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健康,才有未来

2017-04-17岳振

当代贵州 2016年48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小康社会贵州

岳振

在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不但期盼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期盼能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健康乃事业之本,有健康,才有未来。

健康与人类发展潜力息息相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一种体质、精神和社会福利均属完善的状态”。而控制疾病的医疗资源丰富程度及其分配、使用,是健康状态完善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贫困群体健康状态的持续改善,已是贵州乃至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面临的当务之急。

病有所医是民众的基本福祉,特别对于贫困群众而言,能够不为疾病就医担忧,常常是一个家庭莫大的欣慰。在贵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为长期处在贫困与疾病缠绕中的百姓修筑一条健康之路,是党和政府肩负的时代重任。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正是对这个重任最清晰的描绘。

贵州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健康水平,显然是一块“硬骨头”,必须啃,而且必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上啃下来。这个过程,是健康扶贫战略部署、政策举措的正确制定、有效执行过程。往小里说,这极有可能是“病愈一人,脱贫一家”的个体命运转变的过程,往大里说,则应该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化格局的逐渐形成过程。

不管在农村还是城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群体都需要关注、关心,农村因为医疗条件欠佳,需投入更多目光与精力。医疗资源下沉,正是对农村尤其边远山区群众的急切关照,甚至可以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适当政策倾斜。医疗资源下沉可带来极大民生改善,贵州“三重医疗保障体系”以及东部地区医疗机构对口帮扶,正是解决贫困群体特别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群体健康问题的有效举措。

推进精准健康扶贫,“精准”的内涵,包括精准识别医疗救助保障对象、精准资助贫困人口参与合作医疗、精准打通便捷报销渠道等内容,这是“靶向治疗”方法论。贵州“三重医疗保障体系”,便是以精准为前提,合理使用医疗资源特别是合理确立资金补助原则的得力举措,其目的是把最紧缺的资源分配使用到最急需的贫困群众身上,减轻贫困户家庭负担,帮助他们重塑生产生活信心。

“区域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人民健康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5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指导意见》规划的目标之一。在中央部委和东部地区的帮扶过程中,贵州不断推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健康扶贫以及医疗卫生事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与发达省市相比,区域健康状况差距有所缩小。

东部地区医疗机构对口帮扶贵州贫困县,前期效果明显。而今,提供帮扶的东部医疗机构达到74个,帮扶对象覆盖贵州66个贫困县。这种大规模、不留死角的医疗健康集中援助,其重大意义在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国一盘棋”,地区之间有力协作,“先富带后富”,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生活质量,特别是在医疗基础薄弱的贵州贫困地区,东部的帮扶力量,将会更加夯实贵州健康扶贫的路基。

目前,贵州基层特别是乡镇和村一级医疗供需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升级。在人才培養和输送方面,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升基层医疗队伍执业水平,把更多专业人才、高层次人才引向贫困地区,增强健康医疗队伍的稳定性。在硬件设施的投入上,同样需要资金分配与使用的合理调配。

当前,推进“健康贵州”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比以往更加迫切和重要。贵州全省上下正致力于补齐教育医疗“短板”,强调“像抓教育一样下更大决心抓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由于总体经济发展长期滞后,贵州在医疗卫生事业上形成了一定的历史欠账,财政资金分配不均衡、人力资源投入欠缺、政策执行不力等,形成了影响群众健康状况、生活品质的医疗“短板”。这是医疗资源下沉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责任编辑/蒙 珺)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小康社会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的对策
国家两部门联合推进居家医疗服务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短缺
神奇的贵州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