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除了陕西作家,你们还能看点儿别的吗

2017-04-14权聚终

环球人物 2017年6期
关键词:红高粱陈忠实白鹿原

权聚终

艺术类院校和专业总是提前招生。我当了几年文学创作相关专业的艺考面试考官,当真是身心俱疲。

现在的考生基本都上过艺考辅导班,不知道老师都是怎么辅导的,抑或老师都是经过全国统一培训上岗的?总之天南地北的学生经过他们的手,都像是流水线上出来的产品。

问读过什么书,从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到广东、贵州、浙江、江西……考生们统统绕不过余华、莫言、陈忠实、贾平凹、路遥。除了前两位,其他几位都是陕西作家,让人不禁赞叹一句:陕西作家撑起了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以至于我还有种错觉:大概也就这几位早年间认真搞过文学创作,苏童、池莉、鐵凝、毕淑敏、霍达都是偶尔才创作一把。

好吧,毕竟莫言是中国唯一一个拿过诺贝尔文学奖的盖章型作家,也算说得过去。但对考生来说,莫言的作品也不多,主要就是《红高粱家族》和《蛙》,偶见《生死疲劳》。当然能把《红高粱家族》这个名字说全就算优秀,不少考生也就知道个“红高粱”。

不要小看莫言就写过3本书。比莫言创作更少的,是其他几位,比如路遥和陈忠实,他们都是“一本作家”。

提到路遥,言必称《平凡的世界》。我有时也很不能理解,路遥去世时这些考生都还没出生,书里的世界离他们何其遥远,可他们都热切表达了对这本书的热爱。问及原因,无一不是积极拼搏的人生态度让人热血沸腾。我这才意识到,路遥写的哪里是鸡汤,那就是硬生生的鸡血,灌下去就能闯荡世界。

提到陈忠实,统统只看过一本《白鹿原》,印象深的基本上都是田小娥泡枣那段。但对陈忠实的爱也就到这里了。陈忠实的创作?不了解。陈忠实的个人生活?不了解。什么,他已经在2016年去世了?出版社也是,应该借着陈忠实去世,多出一些《白鹿原》精装版,反正他们都只爱这一本。而且很多人都说是先看了电影《白鹿原》,觉得很好看,才又看了小说。不知导演王全安作何感想,如果以这种标准评判,电影当真是成功极了。

贾平凹老师平易近人,就有一些段子了。那些故作博览群书状,或是对贾老师相当熟悉的年轻人,开场一定要认真介绍一下“凹”在这里,到底读ao,还是wa。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女孩子,说看过《废都》,我们都来了精神,问她感觉怎么样。她有点腼腆地红着脸说,里面有些内容不太适合高中生。我们觉得她很可爱,说不太适合高中生,不是也看了嘛。那就跟我们说说,觉得哪些内容不合适吧。小姑娘哼唧了半天才说,其实没看完。没看完就说看过《废都》?我们是有点恼火的,我还没看完《尤利西斯》呢。

在考场里一坐好几天,腰肌劳损都要犯了,只希望明年的考生不要只盯着陕西老作家薅羊毛。当然,也希望在世的陕西作家能加大创作力度,尤其是贾平凹老师,毕竟陈忠实和路遥都去世了。最后,衷心希望陕西作协好好督促贾老师。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贞观)

猜你喜欢

红高粱陈忠实白鹿原
红高粱
莫言自称再也写不出《红高粱》了
走近红高粱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3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4
选自《陈忠实画传》
扩展阅读
参考资料
白鹿原民俗村