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凯麻同城化建设

2017-04-17石俊辉

当代贵州 2016年48期
关键词:县城功能旅游

石俊辉

“十二五”期间,麻江县在黔东南州率先實现建制村“村村通油路、通客运”目标。“十三五”时期,麻江将立足产城景一体化,做大县城、做特乡镇、做美乡村,构建产城景一体、村社园统筹、文教医配套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提升凯麻片区的区域统筹、辐射和集散能力,推进凯麻同城化建设。

构建大交通格局。完善对外连接的通道,全力服务凯里至都匀、福泉至都匀和下司至麻江的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完成县城新区路网工程和116公里国省干线改造。丰富内部交通的“毛细血管”,提级改造县乡公路104公里,提标升级改造通村油路145公里,建设通村油路132公里、通组通寨公路816公里,实现乡乡通二级路、村村通油路、组组通硬化路、户户通串户路的目标。

发展大产业。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坚持以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引领,以乡村旅游为突破,推动农工一体、农旅融合、工旅互动发展。重点建设东、中、西部三个有机农业园区,提升锌硒米、红蒜两个传统农业产业品牌,发展蓝莓、蔬菜、烤烟、生猪四大种植养殖产业。绿色工业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民族民间传统工艺产品开发,生产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符合现代时尚生活需求的系列特色旅游商品。乡村旅游重点打造旅游产品体系,培育精品旅游线路,塑造“梦境苗岭乡野、诗意清江田园”的高端乡村旅游形象,建成20个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力争到“十三五”期末,产业结构调整为20︰25︰55,实现由“三一二”向“三二一”转变。

打造特色县城。突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提升城镇内涵和品质,彰显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以“打造山地公园特色县”为抓手,完善县城马鞍山生态体育公园建设,启动实施官井湖湿地公园、后坝民族民俗文化博览园、凤凰山森林公园和狮子滩户外拓展运动公园建设。将县城功能区建设成为集传统文化展示和文化创意为一体的文创产业园,在县城功能延伸区建设民族体育竞技中心。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按照“产业定位、文化传承、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要求,建成集宜居、休闲、娱乐、体验、创意、创业功能为一体的产业社区和文化社区——后坝民族民俗文化博览园。在城东新区建成集会展中心、群体中心、图书馆、群艺馆、科技馆等功能为一体的群众文化艺术中心,不断完善文化娱乐、科技展览、健康休闲、生活服务、产业聚集和生态体验的城市功能,提升凯麻中心城市的品质品味。

建设绿色小镇。按照“建筑风格民族化、内部设施现代化、居住条件人性化”的要求,依托产业布局、游线设计和城镇资源,在东部片区依托蓝莓产业,突出商贸物流和文化体验功能,打造以宣威镇为中心,辐射带动龙山镇的蓝莓风情小镇;西部片区依托良好的山地自然条件和绿色产业发展基础,突出休闲度假和山地运动功能,打造以谷硐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坝芒乡的山地运动休闲小镇。

建设美丽乡村。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大力推广龙山镇复兴村、坝芒乡大开田村、宣威镇乌羊麻村、贤昌镇高枧村等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经验,重点抓好30个中心村的规划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发展,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力争到2018年,在全县每个乡镇创建一个人均纯收入过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过百万元的同步小康先锋村,把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休闲旅游度假、寻找美丽乡愁的地方,实现城镇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作者单位:麻江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县城功能旅游
“回流县城”是这代年轻人的时代机遇
县城的“饭碗”
数学的翻译功能
县城买房:未完成的城市化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延津县荣获省级卫生县城称号
我有特异功能
旅游
功能关系面面观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