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对中国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2017-04-18王建柱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启发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王建柱

【摘要】美国对于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最早可追溯至殖民地时期,发展至今已积累大量丰富、优秀的经验,并建立健全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学位教育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及高校管理的进一步完善极具借鉴意义。对此,本文围绕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主要组成和突出特点展开分析与探讨,并总结了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教育管理的启发之处,以期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优化和改良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美国教育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启发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2016年重点项目: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探讨(项目编号:1607) 。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30-01

一、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主要组成

(一)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重点

美国研究生教育课程对基础理论课程的重视度非常高,这一点在研究生的学分评比标准上得到了直观体现。目前,美国研究生课程中的8门必修课和选修课学分总和达到了24分,占据总学分的八成。具体地说,美国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重点主要有:

第一,重视基础。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教育机构就规定了基础通识学科的授课时数必须超过50%,即使是博士研究生也要接受足够的教育心理学、统计分析等基础理论教学。第二,强调灵活。美国研究生教育培训非常鼓励学科交叉,各专业学科并没有设置完全统一和明确的专业目录,课程设置十分人性化。在实际教学中,各专业学科也普遍存在交叉的现象,而这也是美国学院所支持和鼓励的。因美国教育界普遍认为只有跨专业、跨学科的学习,才能最大限度保障研究生得到更多、更广范围的知识涉猎,进而实现多元化人才的培养目标。第三,注重训练。实践中,美国大多高校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生科研计划,以供研究生更好地体现个人价值能力。同时,美国高校每年还会投入较多的精力和资源用于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力求将更多的新理念、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课程中,进而加快成果的转化,丰富和补充研究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

(二)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

美国研究生教育设立了学术性学位和专业性学位两种,这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是指创造新知识以及探索未知领域的人才;而专业性学位研究生则是泛指应用型人才,即能够合理地运用所学习到和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需求及个人发展的人才。两者共同构成了美国研究生教育体系,且都是美国研究生教育重点关注对象。而在美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实践中,学术性学位日常教学和培养通常倾向于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训练,重在帮助研究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确定个人的研究领域;而专业性学位则更注重于对研究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管理对象

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通常围绕绩效考核制度、学位资格认证和论文质量评定三个方面展开。其中,绩效考核方面,各研究生院校都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以便于对研究生课程成绩进行客观、综合性评定,由此作为研究生能否升级的重要参考依据。而在学位资格认证方面,美国研究生通常需要完成十个研究项目后,才能获得学位资格认证;而即便获得学位资格认证,还需要再参加专业资格考试,经过笔试、口试等系统流程后,方能正式通过。至于论文质量的评定,美国硕士生必须严格遵循论文撰写规定,独立完成论文撰写,以充分体现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博士生论文则必须在论文选题到论文答辩等全过程中接受监督,经历层层审核和筛查,最终交由导师委员会集中审议后,才能够获得博士学位。

二、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突出特点

简单地说,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特点主要是培养目标多元化和课程设置灵活化。具体地说,美国研究生教育打破了德国研究生教育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模式,主张多元化的培养目标,注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对知识探索精神的培养。例如,学术型、学者型和技术型人才都是美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因此实际教育过程中,美国研究生院通常都会根据研究生的偏好和兴趣,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引导研究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课程。其次,在课程设置上,美国研究生教育将课程分为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目的在于加强对研究生文理学科知识的教育,同时加强科学知识的渗透和交叉,促使研究生知识结构的不断丰富。除了上述基础教育培养外,美国研究生院还为研究生提供了大量的选修课程,一为满足研究生的兴趣需求,二是体现了高校对研究生自主选择权的尊重,使研究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此外,美国高校还为研究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比如,美国在海洋、军事和宇宙空间等技术研究方面,都选取了大量研究生配合参与,藉此通过社会力量来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三、美国研究生教育模式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一)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客观地说,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仍然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滞后等教学短板,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实际教学培养质量和效果。因此,高校应合理借鉴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在教学模式和形式上渗透灵活性,围绕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来进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扭转“重理论而轻研究”的现象,尽量提升专业课程内容的丰富程度,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以使研究生能够真正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保证研究生教学模式能够满足研究生未来发展需求。

(二)提高选修课的比重。选修课的设立不仅能够最大化地满足研究生的兴趣爱好需求,也能够极大丰富研究生的知识内涵。但目前国内研究生选修课数量和类型仍相对局限,且大部分选修课的课时非常少,学分占比亦显不足,导致研究生对于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高。为此,国内高校应正视并重视选修课的重要内涵和积极作用,结合具体学情来合理调整选修课比重,重视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促进研究生的多元化发展。

(三)营造轻松的学术氛围。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能为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提供更为适宜的环境,也能为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更为可靠的基础。相较于國外高校的学术氛围,国内高校仍然存在学术研讨刻板、僵化等系列问题,对此,国内高校应及时加以改善,注重学术上的自由度,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本着“以生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在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创设平等、尊重的交流氛围,提升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进而推动国内学术平稳、有序发展。

结语

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研究生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事业仍然较为落后。美国作为世界高等级教育水平“专家级”的国家之一,其教育模式的先进性是其稳固国际经济和综合地位的关键。因此,我国应积极借鉴美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在方法上的灵活和创新,以及对知识和科研的尊重和推崇,健全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攀上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李谢方伟. 美国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与启示[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9).

[2]李婷婷. 中美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J]. 科教文汇, 2014(32):185-186.

猜你喜欢

启发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穷也兼济天下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