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视角下“微信公众号”界面设计美学研究

2017-04-17

湖南包装 2017年1期
关键词:界面设计微信公众号美学

张 爽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数字化视角下“微信公众号”界面设计美学研究

张 爽

(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本文以数字化视角,以微信公众平台中的订阅号为例,对当下广为使用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体验美学分析。探索如何提升其界面设计的审美感受,拉升各类自媒体的自身品牌价值,提出微信公众号的界面设计应在注重形式和功能的审美文化之余,大力考量用户的情感诉求,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促进品牌与用户间的粘度,构建良性的平台发展。

数字化;微信;界面设计;自媒体;美学

数字化时代,用户与被阅读对象间的互动方式发生着转变,如今用户在情感上的诉求愈加强烈,因此微信公众号的界面设计需要紧跟时代背景与用户心理的发展步伐,做进一步优化探索。界面设计是交互中的一种美学艺术,它在技术力的基础上,借助形式规律创造科学与艺术间互联的虚拟文化世界;界面设计可化解人机交互间的障碍,加以情感元素的考量,更具独特的艺术魅力。界面是用户与资讯互动的媒介,界面设计不仅能让微信公众号变得有个性有品位,还能使用户有舒适的体验感,充分展现微信公众号的属性和特点。

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正式面市,是新媒体时代下异军突起的一种线上线下开放互动平台。通过这一平台,面向上亿的微信用户市场,个人、企业、政府、媒体等群体均可在此发声打造,推广自家运营的品牌。微信公众平台以骎骎姿态占据移动互联时代的主流浪潮,借助海量的资讯与用户进行深度互动,又因其自身的即时性、互动性、碎片化等特性,在人们的生活圈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效应[1]。

1 微信公众号界面设计的构建分析

目前微信发展到6.5.5版本,虽然软件在不断升级,但在界面设计上并未有大的整改。若用户此前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已订阅某某自媒体,新消息提醒将在微信主界面订阅号一栏(图1)显示,此栏作为用户接收消息的第一界面,不仅起着首发导航的功用,还肩负着引流用户的大任;打开订阅的自媒体主页(图2),可预览到服务功能和历史资讯,为让用户在最短时间里高效上手,自媒体通常采用缩略式的图标加文字进行界面设计,指引用户便捷操作。自媒体功能栏界面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资讯服务模式(图3),用户可根据自身情况,点开二级菜单选择,满足功用需求;一种是售后服务模式(图4),用户在平台上留言,运营者在管理页回复,进行非实时互动,满足社交需求。

图1 订阅号消息显示界面

图2 自媒体账号信息界面

图3 功能栏主菜单界面

图4 功能栏互动回执界面

2 基于数字化微信公众号界面设计的美学发展趋势

2013年,腾讯公司在广州召开了“微信合作伙伴大会”,目的为完善多个社会领域的公共服务,推进健康的微信生态体系。2014-2015年中小企业对于微信公众号处于观望和试水状况,而2016年已演变成全民开发推广状态。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很多个人或企业尝到了甜头,在后期进行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投入,为自家品牌占据线上市场开拓流量窗口。在2015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情况调查中显示,我国成年人人均每日微信阅读时长超过40分钟[2],可见微信公众平台正以骎骎姿态占据移动互联时代的主流浪潮。

随着自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打造自己的个性名片成为了各个自媒体平台所追求的趋势。通过了解多个微信公众平台的界面所了解到整体美学水平的低下并不在于技术方面的原因,而是在于运营者审美上的缺陷。公众平台的界面设计基本多以模板为主,所以很难符合自身的品牌风格,很难出彩。由此可见,我们要把握好一个微信公众号的界面设计,对构成界面基本元素的美学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的美学分析来提高欣赏和制作公众号界面的能力。

2.1 扁平化的设计风格

当下数字化的自媒体时代,流行使用化繁为简的扁平化视觉语言构建界面。包豪斯设计理念中主张放弃装饰性元素,高度重视产品的实用性,用简洁的形式呈现给受众,达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各家微信自媒体通过扁平化风格的设计元素构建品牌形象,体现在色彩、文字、版式等方面;色彩一般选用高明度高对比的饱和色,剔除阴影、渐变等繁杂效果,清晰地引导用户体验,达到高效的信息传达;文字上大字号与小字号交替使用,界面重点处使用超大字号配非常规字体,差异化强调主题,丰富用户体验上的层级感;版式上采用“留白”的创作手法,赋予用户体验时无限想象力,排除一切不必要的视觉语言,最直接地让用户注目到主体图标或文本,达到信息的极简传达。

扁平化的设计风格正是受到20世纪兴起的“极简主义”影响,替代了拟物化设计市场,简约而不简单地将界面语言有力夯实,形式上看似简洁单一,实际在美学上对空间和构图进行把握,为界面内容做视觉减法,使用户将注意力集中在信息本身,把握用户视觉感官的第一印象,为树立品牌形象做进一步铺垫。科尔伯恩在《简约之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一书中提到:“如果你也想设计简单的产品,记住要为主流用户而设计[3]”。简洁的设计要想在自媒体市场得到反响,还必须关注主流用户的情感诉求。

2.2 趣味性的设计语言

数字化时代下,微信公众平台为更好地与用户进行互动,设计界面时可增添趣味性元素,用户将体验到资讯交流、功能共享的愉悦感,搭建一种全新的娱乐互动方式。自媒体界面设计的图形、文本、色彩、样式等方面均可进行趣味化处理,将功能美转向至艺术美,拉近与用户间的距离,增添品牌形象的亲和力,使用户产生初次好感度,搭建两者良性的情感化枢纽。

趣味化的界面操作设计,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到用户的情感诉求,让人机间的交流不再枯燥单调,充分满足用户的体验心理,升华交互间的美学思潮。由于趣味性的设计语言能够丰富人们的情感,各大自媒体平台广泛提取并应用,体现在主菜单界面、跳转网页界面、属性栏界面等,以幽默风趣打破用户预览的首道防线,刺激用户去尝试和体验服务,提高用户对品牌的好感,以达到营销的目的。遵循用户对界面预览的视觉习惯,适时添加多彩趣味的设计考量,让用户感受到品牌文化的细腻与质感,展现界面缤纷功效的艺术魅力。

2.3 卡通化的设计语言

卡通化风格大多是从大众卡通中提取的形式语言,并以此作为自我表达的方式。卡通风格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形象的夸张、叙事方式的多变以及蕴含其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引起观者的兴趣。微信公众平台的界面设计如果借助卡通化的设计语言,那么我们就能更加清晰地看到平台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微信公众平台的主流用户多为80后的一代年轻人,这个群体乐于追逐个性、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且从小就受到各类动漫作品的熏陶,所以卡通化的设计语言与界面设计形式的有机结合,将卡通风格运用到软件界面的设计中去,为用户提供一种更为灵活、个性化的体验,使微信的人机交互设计向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与其他同类软件区分开来,强化软件的可玩性,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界面设计理念,带给用户与众不同的使用感受。将卡通化的设计语言引入到微信公众号界面设计中来,更容易获得年轻用户的认同和青睐,这对于微信公众号人性化设计的前景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4 人性化的美学路线

人性化是微信公众号界面设计必不可少的考量因素,自媒体将通过有形的物质态反映品牌无形的精神态,由微信公众平台做转换媒介,全面关注用户的情感诉求,定制属于主流用户的个性化服务;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每项构件对用户产生的影响,是否能使用户有多维度的审美体验,调动用户的感知觉因子。

《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界面设计研究》一文中提到:“界面设计美学就是设计人与界面的关系,其中的美包含人与界面的无障碍沟通、用户经验与界面及其环境的协调、良好的认知及情感化体验[4]”。要优化人与界面间交互的关系,就得以人性化做基础,关注用户的生活习惯和操作习惯,结合界面的形式与功能,发挥实用主义美学功效。

所以说,如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走向多元化,自媒体与用户间不再是单一的功能链接,用户在乎功能上的人文体验,自媒体为激发用户对自家品牌产生情感归属,将主流用户的情感诉求看作设计重点,界面上研究一条能够与用户产生精神共鸣的美学路线,既有助于丰满品牌形象的文化内涵,又能带动与用户间互动的粘度。界面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论,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从发展的视角看问题,用简易的视觉语言,输出平台专属性资讯,达到良性的品牌营销目的。

3 结语

好的界面设计是将功能与情感结合的美学艺术,可凸显出品牌的文化价值,给予用户良好的体验环境,打破传统交互的模式,实现人机间精神层面互动,激发品牌竞争活力值,延绵数字化时代下移动自媒体浪潮。用户在界面体验时运行的审美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品牌文化,营造具有生机的交互环境,也将使当代界面交互语言更迭前进。

[1]古丽敏,李世国,刘源 .微信公众平台属性及设计要素研究 [J].设计,2016(2):122-123.

[2]朱继东 .“标题党”泛滥的危害、根源和对策 [J].新闻爱好者,2012(9):15-17.

[3]赵青,张利,薛君.网络用户粘性行为形成机理及实证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10):25-29.

[4]科尔伯恩.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21-30.

张爽(1993-),男,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E-mail:11988816000@qq.com

2017-01-28

猜你喜欢

界面设计微信公众号美学
中医养生APP界面设计
“共享员工”平台界面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盘中的意式美学
面向智能手机的UI界面设计
外婆的美学
纯白美学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个人微信公众账号运营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