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贵有疑”

2017-04-18张涵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质疑能力初中数学

张涵

【摘要】长久以来,“衣来伸手”的被动式教学已为学生所习惯,他们懒于思考,仅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强记知识以应付考试。学生在简单的知识灌输和记忆过程中,缺乏思考和锻炼,这无疑和数学教学的意义背道而驰。“学贵有疑”,质疑精神是千百年来我们得以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根本,也是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灌输式、模式化的数学教学让学生的质疑能力、创新能力逐渐丧失,大部分学生善于考试而不善于思考,更遑论以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已成为现如今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们对教育予以更多的关注和要求,更为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这为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围绕初中数学教学展开分析,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键词】学贵有疑 质疑能力 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160-01

较之语文等学科,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其不仅是为学生灌输数学知识,更是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以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成长。质疑能力的培养,恰是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锻炼学生创新、自主、思维各方面能力的前提条件。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应从三个方面着手: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问”;②创设质疑情景,让学生“可问”;③予以积极评价,让学生“乐问”。下文对此展开具体论述:

一、营造学习氛围,使之“敢问”

传统教师权威的课堂氛围下,课堂趋于教师的单方面讲述和灌输,模式化的课堂下显露着照本宣科的意味而缺少思维创新的火花,学生循着教师的讲解逐步吸收课程知识,而缺乏自主思考的过程,课堂以教师为绝对中心,学生的创造思维为之遏制[1]。现如今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当其冲的是课堂氛围的转变,营造积极、主动、活跃的数学课堂氛围,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发表和教师观念相悖的意见和解题方法。师生关系的应多融洽而少严苛,对于敢于提出自己观点和解题方式的学生,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优点予以肯定和表扬,学生质疑的关键并不在于正确与否,而是在于学生主动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是使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的前提条件,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二、创设质疑情景,使之“可问”

倘若问题皆如“1+1=2”般简单,抑或教师已经告知学生极为详尽答案和各种解法,学生自然无从思考,更无从质疑,换言之,数学是一门极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避免过于面面俱到的讲述,太过全面的讲述反而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更遑论质疑[2]。

(一)善留白,提出可疑问题

从艺术的角度而言,留白是以“空白”为载体,予人想象的空间,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留白,则是要让教师避免过于全面、细致的讲述,而留有学生思考的空间,进而有“疑”可质[3]。此外,数学课堂中教师不妨设置一些“漏洞”,甚至故意出错和“装傻”,让学生提出质疑。

如在因式分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一位学生的答案“x4-81=(x2+9)(x2-9)”,并故意在其后用“√”示以正确[4]。细心的同学则不难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还能够继续分解到:x4-81=(x2+9)(x2-9)=(x2+9)(x+3)(x-3)。有“疑”可质的情况下,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勇于思考并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学生对“万全分解”的印象也更为深刻。

(二)善引导,促使学生思考

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固然是需要学生敢于提问,能够提问,同时也需要教师引导并促进学生思考,使其尽量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结合数学教学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诱导学生多以“正逆结合”、“比较分析”的方式围绕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多用“为什么”替代过往平铺直叙的讲述和灌输,以质疑为媒介引导学生思考,将教学过程转变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此外,针对课堂中出现的数学疑难问题,不妨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协同解决,小组内或各抒己见、或产生分歧,同样的答案或可涌现出各种不一样的解决方式。于此同时,学生的协作能力、质疑能力、思维能力均可有显著提升。

如在平面几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提出问题:如何在一块平行四边形板块中切出面积最大的矩形呢?学生们的思维总是从兜圈子开始的,只有赋予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缘由,才会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利用此类设问的方式激励学生自主质疑,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主持质疑讨论的开展,指导一些方法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并引导学生最终解决该疑惑,获得一些学习启示。

三、予以积极评价,使之“乐问”

数学知识的学习非朝夕可就,质疑是促进学生多思、善思的重要途径,而这不仅需要学生对于数学问题“敢问”、“可问”,更需要学生“乐问”,方可“常问”。因此,哪怕是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尚显稚嫩,甚至错误,教师也应予以鼓励,逐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使之不仅敢于质疑和提问,且能够质疑到关键,善于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于学生质疑中闪现的亮点,想到别的学生没有想到的问题,教师亦应予以肯定和积极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喜悦,进而乐于提问。此外,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学生差异,重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保护,讓数学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感受到提问的乐趣。

四、结语

综上观之,在现如今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意味着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应竭力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并引导学生“敢问”、“可问”、“乐问”,以质疑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和互动的过程中深化知识理解,促进学生收获数学知识的同时得以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麦景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J].农家科技,2011,(4).

[2]尹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3,(29).

[3]万久世,陈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浅析[J].新课程学习(下),2012,(5).

[4]傅晟.初中数学小组合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好家长,2015,(16).

猜你喜欢

质疑能力初中数学
小学数学课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