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心关注家园合力

2017-04-18张艺瑛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入园新生幼儿园

张艺瑛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18-01

每年幼儿新生入园之际,小班呈现的场景总是最令人揪心的。被家长送来幼儿园的幼儿新生百态纷呈,有哭的,也有闹的,甚至还有打人、咬人的,再加之一些家长与幼儿难舍难分和对幼儿此起彼伏的训斥声,导致场面混乱不堪,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样的场景每年总要持续一段时间方能平静下来,这也令许多教师和家长头疼不已。因此,有的放矢地帮助幼儿新生和家长平稳度过入园这道坎,作为教师应着力从“家园共育”入手,全方位调动家长和幼儿的能动性,如此方能尽快扭转幼儿新生入园的被动尴尬局面。

一、前瞻性开展家长工作,合力营造温馨氛围

1.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幼儿入园生活和教育。首先,要在幼儿报名之时便告知家长,进入幼儿园是幼儿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的一个重要过程。幼儿将在园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通过系统的学习获得基本的生活常识与技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最终形成基本的规则意识以及社会性交往的能力培养。其次,要让家长明确认识到,幼儿园生活是“全方位”打造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平台,是幼儿“天性”、“心性”、“个性”得以释放与发展的开启者,是为幼儿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掌握与同伴和谐相处技巧的引路人。

2.解决家长焦虑意识,为幼儿树立正面的导向作用。解决家长的“入园焦虑”是幼儿入园生活的首要问题。当今幼儿作为家中的“萌宠”,无疑是父母家人的掌中宝是全家人一切生活的重中之重。由于家人对幼儿过分的娇惯溺爱和包办替代,因而出现了幼儿自理能力较差、分离焦虑严重、不善于与同伴交往和表达等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个别家长还会因担心孩子没有得到教师及时的关注、孩子是否会因此遭受他人欺负等问题而纠结、担忧或恐慌。如果家长在幼儿入园前在家中将自己的情绪流露给幼儿,势必会给幼儿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和心理暗示,使其原本对来园生活更加恐惧、抵抗的压力陡然上升。因此,我们要让家长明确了解幼儿在园生活的各个环节有哪些,环节的设计安排是什么,导向目的何在,幼儿初入园时的分离焦虑自己会用何种方式帮助幼儿顺利度过等等节点。同时,要将教师日常运用的诸如情绪分散法、细心交谈法、故事激励法等工作方式方法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全面、深入的了解幼儿的在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教师对于有效调节新生“入园困难”的方法策略,由此,缓解家长的心理焦虑、紧张情绪和各种疑惑。

二、夯实工作基础,把握实施策略

1.提前介入,开展问卷调查。为了准确把握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家庭环境和特殊习惯等基本综合信息,教师可在幼儿入园前可制作一份涵盖我喜欢的颜色、动物季节以及我的创意作品等和附有教师给予幼儿心愿与祝福内容的“我的生活”这样一份信息调查表格,并要求家长根据问卷内容,与幼儿进行多层面沟通交流,将幼儿的想法进行记录,为下一步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打好基础。这种工作方法不仅让家长对教师细致入微的工作和对幼儿细腻的关爱感到温馨与安心,更重要的是加速了教师对于不同成长环境下幼儿“方方面面”的全面掌控了解。在新生幼儿因分离焦虑而发生哭闹行为时,教师可以通过掌控了解的信息与幼儿准确地进行交流和安抚。比如:“我知道你最喜欢的是小熊猫,我也很喜欢,你能告诉我它为什么可爱吗?”等等,教师以这样的方式可让幼儿在情绪不稳定时,通过谈及其喜好之物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深受教师的喜爱与关注,让幼儿在浓浓的关爱之中缓解分离焦虑和新环境恐惧等诸多不适。

2.注重细节把握,制作魔力视频。分离焦虑是幼儿“入园恐惧”的主要原因。幼儿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越差,其对抚养者的依恋程度越深,分离焦虑就会越发严重。因此,为了减少幼儿的恐惧心理与抵触情绪,教师可让家长录制一份幼儿事先不知道的“魔力视频”,内容包括老师瘰肯定、家人瘰期望、父母的爱心话语等等。教师可利用每日的餐前活动,挑选几个视频进行播放。当看到播出的视频时,孩子们在惊讶之余,不免激动和兴奋,这便使幼儿对原本令人“生厌”的幼儿园生活充满了惊喜感和愉悦感,以这种特有的方式消除孩子们的入园恐惧,并让幼儿时刻感受到家人和老师细致入微的关爱。

3.建立多种交流平台,了解幼儿最新动态。一是依托日益发达的网络建立班级QQ群,打造一个敞开心扉、无话不说的“知心宝典”,即可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幼儿在园的方方面面,也为教师更为周全的了解、照顾幼儿的一日生活提供了准确的导向目标。期间,教师可每天将幼儿一天中的“精彩瞬间”及时发到QQ群相册中,让家长看到幼儿的创意作品、甜甜的微笑、良好的进餐姿势、安静午睡的样子等,以照片這一“有力的证据”让家长及时感受到幼儿的点滴进步和逐步适应、甚至喜欢幼儿园生活的转变过程,让家长对幼儿园逐步建立真切的信任感。二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早、晚接送幼儿的时间与家长进行密切交流。利用短暂的晨间交流,教师可在第一时间了解幼儿一夜间身体的变化与家长的所需,以便教师对幼儿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更具针对性地对幼儿生活、行为进行关照与督促。

三、细物润无声,辛勤结硕果

由于教师在工作中注意发现、收集幼儿的细小变化并及时反馈给家长,注重加强与幼儿家长的紧密联手工作,给予幼儿新生无微不至的关爱,经过一段时期后可以发现,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新生,均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一是家长的心态明显平稳。在教师的帮扶和爱心付出下,家长已经深知幼儿入园进行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对于幼儿日新月异的表现甚至会如解说员般与亲朋好友“炫耀”,对教师所提出的有效解决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的金点子大加赞赏。而且,通过家长的意见反馈和沟通交流中,教师会发现家长始终洋溢着对于教师工作的肯定和对幼儿不断成长进步的欣喜之情,家长因起初对幼儿开启幼儿园生活的焦虑和担忧早已烟消云散。许多家长通过家园合作有效解决了幼儿“入园焦虑”的问题后,深感家园齐心合力,实现教育合力的重要性,由此,越来越多的家长会主动要求积极参加园中举办的各项活动。

二是幼儿的心态和表现极具变化。在家园共育的齐心合力下,原本早间此起彼伏、痛彻心扉的哭喊声和难舍难分的道别场景如今已大为改善。大多数幼儿已克服了分离焦虑、环境焦虑的困难,在早间入园时均能快乐的与老师问好,与父母道别。有的幼儿还能开心的与老师和其他幼儿分享在来园路上发现的“奇珍异事”以及昨晚与父母共同搭建的“爱心城堡”等趣事,快乐情绪溢于言表。即使个别幼儿在与父母挥手道别时流下了泪水,但在父母与教师的鼓励和情绪转移等方法的使用下,幼儿很快便能调整好情绪,与其他幼儿一起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关注幼儿新生入园这个环节,是确保幼儿新生平稳过渡的重要节点,这就需要教师要在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进一步理顺教学思路,想方设法将家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既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参与,又要及时将关爱播撒到每一个幼儿的身上,将教师、家长和幼儿三者紧密结合,推动幼教工作再上新台阶。从而,将“家园共育”不断推向深入,让幼儿在宽松、和谐、温馨的氛围中茁壮成长,并最终成长为国之所需的栋梁之才。

猜你喜欢

入园新生幼儿园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重获新生 庇佑
新生月赛优秀作品
枯蓬新生
新生
爱“上”幼儿园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