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院校教研室建设现实困境及功能强化路径探究

2017-04-14胡成霞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研室职能教学研究

胡成霞

(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应用型院校教研室建设现实困境及功能强化路径探究

胡成霞

(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教研室是高校开展教研活动的主要平台与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其有效运作直接影响教研综合效能的发挥,受多方因素影响,高校教研室发展正在遭遇困境,针对应用型院校教研室发展的现实问题展开研究,通过调研高校教学基层组织的设置情况和教研室发展现状,探讨教研室改革的走向及强化应用型院校教研室功能的实践路径,从职能定位、服务理念、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功能强化,并给出理论与现实的支撑与印证。

应用型院校;教研室;功能强化

应用型院校为求得长远发展,须以学校组织结构革新为着力点,探寻适合应用型院校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教研室是按学科、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研究组织,是高校教学管理的基层单位,承担着组织教师进行政治、业务学习、指导教师进行教学与科学研究等重要任务,教研室以教学工作为中心,集教学、科研与师资培养于一体,是构成高等学校结构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1]大陆高校广泛采用校、院系、室(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教学与管理重心下移,教研室成为专业教学与行政治理的一线部门,是教师教学专业素养养成的重要平台,是教学与行政功能兼具的综合性组织。应用型高校定位侧重应用性,强调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学属于教研室的本职工作,应用型院校对教学中心地位的强调,彰显了教研室的机构设置价值。教研室为教学进程的开展铺设了平台,为办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阵地,为教师的合作研究开拓了渠道。探讨教研室体制建设和有效发挥教研室职能的路径,将成为高教研究的焦点话题。随着应用型院校教学规模的壮大、新时期高教改革进程的纵深推进,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专业成长中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多元,需要依靠团队合作进行解决,教研室作为以专业为纽带设立的教学团体,其团队职能日益受到重视。实际运作过程中,教研室的首位职能,即教学研究与专业提升功能弱化,出现了价值功能“异化”的现象,徒留行政管理功能。应用型院校的教学中心任务凸显了教研室作用的重要性,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提出了教研室组织革新的议题,教师教学和专业提升的现实需求要求强化教研室的教学(专业)职能,应用型本科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教学管理重心的下移,使教研室在高校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引领方面的作用得以显现。应用型院校将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地方作为办学定位,明确确立了教学的中心地位,教研室作为高校教学的基层组织,如何有效发挥教研室的教学研讨和专业引领功能,为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教师专业发展服务,探讨教研室的现实发展困境和未来发展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应用型院校教研室的组织地位

新中国高校院校机构改革时仿效苏联的大学机构设置,设立教研室作为教学执行的基层单位,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和管理单位。随着高校管理重心的下移,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成为通行的高校管理模式,教研室“是根据专业或课程而设置的,其主要职能是负责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开展科学研究及师资培训等工作。”[2]教研室成为高校管理体制的支柱,是落实教学任务和教师管理的一级组织,是应用型院校管理链条上的支点。教研室的基层管理功能和教师带头组织的功能浮升。不同类型大学的教育目标侧重点不同,应用型院校以教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同应用型院校的高校组织目标相适应。应用型院校教研室的组织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三级管理体制的运行基础——组织管理职能的着陆

高校的运行性质在我国符合标准的科层制组织特征,高校采用行政组织管理的方式,上下层级分明,我国高校施行“校——院(系)——教研室”垂直的机构编制方式,教研室属于行政建制,也是以学科或专业类别划分的教学部门,教研室一般受二级学院的直接领导,处于高校金字塔型管理机制的基底位置。教研室自成立之初,便被赋予了行政管理的职能,历经多次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教研室的功能外延不断扩展,其作为高校内部管理金字塔地基的地位始终未变,行政管理一直是教研室承担的重要职能。教研室是二级学院直接面向教师的教学研究和行政管理机构,上联学校、院系,下系广大一线教师,是高校管理由制度思想层面向实践执行转化的重要枢纽,成为承接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基层组织,教研室成为贯彻学校及院系相关政策的执行者,是高校治理有序发展的重要组织机制,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

(二)高校教学研究的组织平台——组织设计目标的体现

从教研室的名字命名核心字眼“教研”看,教研室既作为高校的行政管理单位,又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即所谓的“教研”任务,用研究促进教学,以教学引导研究,教研互助,这是教研室设置的初衷,教研成为教研室组织设计的首要目标,教研室大多承担教学及相关的科学研究任务。从教学学术视野角度讲,教学与学术是二位一体的密切关系,教学自带研究色彩,学术渗透整个教学过程,科研与专业教学结合可以更好地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教研室可以将教学与科研两项任务有效结合,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科研素养的养成搭建桥梁,为教学学术的良性互动注入活力。

(三)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中心——组织人力的集扩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文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的应有之义,[3]高校通过输送人才来服务地方。应用型院校的教师是高校教学职能的主体组织者,教学中心定位的实现最终要通过教师的教来落实,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都要依托教学研究职能来实现,因此,应用型院校强调教学中心地位,教学成为高校育人与服务功能实现的载体,教研室作为一线教学组织与管理机构,教研室究其实质是围绕教学中心组建的教师组织。依托教研室为组织媒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进行教学组织、实施、反思和研究等多重任务,教研室将相同(近)学科专业的专任教师汇集在同一个组织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入反思,教中学,教中做,教中求专业成长,可以有效开发教师人力资源,做到“整体大与部分之和”。在现今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领域,因具有相通的专业背景,体验相似的教学历程,面对相似的教与学的问题,教研室为教师团队的互助成长提供了组织制度保障,为教师团队的专业合作助力。

二、应用型院校教研室的发展困境

(一)职责权利匹配不当

在高校机构设置中,教研室是高校多层级管理体制的单元结构,是高校行政管理和组织教学的必备组织机构,承担相应的日常教务管理和思想教育等任务,同时还是一线教学组织单位,直接面向教师组织实施教学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考核及教学环节的进度掌控等。“教研室的组织目标就定位为承担着组织教师进行政治、业务学习,指导教师进行教学与科学研究等重要任务,教研室以教学工作为中心,集教学、科研与师资培养于一体,是构成高等学校结构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教研室被赋予的任务主要集中在教与研,[4]与高等院校的工作重心多有重合,影响高校办学质量的高低,是高校教学中心地位与人才培养的组织保障,但很多高校并没有把教研室作为一个真正的教学组织机构对待,很多教研室只是被赋予管理职能,处理一些日常的教学事务性工作,并无相应的实际权力,被赋予的权利并不对等。其资源投入更是严重不足,连基本的办公条件都不具备,严重影响了教研室基本职能的发挥。

(二)组织管理职能行政化

教学排在应用型院校三大职能之首,为促进教学,特设立教研室,从教研室设立的初衷来看,其主要职能是教学研究,即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展开的一系列与教学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工作任务,其他职能,如组织管理功能,只是教研本职的衍生职能。但大陆高校的管理体制采用行政机构管理模式,高校治理很大程度上变为上下级层级严苛的垂直行政管理,教研室作为高校基层管理组织,承担部分日常的学校行政任务,是学校推行教育管理方略的前沿阵地,其职能模式也相应承袭科层制管理特点,组织运行被灌有浓厚的行政化特征,组织管理职能跃身为教研室的主要日常工作,导致教学研究本职和管理职能的角色错位和权利失衡。

(三)教学研究作用虚无化

伴随高校教育体制纵深变革,教研室的职能外延亦不断扩展,在教研本职之外,为适应社会对高校的层层要求,又增加了很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外延功能,如科学研究、团队建设等等,这些职能本质上是外生的附加职能,是高校适应外在社会的产物。由于对教研职能的认识不深,资源投入不足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到位,教研室规章制度不健全等众多因素综合影响,导致教研室的职能和责任不对应,工作重心不突出,使教研室的“教研”首要职能:教研效能弱化,主要承担一些程序性的教学任务,负责课程任务制定、考试安排、教学材料审核等,教研室工作的实施流于形式,效能发挥受限制,缺乏面向教学过程的深入反思,其工作的专业针对性不强,结合本校本院实际情况的兼顾性不足。

(四)专业引领助力不足

以学科和专业归属为依据设置的教研室,汇聚了同一或者相近学科的专业教师,同一教研室的教师群体,在工作上是同事关系,在教学事业上是同行,在科研团队中是同伴,承担相同的教学任务,面对相似的教学问题,体验相同的教学历程,这使教研室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联盟和同行互助组织,教研室肩负“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和“组织教师培训”的职责,是学术组织和科研实践单位,充当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和主要平台。教研室职能定位模糊和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致使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的有利条件难为奏效,流于形式的教研活动和行政事务的繁杂,造成教研活动对教师缺乏足够引力,致使教研室组织松散、缺乏成员号召力,难以发挥专业发展阵地的作用。

三、应用型院校教研室的功能强化路径

(一)厘清职能定位,赋权明责

理顺行政与教研的关系: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说过“组织跟着战略变”,教研室是高校基层教学管理组织,依据学校定位和办学性质确定教研室的主要职能和工作任务,围绕教学中心,建立新型的理性的教研室职能定位,特别是要理顺行政事务和教学研究的关系,突出教研室“对教学与科研的组织、指导、协调及课程设计与学科发展的功能” 确立教研室的主要工作任务——教学及其以促进教学效果为目的的研究工作,[5]提倡教研室工作始终围绕教学中心的宗旨。

做好赋权与明责的结合。从设立之初,就被认定为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一直被赋予课程设置、教学组织、考核评估和师资建等职责,是高校教学正常秩序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组织制度保障,教研室的职责如此之重,在实际运行中并没被赋予对等的职权,造成职责和权力之间的不对称,会影响教研室的本位职能的行使,只有赋予教研室对应的权利,才能做到教研室“室”尽其能。

(二)革新服务理念,搭建桥梁

淡化教研室的行政管理职能和行政化工作方式,转变工作理念,以服务教学为重心,以教师需求为宗旨,为教学研究有序展开奠定基础,为高校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保障,为教师专业发展引领护航。强化服务意识,保证服务质量,将教研室教学研究和组织管理工作同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过程紧密结合,有效利用教研室的教学前沿组织的作用,为教学研究的有序实施铺设阶梯,为教师的科学研究注入活力,使教学引领科研方向,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使教研室成为集科学研究和专业教学二位一体双重功能的先进单位,教师合作交流的平台和业务素养养成的摇篮。

(三)构建团队内核,加强合作

《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将教学团队的建设提上高等教育革新日程,所谓的教学团队“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所组成的正式群体”教研室作为教师的集团组织,[6]自带教学团队特质,教研室革新要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契机,突破以往教研室结构松散、教师成员之间沟通欠缺的局限,摒弃传统教研室在管理理念、执行机制和成员互动等方面的不足,以教研室为教学团队建设的组织机构,以相关专业或学科为依托,注重打造教学团队精神内核,强调团队内涵建设,营造教师团队文化氛围,为教师同侪的互助成长增加助力。

[1] 时丽冉.充分发挥教研室职能,加快地方院校特色专业建设[J].考试周刊,2014(18):144-145.

[2] 高 峰.对高校教研室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建议[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9-21.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Z].1998-08-29.

[4] 季爱华.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的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45-146.

[5] 李有文,虞海萍.高等院校教研室改革与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3(8):19-20.

[6] 任晓宇.高校教研室向教学团队的过渡与管理[J].教育探索,2010(11):83-84.

[责任编辑 范 藻]

Practical Difficulties and Functions-strengthening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HU Cengxia

(Literature and Media Schoo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Dazhou Sichuan 635000, China)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is the main platform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activity of grass-roots organization, whose effective opera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struggling to deal with the realistic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setting of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the reform to strengthen the direction of the applied practices from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service concept, team building, etc.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function-strengthening

2017-05-07

四川文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2015年度高等教育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应用型院校教研室现状调查及功能强化研究”(2015GJ008Z)

胡成霞(1979—),女,山东日照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及教师教育研究。

G647

A

1674-5248(2017)04-0133-04

猜你喜欢

教研室职能教学研究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职能与功能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趣闻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