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入假设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2017-04-14赵紫薇

关键词:语法学习者英语教学

赵紫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 阜新 123000

输入假设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赵紫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 阜新 123000

阅读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模块之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可应用输入假设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模块进行教学改革。从成功语言输入的四个特点,即可理解性;趣味与相关性;非语法程序的安排;足够的输入量(i+1)几方面着手,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输入假设理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改革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历经多年,已经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已逐渐显露出后劲不足的迹象。因此,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模块,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理应引起教师和研究者们足够的重视。迄今,已有多位外语教师、学者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在美国学者克拉申(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指导下,结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改革进行的研究还十分鲜见。然而,为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这一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输入假设理论

(一)克拉申与其二语习得研究

作为语言研究领域著名的学者之一,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将毕生奉献给第二语言习得方面的研究,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荣休教授。生于1941年的克拉申,早在1980年即对第二语言习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85年,克拉申的著作《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面世,在该书中,克拉申提出了输入假说理论,其中包括语言习得-学得(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假说;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语言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起初,这一假说理论的核心是监控假说,历经研究修改,克拉申最终将输入假说确立为核心理论部分,输入假说理论整体由此正式形成,并对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克拉申还出版了诸如《阅读的力量》等著作,皆以二语习得为核心进行研究,在这些著作中,他的输入假说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与应用。

(二)输入假说理论概述

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即输入假说理论,这一理论指的是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其主要依据是简单语言的作用、语言学习沉默期、可理解的输入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以及沉浸式教学法。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成功的语言输入有四个特点,即可理解性(comprehensive),即语言材料对于学习者而言必须是可以理解的,否则输入无效;趣味与相关性(interesting and relevant),即向学习者输送的语言材料必须有意义,对学习者而言是有趣的,并与学习者本身相关;非语法程序的安排(not grammatical sequenced),即不刻意按照语法程序安排教学,以此达到使学习者实现自然“习得”的目的;足够的输入量(i+1),即向学习者输送的语言材料,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水平,但不宜过高,使学习者既能理解绝大部分内容,同时吸收新内容,达到循序渐进学习的目的。输入假设理论认为,优秀外语能力的获得,重点在于学生主动的习得过程,教师应起到组织、引导以及辅助的作用。输入假设理论重视无意识的习得过程、学习者的情感与认知因素,强调学习者本身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和核心地位。

三、传统模式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利与弊

(一)传统模式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层面

作为全国大部分高等学校的必修课,大学英语课程通常持续两个学年。传统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优势曾经一度十分明显,并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了大量的双语人才储备。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上,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有着十分集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授课时间以及授课内容两个方面。从授课时间上看,一直以来,大学英语在两学年的课程内,通常以每周四学时的形式进行,时间安排恰到好处。让学生在学习新阅读篇章及相关内容的同时,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阅读及相关知识进行消化与理解,为接下来的新知识做好知识储备以及心理方面的双重准备,以此循环往复。授课内容方面,教师根据阅读材料,提前花费几倍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准备优质的教学内容,集中倾注于课堂内,从而使学生得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接收尽可能多的阅读知识内容,教学效率不言而喻。

(二)传统模式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弊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迈进工作岗位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外语方面,要求更是日益提高。传统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弊端也随之凸显。在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着重“传道”而非“解惑”,往往通过向学生大量灌输新词汇,讲解语法知识点,来求得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从词汇难度方面,还是从语法知识点的选择方面,都实行全班统一、乃至多班统一的形式,因此无法满足不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需求。况且,将阅读教学与其他环节割裂开来,单纯重视与阅读直接相关的词汇以及句型的讲授,忽略了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对阅读材料自身特点的钻研等等,从而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这一教学模式由于过于单调,无法体现出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教师以单一的方式进行冗长的讲解,也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进而影响英语学习中的其他模块。尤其是对于理工类院校的学生而言,这种重记忆、轻动脑的教学模式更是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积极性。

四、输入假设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输入假设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

当前,从整体上来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而学生大多作为被动接受的学习者角色参与课堂。而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中,成功语言输入的四个特点,即可理解性;趣味与相关性;非语法程序的安排;足够的输入量(i+1)。其实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语言习得。即未来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根据以上四项指导原则,围绕当代学生的生活相关性,为学生选择阅读材料,并且通过课堂实践中对学生语法发展程度的观察,来具体安排语法知识的递进程度,继而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设置略高于其阅读水平的教学内容。并且,不能忽视“趣味与相关性”原则中的“趣味性”原则。总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需要由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向围绕学生安排课堂内容,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师起辅助指导作用转变。

(二)输入假设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策略

在输入假设理论指导下,教学过程应遵循四项原则:一是阅读材料应做到被学生所理解;二是不刻意按照语法程序安排教学;三是阅读材料应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四是在学生的现有基础上,适量选取略高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材料,供学生吸收学习。

1.按照输入假设理论的可理解性原则,选取的阅读材料应更易于学生理解。该原则的实质,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即将输入调整到学习者的水平,通过较慢的语速、较短的句子,和相对简单的句法进行课堂讲解。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目前已有的英语知识储备情况,选择使用学生可以接受并能够充分理解的英语词汇进行课堂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消除对英语教学的畏难心理;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而非语言的形式上;同时对重点词汇进行重复与强调,启发学生理解掌握该词汇在阅读篇章中的常见用法及含义,并为日后在其他模块(如翻译、写作、口语等)中运用此类词汇打下良好的基础。

2.按照非语法程序原则,教学安排应不刻意按照语法程序设置。非语法程序原则的内涵,具体到我国教学实际,可理解为摒弃传统的按照教科书上安排的语法顺序进行教学,转而根据学生实际的语法发展水平,来决定近期的语法教学内容。据此,教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提前布置阅读任务,安排学生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课上根据自己对阅读篇章的理解做口头表述展示(presentation),并将表述内容形成文字,通过分组进行同学互评、教师阅评的方式,启发学生对阅读篇章进行深入思考,并充分交换意见,从而在这一过程中观察、掌握学生的语法发展水平,并根据现有水平适当安排新语法内容,达到深化理解英语阅读的目的。

3.按照趣味性与关联性原则,阅读材料应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这一原则对于当代学生尤为重要,它肯定了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程度对于学生阅读学习效果的巨大影响,直接促使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对学生的兴趣予以充分考虑。教师选取的阅读材料,应与学生的生活,或当下流行的时事存在一定的关联,以引起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探索的兴趣,调动学生对阅读学习的积极性。

4.按照“足够的输入量(i+I)”原则,应适量选取略高于学生阅读水平的原因。“足够的输入量”原则是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指导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要点,是对学生阅读水平提升程度的把握,既不能操之过急,选取难度过高的材料,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也不能迁就学生的惰性心理,使材料过于简单。因此,教师应选取少量略高于学生已有水平的阅读篇章,让学生语言输入的内容存在适当的“信息差”,即“足够的输入量(i+1)”理论中的“1”。帮助学生实现广泛阅读,并促使学生在课外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实现阅读能力的自我提高。

五、结论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教学模块都应有所改进和提高,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输入假设理论是语言学习的经典理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依据该理论的四个教学原则,在阅读材料的选择,教学时对于语法程序的安排,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输入量几个方面都与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较大的不同之处。课堂由教师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和指导作用。这样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大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效率,从而满足当前时代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需求。

[1] 丁言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外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胡春洞,戴忠信.英语阅读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Krashen 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London:Pergoman Press,1988.

[4]Krashen 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5]Ellis Rod.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责任编辑:刘北芦)

赵紫薇(1986-),女,辽宁阜新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理论,英语文学。

2017-05-18

H319

A

猜你喜欢

语法学习者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