,立即蹬上刚才的小三轮,又一次骑着冲上跷跷板。刚到中间支点时,它老练、沉着又纯熟地按住车把,腰板有分寸又非常灵敏地向后一挺,腾空而起,身体立马倒立了起来。这个动作是惊心动魄呀!一辆三轮车在跷跷板的中间支点,三轮上倒立着一只猴子,平衡和时间的掌握稍有一点闪失,都会导致成套动作的失败。然而这只猴子却能掌握得准确无误,丝毫不差。当跷跷板向另一端倾斜时,猴子轻巧稳当地倒立三轮车上,丝毫偏差没出,让小三轮顺着跷跷板的斜坡自自然然往下滑去。当三轮车滑到地面因陡然的撞击而发生摇晃时,猴子却仍然稳稳控制着自己的身体倒立在三轮车上。然后,一个腾空翻从三轮车上轻盈平稳地落到地面。这不得不让人佩服猴子的聪明和敏捷。

猴子本来就是树栖动物,攀爬腾跃,是它的独特功夫。它们可以轻易地从这棵树的树枝上跳到另一颗树的树枝上。它们有时在树梢荡秋千,悠来悠去,悠着悠着,突然一下能轻松地悠到另一颗的树枝上。因此马戏团常让猴子爬上高高的竹竿,向空中扔小红帽让猴子接。

只见猴子搂抱在高高的竹竿上,驯兽员手里拿着一叠小红帽,拿一个小红帽向空中一扔,小红帽似红色的飞碟在空中旋转着飘飞。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刹那间,竹竿上的猴子迅捷地一蹬竹竿,身体就如弹丸一样弹向空中飘飞的小红帽;在同小红帽交汇点,猴子两条后腿一蹬,两只前爪一伸,闪电般抓住飞行中的小红帽,迅速稳稳扣到自己头上,立即又像鸟一样滑翔而去,及时准确地落到对面的竹梢上。虽然惯性所致使它在竹梢上转了一圈,它还是不失风度地搂住了竹梢头。就在这时,驯兽员又扔起一顶小红帽,刚刚定神的猴子又立即猛蹬竹梢头,借着弹力纵身跃向空中,又是稳稳地接住了小红帽,又是立即且稳稳地戴在自己头上。就这样,猴子来不得半点喘息,总是不停地来回飞。那动作之利落,那姿态之优美,令在场的观众无不拍手惊叹。

再好的马也有失前蹄的时候。猴子没想到,它也有接不到小红帽的时候。这边的驯兽员手里拿着小红帽向空中一扬,猴子立即从竹竿上飞身扑向空中,它哪里知道驯兽员手中的小红帽并没有立即脱手。在猴子飞离竹竿后,小红帽才被驯兽员抛向空中。仅仅很短的时间差,就让猴子扑了空,猴子飞到对面的竹竿梢上,小红帽悠然落到了地上。

表演停止了。驯兽员用手中的棍子无情地抽打着猴子,而猴子只有不停地委屈啸叫,而没有半点抗争和辩解的权力。它是被役使者被戏耍者,是弱者。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弱者、被戏耍者、被役使者抗争和辩解的权利。错,都在弱者一边,强者哪有错!所以猴子只有默默忍受,别无选择。

猴子也有不听使唤的时候。一只猴子,非常漂亮,全身长着纯黄纯黄的毛,唯有头顶上的毛洁白如雪。两个眼珠蓝晶晶,清澈明亮。无论远看还是近瞧,它那全身的毛都如丝绸般柔软,锦缎般光滑。加上匀称的身材,可称为美猴。

而它做起事却不漂亮,狡猾的不得了。一次排演让它在隐蔽处用一根鱼竿偷偷地钓走一个小丑的一小篮水蜜桃。开始,猴子非常高兴。水蜜桃鲜甜可口,是猴子的最爱;它能吃到水蜜桃,能不卖力吗?排练前驯兽员还给了它一个水蜜桃吃呢,美味极了。这边水蜜桃甜味还在口中存留着,那边又放了一小篮,猴子看到后一直表露急不可待的样子。它趁小丑在台上表演的当儿,费了好大的力气,把一篮水蜜桃钓走了。偷到一邊,它不由分说拿起一个就咬;可不仅不甜,连咬也咬不动,原来是塑料做的。它觉得这个便宜没能占到,受骗了,就生气了,扔下鱼竿,“嗖”一下窜到排练房钢梁上不下来,无论驯兽员怎么吼叫,它也不听。它还在钢梁上攀爬腾跃,手舞足蹈,还时不时给下面着急的人们扮鬼脸。直到一天后,它饿急了从房梁下来找吃的,才被捉住。逮住后,体罚肯定是免不了的。但顽皮是猴子的天性,刚才遭皮肉之苦的它只能安稳一会儿,不一会儿它便将挨揍的事忘到九霄云外,乘人一不留神,它就去把水龙头拧开,自个儿得意地站在那儿看。

最让人讨厌的是它们那和人一样贪婪的心和好吃的嘴。它们见什么都想尝尝,只要它们喜欢吃的,两只眼就紧盯不放,千方百计想不劳而获。它们先会厚着脸皮伸着爪子向人要,要不到就偷就抢。数年前我游峨眉山,一路向山峰爬去,从半道开始就不断在路边碰到三五成群的猴子。有的蹲在路边,两眼瞅着过往游客,看到谁手中拿着好吃的东西,就老早站起来,露出媚态,想讨点吃。有的爬到树上蹦跳腾跃几下,然后翻身跳到路边,站立着伸出两个前爪,似乎说:看我给你们玩了几套功夫,该给点报酬啊。有的直接上游客手中抢。游客给它们了,它们拿着好吃的,又怕别的猴子抢,就迅速爬到树上,或跳到悬崖上,自个独享。有的游客如果手里拿着东西但不给它们分享,那可要小心了,它们随时会从你手上把好吃的食物抢走。它们突然袭击,游客躲闪不及,身上衣服被猴子抓破撕烂是常有的事,还有女的花裙子和上衣被撕烂的呢。我清楚记得在峨眉山洗象池发生的事。洗象池海拔2千多米,是猴子最集中最爱玩耍的地方,也是游人到达最多的地方。由于从洗象池再往上走还有1000多米的海拔高度才能到峨眉山的最高峰金顶,一般游客畏险畏高,攀登到洗象池就折回山下;所以这里人多食物也多,猴子来到这里每天都能得到一定数量的美味佳肴。猴子们要到食物吃完后就开始打斗玩耍,从这个房子的窗户飞跃进去,然后又从另一个房子的窗户飞跃出去。有饿急了的猴子要不到东西吃,就趁人不注意把游客的照相机抢走挂到悬崖峭壁的树枝上,让人哭笑不得。

别看猴子个头矮小,没有狮子和老虎的威猛之躯,可他们特别爱逞能。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它们经常吃亏,甚至丧命。在一条干旱的快现底的河床里,很少的水里隐藏着数条凶残的鳄鱼。牛群来了,不敢去河里喝水;鹿群来了,不敢去河里喝水;羚羊群来了,也不敢去河里喝水;唯有猴群来了,敢冒这个险。一只猴子刚走到河水边,正要伸嘴喝水时,一只藏在水底的鳄鱼突然伸出长长的嘴巴咬住这只逞能的猴子的一条前腿。其它猴子见状立刻作鸟兽散。眼见这只猴子就要成为鳄鱼口中佳肴的时候,猴子用另一条未被鳄鱼咬住的前腿爪迅速、准确、用力去蹬鳄鱼的头部。鳄鱼没有想到猴子会这样突然袭击它,被搞晕了,一下把嘴松开了,猴子趁机迅即把前腿从鳄鱼嘴里拔出,闪电般地逃上岸去。是聪明救了它一命,可是它的逞能却险些丧了它的小命。古代有个寓言:吴王命人向林中射箭,其它猴子四散奔逃,只有一只硬充英雄,不慌不忙,用手接住空中的飞箭。它因此得意洋洋,骄傲的不得了。它不知道吴王命令士兵乱箭齐发,结果自己终于死于不合时宜的过于张扬的炫技。这种逞能和炫耀在人类不是也普遍存在吗?

如今我极厌猴子,就在于它们太像人了。它们刁钻,耍小聪明,凡事讲报酬,逞能,还有贪心。印度南部的马哈尔丛林里,人们就是利用猴子的好吃、贪心,制作一种奇特的狩猎工具捕捉猴子:一个固定安装的盒子里面装有猴子爱吃的核桃,盒子上开了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可猴爪抓住核桃后不放掉的话就抽不出来了。自以为聪明的猴子常常中计,就因为猴子的习性,实际就是它的弱点: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

这猴子多像人!许多人自以为聪明,觉得还是猴子蠢。其实在这事上,人与猴是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彼此彼此。听说有一个人在科研上颇有成就了,上级看上他后让他当上了单位领导,又被定为什么什么行政级别。他留恋了,结果官没当好,科研也荒废了。还有的人拼命挣钱,为了钱不顾身体,结果为钱丧了命。这同抓住核桃不放手的猴子毫无二致呀!人的脑子比猴子发达,喜爱的东西更多,贪的欲望更强烈。你是法官,若放不下亲戚朋友而徇私,你是公仆因放不下红包而违规,都可能锒铛入狱。人生之船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该轻载的不轻载,该放下的不坚决放下,翻船的命运势必在前面恭候。

猴群跟人群一样是有皇帝的。谁当上了猴中的皇帝,其余的猴子都要俯首称臣。猴皇帝享受的不是岁岁来朝的待遇,而是所有的猴子必须时时朝贡,猴帝比人帝还贪婪。人当皇帝期间,可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猴子更甚,它一旦当上猴帝,猴群中所有的母猴只能和猴王交配,其他公猴如若偶尔得到机会偷情就要冒生命危险,一旦东窗事发,常常付出生命的代价。

因为猴王有其余猴子无法逾越的特权,于是就有了夺权的血战。老猴王渐渐老去的时候,年轻的公猴们就跃跃欲试,做起当猴帝的大梦来。当然,这要靠实力说话。猴子也是划地为王,如果把几群猴子弄到一块,它们必然发生恶斗,直到产生新的猴王为止。

前些年新华社报道:辽阳动物园从河南新引进30只猕猴,这些猕猴们每个都身强体壮,精力充沛。它们原来分属不同的“帮派”,各派都有自己的“帮主”和“掌门人”;如今人为地把它们放在一块儿,混乱的局面就产生了。谁都想让别的猴群听从自己的指挥,可谁都不服谁,自然要通过比试拳脚的方式选出统领各派猴子的新皇帝。不曾料到,初衷的比试最终演变成各帮派之间的混战。本来是单挑,谁的个人实力最强,谁就成为猴群中心的至尊;结果演变成帮派与帮派之间的实力比拼。也不奇怪,人们为了争夺大大小小的“主”,全都不择手段,使尽帮派伎俩,何况猴乎!

最先发难的是一只瘦猕猴。野性不在年长年幼,个大个小还是胖瘦。这只雄性猕猴四、五岁许,它的野心膨胀得极为厉害。它和同伙吃罢地上的玉米后立即转身冲向南面假山上另一个猴群,来个先下手为强,伸出爪子去抓一只体积颇大的猕猴。大猕猴回头一看是个小瘦猴,它哪里会瞧得起,当然更不会示弱,立即回击,张嘴就去咬瘦猕猴的尾巴。双方猴群的猴子们看到各自掌门人开战,纷纷加入战斗,两派群猴,你追我赶,你撕我咬,扯腿的,抓脸的,咬脑袋的,顿时大乱起来,一阵阵愤怒的啸叫声不绝于耳。经过好一阵子激烈搏斗,大猕猴竟然被瘦猕猴从一个七八米高的笼网顶部掀下,坠地重伤。同群的猴子发现自己的掌门人落败受伤,纷纷向笼网一边逃窜。人说,樹倒猢狲散,一点不假,这就是猴子的势利特性。

胜利总是让人喜悦的。大猕猴的败阵,让瘦猕猴很是得意一阵,风光一番。它在笼子里颇像得胜的将军大摇大摆转了两圈,像是展示自己的英武,又像是检阅自己的部队。它像统治世界的希特勒一样,按捺不住征服别国的欲望;几分钟过后,它又率领自己的猴群向另外一个猕猴群发动进攻。猴笼再次乱作一团。

就这样,30只猕猴不停地进行一轮又一轮大战。据说,这30只猕猴中有七只公猴,经过数轮激战,一只战死,三只主动放弃王位,还有三只势均力敌。这三只势均力敌的猴子谁能最后称王,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还要继续大战下去,直到产生新的猴王为止。

有猴王,就有背叛。一只年轻的公猴与老猴王争夺王位,一旦决出胜负,本来坐山观虎斗的众猴就一拥而上,争相撕咬失败的一方,一齐驱除它远离猴群,即便它是原先统领它们的猴王。一旦你战败了,失势了,你不仅什么也不是,一文不值,而且当时的“同志”还纷纷来落井下石。猴类的德性简直和人类出自一个模子。如果老猴王不能及时逃脱,它的身上就会留下曾经是它的子民的无情齿印,最后会鲜血淋漓,孤独地毙命。这些乌合之众之所以争先恐后地对老猴王下此毒手,不是出于对老猴王的统治不满,积怨太深,而是以对老猴王残酷绝情的行动来表白对新猴王的效忠,借此去讨得新猴王的欢心。我所以对猴子特别厌恶,原因即在于此。它同人相比有什么两样。一个领导在位,大家都唯命是从,天天围着转,舔领导的屁股;一旦这个领导下台,就视如陌路人,甚至发疯一般扑上去狠命撕咬,以向新主子表功邀宠。猴似人,人若猴,人猴的心性是相通的。人本来就是从猴演变而来的,所以其标志性的尾骨永远也变不了。

有了猴帝,自然而然就有了献媚者。在猴群中有一只小猴,父母都战死,只剩下一个孤苦伶仃、孤立无援的它。以大欺小,是猴子相通于人类的恶德之一。故平常的日子,谁都可以任意欺辱它,谁也不会保护它。它每天都忍受着煎熬,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终于有一天,它找到了生存大法,即紧跟猴王不掉队,追随猴王不变心,想猴王所想,急猴王所急。猴王最爱吃新鲜的果子,它就积极地爬到树上去摘,然后拿到猴王面前,献给猴王享用;猴群倘若有猴子打架,发生了不和谐,它第一个向猴王报告;猴王身上痒了,它就急忙跑去给猴王抓痒痒……日子久了,猴王拿它当成自己的贴心走狗,对它倍加爱护。这样一来,有猴王的大红伞保护,再也没有哪个猴子胆敢欺负这个小猴子。猴王如人王需要走狗,小猴也如人一样需要找可靠的主子当靠山,为此甘愿当奴才。

在强者面前当孙子,在弱者面前当老爷。这一点,人与猴极端相通。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有一年关住三只小狮子。它们是在被母狮抛弃后,弄到这里来的。饲养员找来两只刚生育完的母狗当“奶妈”。虽然本是凶猛的攻击性动物,但因为幼小短时间不能表现出来,就常常遭到猴子的欺负。附近猴山上住着一群猴子,为首的一只年纪已经相当大,至少有五岁;它身体肥硕,生就一派英武兼具非常之貌。三只小狮子刚来,它就发现了,时常下山来到草坪寻衅滋事,进行骚扰。不是隔着护栏大声叫唤吓唬三只小狮子,就是隔着护栏用小石头砸三只小狮子。它见三只小狮子毫无还手之力,更逞了脸,索性跳到护栏里,揪着小狮子的耳朵使劲摇晃,居然还煽起小狮子的耳光来。每每“得手”之后,猴王会跑到旁边一个企鹅状的垃圾箱上,一脸得意地啸叫着,好像它真是森林之王,野兽之霸了。

这让我想起另一则也是真实的故事:武汉森林野生动物园从内蒙古购回一批草原狼。其中两只小狼一时无处可放,饲养员竟突发奇想,将狼崽关进了猴子的大笼子里。狼崽虽然很小,但猴子开初见到它们那尖牙利齿,还是很有点胆怯的。猴子是个聪明的主儿,它开始不断试探,骚扰后立即顺着钢丝笼子爬到笼的顶部,小狼崽只能气得嗷嗷叫,却奈何不了猴子。尽管小狼后来长大了些,还是无法用自己尖利的牙齿咬住猴子,还是不断遭受猴子的进攻。猴子却频频出手,一会儿这只猴子从笼顶跳下来,对着狼崽咬两口,一会儿那只猴子从笼顶跳下来,对着狼崽咬两口,搞得狼崽顾左顾不了右,顾前不顾了后,防不胜防。如此反复,日复一日,见狼崽无计可施,猴子们愈发胆大起来,对狼崽的进攻更加频繁,更加凶狠。而两只狼崽则被猴子们折腾得精疲力竭,食寐难安,万般无奈,只好向猴群俯首称臣。如此一来,狼崽生存的环境更加糟糕。游客给的食物,总是先被猴子抢了去;如果猴子心情不顺时,就逮住狼崽又咬又抓,发泄心中恼气。更奇怪的是,天冷了猴子竟然钻到狼崽怀里睡觉;倘不从,猴就用利爪又是抓又是打。有一只狼崽的耳朵竟然都被撕裂了。笔至于此,我忽思:如果让猴子变成狮子和老虎,它们会怎样?如果让猴子当上人类的皇帝,它们又会怎样?答案只有一个:它们会比狮子和老虎更称王称霸。它们会比人类的皇帝更会作威作福,作恶多端。有的皇帝就是猴子转世,猴具有人类的一切恶念。如若不信,不妨对照。

猴子的复仇心极强,谁惹了它们,必定得到报复。曾经有抗战时期两只帮卖蛇药老人的猴子,受到日本鬼子欺凌奋起还击使日本警犬和鬼子丧命的美谈,其实不只是日本鬼子,无论谁惹了猴子,它们都要报仇的。可不是,在海南海天大酒店前,一只小猕猴觅食时,被一辆出租车撞死,随后出租车离开现场。但山上数十只猕猴见小猕猴被撞死,便立即下山将猕猴尸体围住,不让他人靠近半步,同時还对其他出租车进行攻击。

人类越来越不认识自己,或者装作不认识自己,但猴子却如镜子照出了人类自己。猴子乍看上去是可爱的,但其劣性与人类相仿,有时也很可憎。猴的行为撕破了人类虚假的外衣,把人类种种弱点和丑恶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人类长期以来靠巧妙的手腕遮盖起来的丑恶被猴子赤裸裸地呈现出来。本来人类是观看猴子的,结果人类从猴子身上照出了自己,成为被观者。如果说我还会喜欢猴子的理由,那就是猴子颠倒了观者和被观者的秩序,揭出了我们人类所谓尊严、高贵、端正、正经之下隐藏的多重秘密。

猜你喜欢

驯兽狼崽猴群
海豚的自我介绍
印度猴群杀人母亲与4个孩子遇难
悬崖上的猴群
温情背后的故事
羊妈狼崽
猴群逸事
羊妈狼崽
沉默的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