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学》微课程设计及教学实践探析

2017-04-18周江涛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选材经济学教学实践

【摘要】通过汲取国内外《西方经济学》相关优秀教材精粹,借鉴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改进《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围绕教学实践设计《西方经济学》微课程,力争做到教学内容系统化、教学难点通俗化、教学案例本土化、教学考核过程化、教学手段丰富化,进而要求任课教师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注重提升“悟”和“讲”的水平。

【关键词】经济学 微课 选材 设计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234-02

《经济学》在多数高校的经管类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别在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开设。《经济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对于初次接触的大学生而言,从初级入门开始,以激发兴趣为主。但是立足于部分学生未来的升学深造需求,他们应该对《经济学》掌握到中级水平,这便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激发大部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需要老师更为细致的讲解,做到深入浅出,并教会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从而为自学创造更加稳妥的条件。在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历届微课比赛推动下,《经济学》任课老师也在逐步探索如何将传统教学与微课结合起来。

微课作为一新生事物,尚未被完全引入《经济学》教学中,而且不同老师对《经济学》微课的理解和对待不尽相同甚至是迥然不同。从课程制作角度出发,微课是对某个或某几个知识点的讲解;但从比赛要求出发,微课仍然是小型课堂的浓缩。结合笔者多年的《经济学》教学经历,浅谈一下《经济学》微课的选材、设计及教学实践认识。

一、微课选材

《宏观经济学》的主体内容以凯恩斯的就业通论为基础,内容较为枯燥,理解宏观经济理论需要了解国外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单纯的宏观经济理论被用来诠释我国的国民经济实践时總是显得解释力不足。《宏观经济学》的讲解难度较大,如果课堂讲得现实问题过多,离教材尤其是离培养方案的大纲要求太远,学生普遍会感到枯燥,难以理解。《宏观经济学》教学中也试图结合PPT、图片等多种多媒体形式改善这种教学现状,但最终都苦于理论原理难以呈现,所做课件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听课注意力而事倍功半。因此,笔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微观经济学》微课制作方面。

《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与价格、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等章节的内容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虽然与其他科目相比,《微观经济学》做成微课不太容易,但是较之《宏观经济学》而言,已是容易许多。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微课程的设计与研究。

二、微课设计

《微观经济学》微课程的设计主要围绕课程的导入、呈现和情景设计,以及归纳总结等方面来进行。

(一)课程导入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课程导入往往借助于一个现实的例子,简单一句或者几句话便快速切入正题。而在微课制作中,课程的导入则非常重要,微课的前2-3分钟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选择最能引起学生共鸣和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精心设计。纵观其他课程的导入,有的是小动画,有的是小视频或者小对话,形式多样,生动形象。《微观经济学》的导入设计要比传统的教学导入花费更多的精力和创意。例如效用论中的“消费者均衡条件”这一讲,对于本科生而言,理解不能仅停留在字面,而是需要深刻理解《经济学》语言是如何表达消费者的心理过程的,消费者消费过程怎样由非均衡状态调整到均衡状态。而讲解消费者均衡本身就是极其枯燥的数学公式和模型,要让每个部分生动地呈现出来,则需要进行创意型设计。笔者将“大学生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费开支?”这一引人入胜的话题,借助网络上最时髦的语言和图片等素材展现出来,从而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还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呈现和情景设计

微课的呈现设计是传统教学中不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传统教学中口头讲述的每一个案例,重点解释的关键术语,板书设计的每个环节等内容,基本上都是通过教师的讲述和板书来完成,但在微课的设计中,每部分内容的呈现方式各有不同。微课的呈现主要考虑哪部分需用图片,哪部分呈现教师的讲解(其中包括肢体语言和神态、教态等方面),哪部分呈现具体的情景,哪部分呈现图片和动画,甚至是小视频,等等。微课的呈现以授课教师严密而富有逻辑的教学设计为基础,以能够更加简明清晰、活泼生动、深入浅出地讲解大纲内容为目标。

为了增强每一个教学案例的生动形象性,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视听效果,都需要找到相应的图片、动画等素材;讲解的重点内容则需要通过PPT,选取简洁的模板,制作精彩的动画加以强化;板书设计中的某些枯燥环节可以直接删除,取而代之的是更容易被接受的图片或动画,这些都是在传统教学中难以满足或实现而在微课制作中又相对繁琐的工作,但却非常必要。例如在生产论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利润最大化原理”,可以使用当地富有特色的淘宝网店——目暖,即山东省博兴县目暖草编家居旗舰店依托电商销售草柳编的案例。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是通过三言两语描述一下,而在微课中则可能需要一些草柳编的图片,甚至借助目暖公司的网站,或者亲赴现场拍一段几分钟的视频作为课程导入。

如何将授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是《微观经济学》微课呈现设计的最难点。例如效用论中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一讲,在文字和公式的表达上都是比较绕口和抽象的,通过设计购物模拟场景,让学生参与体验,最后由教师结合PPT和动画进行关键点评,则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样,针对生产论中的“生产者均衡条件”一讲,通过设计一个生产场景或者企业生产的现场视频,也能将传统教学中最难讲解之处予以生动形象化。成本论中使用了较多的成本曲线,曲线抽象且枯燥,为了让学生对曲线的理解立体起来,可以给学生假设一个创业情景——开饭馆或者小饰品店等,邀请学生参与创业,从而分析创业过程中所涉及的投入问题,如此以来,成本论中的很多枯燥曲线便迎刃而解。

(三)归纳总结

通过将教师的思维过程以结构图或者其他方式展现在微课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直接从中理解重点和难点问题,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归纳总结并领会掌握学习策略。

三、微课程教学实践

微课程需要学生在课前事先观看视频,只是这种视频学习行为不容易控制和引导。微课程的制作要求较高,学生在观看视频时,面临广告、新闻、动画片甚至是电影等的诸多诱惑,所以微课程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能吸引学生能够一直饶有兴趣地观看和学习下去,如果只是单纯照搬传统的教学内容,肯定不行。因此微课需要教师的教学思路有较大的调整,并且不断注入新鲜的类似动画、短片等元素来保持微课程的吸引力,这也从另一方面激发了老师的学习力和创造力。

微课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只做一个微课,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并不大。从教师的课程设计、课堂活动指导、重点难点点评,到学生的课前观看视频、课上参与活动以及课下的线上学习,教师“教”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都与传统的教学思路不同。如果只是照搬某一个环节,或者采取班级容量上百人的大班额制,都会引起师生的不适应,只有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才可以逐步推开。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微课程间的互动,老师才能更为精确的点评,学生才知道怎样更加主动积极的学习。

针对目前尤其是一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现状,大部分课程还是传统教学,可以先尝试在每章节的练习课和复习课时,采用微课的形式予以补充。大多数学生往往在期末考试前的复习备考中才更具主动性,因此在临近期末时,微课可以作为课堂复习的一部分。另外可以借助微课形式针对学生不理解或未掌握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和复习。

但是笔者认为,目前的微课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底鞋”,另一类是“高跟鞋”。课程的难度不同,初级入门的课程比较容易进行呈现设计,做出来的微课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就像市面上的“高跟鞋”一样,总是漂亮且吸引人。但是学生们尤其是高年级大学生的学习不能总是停留在肤浅层次,他们更需要的是系统完整的复习思考,有些知识点需要理解到位,仅仅靠“高跟鞋”式的微课教学难以满足他们对所学课程及未来升学的要求,这时就需要“平底鞋”式的微课。正如与高跟鞋相比,尽管平底鞋不够亮丽,但穿着灵便舒适,“平底鞋”式的微课内容尽管不够炫丽,但是知识系统完整,具有一定的深度,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此外,在课程中的每一章节都选择合适的知识点作深入浅出的“微课”,开展“平底鞋”式的微课教学而不是仅仅用于比赛的微课,是下一步教学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译.微观经济学(第19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2]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刘越.提高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效果的路径——兼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3).

[4]韦忠娟.《西方经济学》微课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J].经济师,2015(9).

作者简介:

周江涛(1980年7月-)、男、山東淄博人、滨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安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与安全管理。

猜你喜欢

选材经济学教学实践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我爱你,妹妹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选材“碰头”好热闹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